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梦婕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727300)
动物卫生安全涉及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分析、疫情监测预警、疫病的预防、控制与扑灭以及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残留检测与控制和定点屠宰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落实动物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是推动我国畜牧养殖业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确保人民群众动物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当前动物疫病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两方面:
环境污染:主要指通过水、饲料、土壤、空气等环境条件中的有害物质或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播并引发动物疾病,常见污染来源有工业三废、化肥、农药、饲料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生活垃圾中的病原微生物等。
劣质饲料:指因饲料质量或配方不合理而引发动物疫病。例如,饲料原材料受污染、饲料储存不当变质、饲料中违规添加剂或营养成分缺乏等。
在动物卫生安全工作中,对于动物疫病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和分析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导与决策参考,相关单位必须要结合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当地畜牧养殖规模、种类以及饲养环境、饲料选择等情况,加强对相关动物疫病风险的检测、预警和控制,将动物疫病的发生最大程度上扼杀在摇篮中,确保当地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是以预防和减少动物疫情的发生,控制疫情传播,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的一项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动物健康体检、记录当地的动物健康状态、重点检查和监控容易发生的疾病和容易患病的动物、督促养殖户进行动物疫苗接种、对动物疫病进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以及针对动物疫情展开相关科研工作等多个方面。
在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及时的发现并解决疫情,将其控制在非常小的效果范围内,最大程度上降低危害和损失,则必须要重视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以检促防。相关单位要通过直接、深入的对基层养殖场情况以及疫病发生与流行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对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加强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通过检疫环节及时发展当前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监督养殖场完善防疫措施执行、设施建设,做好动物疫苗接种,提高防疫意识。
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动物食品安全,除了动物防疫和产地检疫工作开展以外,还要对动物产品最终销售环节加强监督和监管。相关单位要联合食药监、公安部门等加强对动物产品的市场流通环节的排查整治和检疫,通过对市场中的动物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检验,加强对销售企业或者个人的监督力度,确保其交易记录登记齐全,对于来源不明、养殖档案不全、药物使用情况不明的动物一律不得开具检疫合格证明,并对销售、加工、经营病死禽畜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成长,保证养殖户的良好效益,在动物养殖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将药物或添加剂拌入饲料内进行喂养,动物体内则必然会有少部分药物的残留。再加上养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动物体内残留一定的有害物质或病原体,因此加强对动物产品的残留检测与控制也是动物卫生安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国对于动物产品中的药物、物质残留有着明确的标准和规范,部分残留物质处于允许范围内通常认为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有部分药物或有害物质则是我国明确要求零检出,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
在当前动物产品残留检测和控制工作中,部分基层地区由于受到经济、人才等因素限制,部分先进、快速的残留检测技术尚未得到良好推广应用,部分检测指标没有明确落实。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单位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检疫检测技术水平,加强资金投入,保障检测项目逐一到位,不留空项,同时结合相关控制、处理措施,对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进行集中统一销毁,对相关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动物防疫、产地检疫、动物产品检验、残留检测与控制等相关工作是动物卫生安全保障中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我国畜牧养殖业良好发展和保护人民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动物卫生服务相关单位要在现有动物检疫防疫机制措施基础上,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需要、动物疫情发展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落实事前规范、事中抽查、事后管理的全方位监管体系,从而为动物卫生安全的保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