羊养殖过程中常用免疫程序及驱虫方法

2021-03-28 16:15:00冯晓微刘明超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炭疽兽疫肌肉注射

冯晓微, 孙 艳, 刘明超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兽医学院 071000)

近年来,随着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羊肉的特殊营养价值以及市场对其皮毛需求的增长,使得规模化养羊业迅速发展。甚至在有些地方,养羊业成为带动其经济水平发展的主要产业。但是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疾病,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导致了发病率的增加,疾病的多发常常导致养殖场损失惨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将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合理的驱虫方法相结合,从而保证养殖产业健康的发展。

1 羊生产中主要疫病的免疫程序

1.1 每年必须免疫的疫病

1.1.1 羊布鲁氏菌病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应首先进行检疫,其次免疫,羔羊断乳后每年检疫一次,成年羊两年检疫一次,检疫阳性者扑杀处理。为预防该病,羊群可每年接种一次布氏菌病活疫苗,口服免疫时,山羊和绵羊不论年龄大小,一律口服活菌100亿;注射免疫时,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均可,山羊注射25亿活菌、绵羊50亿活菌。

1.1.2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该病可应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接种应在颈部两侧,但要远离肩胛骨,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6月龄以上的羊应接种5mL,6月龄以下的羔羊为3mL。注射后的2~3周产生免疫力,有效免疫期在1年以上。应注意体质较差、较瘦的羊尽量不免疫,不能在臀部注射接种。

1.1.3 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菌属的病原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包括羔羊痢疾、羊快疫、羊猝狙和肠毒血症等。羔羊出生12 h内口服土霉素0.15 ~0.2 g,一天一次,连用3d,可有效预防羔羊痢疾。日常接种疫苗可选用羊快疫、猝狙二联疫苗,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五联苗”、厌氧菌七联干粉苗。接种方式为肌注或皮下注射5mL,分别在2~3月、9~10月各一次,注射2周后产生免疫力,保护期为1年[1]。

1.1.4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的日常接种疫苗有好几种,其中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应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剂量为0.5mL,在接种的2周后就会产生免疫力,疫苗保护期为半年;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每只1mL。免疫期为4~6个月;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每只羊肌肉注射0.5mL,免疫期为6个月。

1.2 根据所在地区是否有疫情或受威胁来选择性免疫的疫病

1.2.1 羊痘

绵羊痘与山羊痘分别是由绵羊痘病毒(SPPV)和山羊痘病毒(GTP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如果有疫情,羊群可定期接种山羊痘活疫苗,接种方式为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不论大小,皆用生理盐水稀释为每头份0.5mL,每只注射0.5mL。接种后4~5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

1.2.2 伪狂犬病

免疫伪狂犬病的疫苗是伪狂犬病灭活疫苗,是否需要接种该病疫苗要根据养殖场或其周围是否发生伪狂犬病,如果没有发生,一定不能接种伪狂犬弱毒苗[2]。接种疫苗可采用肌肉注射,4月龄以上者,接种1mL,注苗后6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一年。

1.2.3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免疫疫苗与伪狂犬病免疫时相似,只在发生过该病的场区或受到威胁的地区使用,免疫小反刍兽疫的疫苗可用Ni-geria 75/1弱毒苗。

1.2.4 羊口疮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一般在发生过该病的地区进行免疫,可采用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进行免疫,不论大小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mL,免疫期为半年。

1.2.5 羊大肠杆菌病

羊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发生过该病或受威胁的地区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疫苗为大肠杆菌病灭活疫苗,接种方式皮下注射,一年2次,分别为春季和秋季。接种剂量为3月龄以下0.5~1mL,3月龄~1岁2mL,1岁以后,发病率低,不用免疫。免疫力的保护期为5个月。

1.2.6 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是由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如果羊有类似病情的出现,对羊的接种可用羊链球菌弱毒疫苗,2岁以下的羊应该在羊尾部注射0.5mL,2岁以上的羊,注射1mL,最终免疫期为1个月。

1.2.7 羊炭疽

羊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受威胁的地区,预防该病常用的接种疫苗有两种,每年春季用Ⅱ号炭疽芽孢苗在股内侧和尾部皮内皮下接种1mL,或用无毒炭疽芽孢苗皮下接种0.15mL,免疫期可达1年,山羊不能用一般的无毒炭疽芽孢苗。

2 寄生虫的驱虫方法

一般在受到不良饲养环境和不当饲养管理的影响下,导致寄生虫病的多发,严重危害羊的繁殖能力、肉的品质以及皮毛的质量,严重时更能危及生命。因此,要加强对寄生虫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的重视。

2.1 体内寄生虫

2.1.1 绦虫

羊绦虫主要包括莫尼茨绦虫、贝式莫尼茨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等,寄生在羊的小肠中。该寄生虫可选用的驱虫药有:①阿苯达唑10~16mg/kg,内服一次。②吡喹酮5~10mg/kg,内服一次。③氯硝硫胺75~100mg/kg,灌服一次。④甲苯咪唑20mg/kg,内服一次。断奶期羔羊每隔一月进行一次驱虫,成年羊在夏季和秋季各驱虫一次。

2.1.2 线虫

羊线虫包括蛔虫、钩虫、鞭虫和结节虫等,常寄生在羊的消化道内。该寄生虫可选用的驱虫药有:①1%的精制敌百虫0.06g/kg,灌服一天一次,连用3d。②左旋咪唑5mg/kg,灌服一天一次,连用3d。③阿维菌素0.2mg/kg,皮下注射。④丙硫苯咪唑5~10mg/kg,口服。每年在春季和秋季各驱虫一次。

2.1.3 吸虫

羊吸虫主要包括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等,寄生在羊的肝脏。该寄生虫可用的驱虫药有:①丙硫苯咪唑5~10mg/kg,口服。②吡喹酮30mg/kg,内服一次。③硫双二氯酚40~60mg/kg,内服;或者20~25mg/kg,肌肉注射。④硝氯酚3~5mg/kg,内服;或者1~2mg/kg,肌肉注射。每年的春季、夏季、秋季各进行一次驱虫。

2.1.4 焦虫

羊焦虫主要包括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在羊的红细胞中。该寄生虫可用5%的贝尼尔进行驱虫,3.5~7mg/kg,肌肉注射,每年8月上旬进行一次驱虫[3]。

2.2 体外寄生虫

羊的体外寄生虫包括螨虫、硬蜱、羊毛虱、羊鼻蝇等,寄生在羊的体表,对于此类寄生虫,可用阿维菌素0.5mg/kg,皮下注射或者伊维菌素0.2mg/kg,皮下注射,同时体外以药浴的形式进行驱虫,每年春季和秋季驱虫两次。

3 注意事项

3.1 使用疫苗的注意事项

3.1.1 首先注意疫苗的保存,不同类型疫苗的保存条件不同,弱毒疫苗在0℃以下保存、菌苗和诊断血清在2℃~5℃保存。

3.1.2 接种前要检查疫苗的情况,观察有无标签、漏气、异物和过期的情况,并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来使用。

3.1.3 需要稀释的疫苗应充分摇匀,现配现接。为避免降低疫苗效果,配好的疫苗应在2h内尽快完成接种。

3.1.4 接种疫苗时应注意接种方法,尤其是注射给药,避免因注射方法或注射部位错误,影响羊的正常生长。

3.1.5 怀孕的母羊接种时应避免应激损伤和器械损伤。

3.1.6 接种完毕后,应及时处理接种器械,并每天观察羊的进食、行为和活动等生长状况。避免出现疫苗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便于及时治疗。

3.1.7 接种后的短期内不要使用驱虫药物和抗生素,防止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影响。

3.1.8 接种后适当添加免疫增效剂来提高免疫效果。

3.2 使用驱虫药的注意事项

3.2.1 驱虫的羊应该是健康的,如果有其他疾病,应治愈好再进行驱虫。

3.2.2 驱虫时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区分体内外寄生虫的不同用药。可以先在小范围试验效果,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时在进行大范围应用。

3.2.3 使用驱虫药时尽量避免长期单一用药,要多种药物合理的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

3.2.4 对怀孕母羊用药时应格外注意,药物是否对胚胎有影响,例如丙硫苯咪唑,怀孕母羊禁用[4]。

3.2.5 使用时,严格遵守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来使用,从而保证药效。

3.2.6 驱虫后,密切观察羊的进食、行为、是否有毒性反应,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总之,在羊养殖过程中要降低疫病发生的可能性,只有重视防疫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将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合理的驱虫方法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羊的疫病,保证羊的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炭疽兽疫肌肉注射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2005-2018年中卫市炭疽流行因素分析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2-21 16:50:22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35
西红花苷-1经大鼠肌肉注射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中成药(2014年9期)2014-02-28 22: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