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英 陈 璐 李 星△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已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显示,我国哮喘患者人数达45 700万,约占全球哮喘患者人数的1/10,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目前哮喘的发病率已增长至4.2%,若在临床上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那么预计在未来10年内哮喘的死亡率将增加20%[1-2]。哮喘归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中医对这一病名首载于《黄帝内经》。现代医学治疗哮喘主要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药物控制病情,而中医在哮喘的治疗中亦取得了独特的疗效。风药是一类气味辛薄,药性升浮,具有“升、通、窜、动、燥、透、散”特性的药物。其用途广泛、疗效确切,常配伍于许多方剂中治疗多种病证,既可协调整体的作用,又可改善局部的效果,有“风药疗百疾”之功。风药在哮喘的治疗中可发挥多种功用,本文以哮喘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探讨风药在不同的中医证候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阐述风药治疗哮喘的理论基础。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其临床多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喘息、气短、咳嗽、咳痰等症,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可有遗传病史。哮喘的病因病机总属邪实与本虚,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多由风邪、痰浊、气滞、瘀血等病理因素所致,以“邪实”为主。《诸病源候论》曰“有十种咳,一曰风咳”,指出感受风邪而致哮喘的病理。《丹溪心法》曰“咳喘专主于痰”,指出宿痰内伏而致哮喘的病理。《证治汇补·哮病》曰“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指出气机郁滞而致哮喘的病理。《血证论》曰“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指出痰瘀互结于气道而致哮喘的病理。缓解期则以“本虚”为主,多表现为脏气虚弱之候,哮喘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临床上以肺脾气虚型和肺肾两虚型较为多见。《证治心得》曰“脾肺有亏则气化不足,不足则短促而喘”,指出肺脾气虚可致哮喘。《类证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指出肺肾两虚可致哮喘发作。
风药的应用由来已久,南宋窦材最早在《扁鹊心书》中提出“风药”之名,但没有详细阐述。金代张元素创立“药类法象”理论,在其所著《医学启源》中提出风药具有“味之薄者,阴中之阳”的特点,应归为“风升生”一类[3]。其弟子李东垣师承其说进一步拓展了风药的应用范围,如其在《脾胃论》中指出“如脉弦者,是风动之证,以风药通之”,为后世的研究及临床用药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4]。清代龙之章在《蠢子医》中对风药的临床应用给予高度评价“治病须要兼风药,不兼风药不合作”,指出临床上治疗疾病配伍风药的必要性。如风药与化痰药配伍,可起疏化的作用;与理气药配伍,可起推动的作用;与活血药配伍,可起化瘀通络的作用;与补益药配伍,可起升运、扶正的作用。近代医家对风药范围的认识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风药是指“风升生”类药物,质地轻薄,气味辛香,主升主浮,即麻黄、桂枝、细辛、荆芥、生姜、防风、蝉蜕、牛蒡子、柴胡等。广义的风药是指具有“风”性特性和治疗风疾的药物统称,辛散走窜,通及全身上下、脏腑经络,主动主散,如川芎、全蝎、地龙、蜈蚣、僵蚕等。
3.1.1 风邪伏肺,风药散之 哮喘的主要病位为肺,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居高位,有“华盖”之称,且主皮毛,开窍于鼻。《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风邪外袭,首犯于肺,肺脏受扰,不耐邪侵,失于宣通,肃降无权,肺气上逆而冲喉,发为咳喘。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犯贼风虚邪者……上为喘呼”。哮喘起病急,发展迅速,多有变应原接触史,这与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的性质不谋而合。风邪乃六淫邪气之首,多由浅入深传变,若不及时治疗,则邪气入里稽留,可致病情加重,甚则危及他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四季皆有,既可单独为患,又可挟寒、热、燥、湿诸邪共同致病,侵袭人体,故在治疗风邪的同时,也应兼顾对寒、热、燥、湿等邪气的治疗[5]。临床治疗常以疏风散邪、宣肺降逆为原则。风药主行,质轻味辛,多轻扬开泄,可微启腠理,纵横捭阖,则散邪达表,托邪外出[6]。偏于风寒者,常用小青龙汤、麻黄汤加减,两方中均有麻黄、桂枝相配伍,二者同入太阳经相须为用,同气相求,使解表散寒之力大增,可达风寒去而营卫和。偏于风热者,常用越婢加半夏汤、麻杏石甘汤加减,两方中均有麻黄、石膏相配伍,宣肺平喘而不助热,清肺泄热而不留邪,共奏宣肺清热平喘之功。可见麻黄乃疏风祛邪之首选药,其清阳上达,具有辛散温通之性,既可宣发肺气之郁闭,又可内降肺气之上逆,正如《神农本草经》言其“发表出汗……止咳逆上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挥发油、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不同程度的解表发汗、平喘止咳的作用[7]。
3.1.2 痰湿蕴肺,风药除之 外邪侵袭、阻塞肺气,肺为水上之源,主通调水道,肺失宣降,津液布散功能异常,凝聚为痰,阻塞气道,致气道痉挛,最终可发为哮鸣。若脏腑功能失常,肺脏本虚,子病及母,子盗母气,脾脏受累,津液运化失职,痰湿内生,亦可引发哮喘。临床治疗常以化痰除湿,宣肺平喘为原则。风药辛香行散,具有流动之性,可入高巅梳理“水之上源”,宣畅上焦气机,气顺痰消,有助于体内痰湿的运化,使津液、糟粕各行常道。正如《丹溪心法》所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风药性温而燥,可醒脾助其运化水湿,湿去则气机条达,升降有序,脾肺气清,母子和合,咳喘自除,即所谓“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8]。如苏子降气汤中苏叶、前胡助肺宣肃,顺气导痰,佐生姜以散肺寒,本方治证系本虚标实,其本在肺,温散肺寒体现出治病求本之道。《丹溪心法》曰“治咳多用生姜,以其辛散故也”,二陈汤、金水六君煎中均以生姜为引,将风药与化痰药相配,借风药辛散之性宣畅气机,气顺则痰消,为化痰药之辅助。
3.1.3 肝郁气滞,风药行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言“气郁生涎(痰),变生诸证”,即机体肝气郁滞不通,津液代谢异常滋生为痰,易导致疾病的发生。肝主升,肺主降,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调畅全身气机,古人称为“龙虎回环”。若肝郁不得疏泄而升发太过,则会导致肺气失于肃降而气逆于上,从而发为咳喘。肝属木,肺属金,肝气郁结易化生为火,木火刑金,可致肺脏受累而发病。临床治疗常以疏肝理肺,调理气机为原则。肝木应春,具有升发、条达之性,风药轻盈升浮,类比于春,用风药疏达肝气,乃同气相求,可顺应木之曲直,散通肝之郁结,故凡肝郁气滞导致的病证均可用风药来治疗。此外,若一味地使用行气药治疗,易导致肝血损伤,在行气药中加入少许风药,可引药入肝,既能顺肝升发之性,又能调理气机,促使疾病向愈,常选用桂枝、蝉蜕、柴胡、荆芥、薄荷、桑叶、菊花等。桂枝善于疏达,性与肝合,只要气机不达皆可使之畅,故临证用之甚广,是风药之中应用比例最高者。蝉蜕质轻上浮,既能入肺经而宣透肺气,又能入肝经而疏散肝郁,从而使气机顺畅,内壅得通,对于肝肺郁滞之咳喘效果有良效[9]。柴胡入少阳经可调畅肝气以助肺气宣降,乃疏肝解郁之良药。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厥阴属风木,相火寄于肝,因此通肝性而善动,可调畅气机贯通内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皂苷d、荆芥挥发油均可以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10-11]。
3.1.4 瘀血内阻,风药通之 哮喘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久病必虚,肺虚则宣降失司,助心行血无力,血行不畅而为瘀,故瘀血内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之一。瘀血阻于肺络,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久之痰浊内生,痰瘀互结,致使病机复杂,病症多变,造成哮喘缠绵难愈。临床治疗常以活血通络、行气散瘀为原则。李东垣认为“风药行经”,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经络不通、瘀血阻滞等病症均可以用风药来治疗[12]。风药辛散行气,助气行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肺络宣通,咳喘自愈[13]。如血府逐瘀汤中柴胡、桔梗理气行滞,既可解气分之郁结,又可行血分之瘀滞;川芎活血行气,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祛血中之风。风药温散走通,可以推动阳气,疏通血行于经脉,邪因血行而灭,使邪去正安。虫类药物走窜迅速,善除顽疾,最能搜拔深窜于气血中的病邪,以其有情之体利其脉道,可用于治疗顽痰瘀阻经络之证,善用蜈蚣、全蝎、僵蚕、地龙、蝉蜕等以消散伏痰顽瘀,达到解痉平喘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风药有增加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作用[14-16]。
3.2.1 肺脾气虚,风药升之 哮喘患者日久不愈,肺气必虚,子病及母,脾气易损,脾虚则清阳不升,气血运化无源,营卫不足,无以固护肌表,易受邪气侵袭,而致疾病反复发作。正如李东垣所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17]。若脾运不健,水湿内生,凝聚成痰,上犯肺脏,肺失宣降,易引发咳喘、气短等症[18]。临床治疗常以培土生金、健脾益气为原则。风药多有升散之性,既能升发脾阳,助清阳上达,脾运化有权,输送水谷精微充养肺金,使卫气得充,外感之邪无缘而入;又能宣散体内乘虚而入之邪,使得邪去而正安。风药壮气,多与补气药同用,因其流通之性,既增强补气药补益之功,又能免除补气药壅滞助邪之弊。《古今名医方论》曰“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如玉屏风散中佐以“风药中润剂”防风宣散透邪,升阳畅气,以助芪术之实卫固表,使得全方补中寓散,散不伤正,补不留邪,益气固表以御外邪。李东垣亦云“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
3.2.2 肺肾两虚,风药补之 哮喘病久肺虚,母病及子,金不生水,肾脏受损,摄纳无权,则气不归根,上逆可发为咳嗽、喘息等症状。《医碥·气》曰“气根于肾……其息深深”。肾藏先天之精,肾精化生肾气,肾气阴阳升发沉降,是机体气化的根本。若肾阳虚损,蒸化水液失常,聚而生痰,上泛于肺;或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炼津成痰阻于气道,痰气相搏,均可发为哮喘。临床上治疗常以补肾纳气,宣肺平喘为原则。风药性质轻灵,辛散走动,补肾药物多滋腻厚重,难以运化,易阻滞气机,若适当佐以一两味风药,既可振奋气化,有助于药力发挥;又可行力之药滞,使其滋而不腻[19]。如金匮肾气丸中臣以桂枝助肾化气,取“少气生火”之义。研究显示,肾虚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肾虚者多存在免疫细胞及因子功能活性的改变[2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风药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多种临床效应[21]。杨淳等[22-23]研究表明防风多糖、生姜可以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活性和杀伤能力,从而发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麻黄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如麻黄多糖、麻黄挥发油及麻黄水煎液都能够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24]。
综上所述,风药具有疏风散邪、化痰除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补益肺肾等多重功效,无论是中医传统理论还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在哮喘的治疗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哮喘的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证候多样,风药功用之广,有的功用在其对应的哮喘病机中起主要作用,有的功用在其对应的哮喘病机中起辅助作用,并且某一功用可以针对哮喘的多个病机起治疗作用。风药虽配伍灵活,应用广泛,但多属辛散温燥之品,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风药药味不宜过多,药量不宜过大,防止其升散太过,耗伤元气;第二,风药不宜久用,若病去则勿再服,以免过度汗出,津液流失,过燥伤阴,亦可适当配以滋阴之品,以制其燥。故针对哮喘的治疗,我们应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将风药的具体功用和哮喘的具体病机灵活配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寻找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