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乎杜鲁巴衣·阿力,何 伟
(1.新疆昭苏县乌尊布拉克乡畜牧兽医站 835617;2.新疆伊犁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 835000)
品种改良的有效与否同养殖收益直接相关,唯有紧抓品种改良管理,方能促进我国黄牛养殖业的稳步发展,然而,目前在基层黄牛品种改良中许多难题不容忽视,立足问题,找准对策是关键所在。
现阶段,我国牛养殖的规模和数量皆有所提升,然而集约化程度仍旧有待发展,尤其在广大牧区还是以粗放式的分散养殖为主要形式,缺少对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的有效认识,养殖户科技观念不足。尤为缺少对犊牛养殖、肉牛育肥、防疫管理、品种改良等科学养牛技术的正确应用,这种靠天养牛的养殖模式很难达到良种良法的具体要求,导致生产性能也未能全面发挥,也容易危及周边环境。甚至由于改良黄牛的抗逆能力低于本地牛而引发疾病频发、死亡率高等问题,这让很多养殖户认为饲养所谓的改良黄牛远不如饲养本地牛,致使黄牛品种改良工作远不如预期。
品种改良本身便是一项对操作要求较高的技术性工作,相应人员一定要熟门熟路,准确把握各项技术要点,方能保证良好的改良成效,然而事实上,目前对于改良技术员的技术管培依然比较有限,相应人员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皆有待强化。加之工作性质本身也比较劳累、脏乱,薪酬福利不达预期,还容易感染一些人畜共患病,本领扎实的改良技术员少之又少,后备人才不足,且缺乏工作积极性,这些都是导致品种改良难的重要因素。另外,改良点的建设也需继续加快速度,并优化好站点布局,尽快淘汰老旧设备,为实际操作创设更合适的环境,这些在实际工作中皆是摆在眼前的难题之一。
即便品种改良带来的益处多多,然而纵观当前的牛养殖现状,大多数农牧民依旧受固化思想的束缚,还是将黄牛充当役用亦或增收增效的工具,缺乏发展规模养殖的概念。也有部分养殖户甚至反对这一做法,导致品种改良技术的推进进程缓慢,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日常饲养主要以粗放为主,公母牛混合饲养的情况屡见不鲜,很难明确母牛的具体发情期,授精方面的不足导致配种失败的概率较高,农户逐渐对品种改良丧失信心;其次在不少农牧民的认知里,本地牛的抗逆能力更强,也更容易饲喂,而进行人工配种所需的成本较多,还要花费更多额外费用,因而不想费时费力搞更多麻烦。
出台更多可行性高、持续性好的帮扶政策是助力农牧区黄牛改良工作稳步推进的有力手段,细化来看,需抓好以下要点:一是通过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人工授精有偿服务模式,带动更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加入到品种改良工作中,营造更有利的改良氛围;二是对于那些良种覆盖率高、施行规范化养殖的养殖场、养殖户,要多多给以更多政策和经费上的鼓励,以加快其良种养殖步伐;三是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品种改良技术的管培力度,大力推广科学饲喂、人工授精等先进养殖技术,提升养殖人员的职业能力;四是强化对品种改良的日常宣传,让养殖户及时认识到饲养良种黄牛的诸多优势,同时注重对土杂种公畜的排查和淘汰,将劣种黄牛及时淘汰掉[1]。
相关畜牧部门应当致力于扶持一批规范化黄牛授精站,完善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审核机制,以维持品种改良工作的规范化运转,提升动配品质和配怀率,实行人员退出制度,及时淘汰专业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好、有违行业规定的从业人员[2]。注意在黄牛养殖的重点区域设置更多服务站点,以站带点,全力调动基层养殖户、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各方人员对于改良工作的参与热情,同时积极推广冷配技术,增加良种黄牛占比。优化并强化对黄牛改良的组织领导和人才储备,注重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管培,进一步规范对配种团队的行业监管,设置严谨完备的考核机制、奖惩体系以及一体化收费标准,实现严格、规范的配种操作。
一方面,需尽快发展一批竞争实力强的黄牛制品深加工企业,基于肉、乳类产品的生产中提升养殖良种黄牛的附加效益,使得养殖户由此获得更多收入,继而调动其对改良工作的信心和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繁育技术,让黄牛同期发情,如此便能处理好母牛发情未被发现,亦或无法尽快找到改良员而导致错失配种契机的问题,持续性地推广应用先进的繁育技术,有助于配种效率的大幅度提升[2]。
综上,还要注重对牛群结构的改善,全面贯彻上级部门推行的改良政策,致力于对良种的保护和开发,诸如可以利用对外贩卖、短期育肥的手段淘汰劣种牛,强化牛群良种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