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2021-03-28 12:45:00辛光英李颖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耳病猪场疫病

文│辛光英 李颖(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染。病毒侵入猪体内后,主要破坏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其他病原引起的疾病易感性增加,产生附加或者协同效应,从而导致比感染任何单一病原病情更加严重,在临床上易造成误诊,导致猪群体性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在养殖行业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10天。病猪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食欲不振、厌食甚至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喜卧;皮肤发红,部分猪濒死期末梢皮肤发红、发紫(耳部蓝紫);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部分猪表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者共济失调;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母猪繁殖障碍,可见流产、早产、死胎,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二、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肺实变,呈肝样肉变,多见于肺部尖叶、心叶和膈叶的近心端;脾边缘或表面可见梗死灶,急性病例肾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皮肤、扁桃体、心脏、膀胱、肝和肠道均可见点、灶状瘀血、出血。非急性病例无并发或继发感染,脾、淋巴结通常不肿。

三、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猪蓝耳病抗体ELISA试验主要检测免疫后猪蓝耳抗体的水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荧光RT-PCR试验主要检测的是猪是否感染该病毒,从而确诊。

四、猪蓝耳病的防制措施

1.场址的选择。猪场应选择交通方便、无污染,距离铁路、公路、居民、城镇、学校、公共场所和水源1000米以上,距离医院、屠宰场、动物饲养场、动物产品加工厂、垃圾场及污水处理场等2000米以上。

2.坚持自繁自养,把好检疫关。猪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制度,一方面能保证品种的纯度,减少额外的经济开支;另一方面能减少外来病毒的入侵。如确需引进新品种,必须按照引种流程操作,经检疫合格的猪隔离饲养4~5周,确保健康后再放到养殖场饲养。如需引进种公猪的精液需要进行蓝耳病原检测阴性才能使用。

3.消毒。养殖场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严格实施。外来车辆、人员不准进入场内,饲养人员进入必须消毒,门口设立消毒池。畜舍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新引进猪或者猪售出以后都要对畜舍彻底进行消毒,空舍14天并通风7天以上。消毒剂要交替使用,以防止病毒产生耐药性。例如用复方戊二醛和复合酚按1∶800交替使用。

4.免疫接种。根据当地动物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猪口蹄疫等疫病的免疫工作,防止继发感染。免疫程序不合理,如接种时间和次数的安排不恰当;不同疫苗之间相互干扰;疫苗保存、稀释不当;操作方法不当;或者在免疫前后1周内使用抗菌药物,都影响免疫效果。种公猪一般6个月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产前两周再免疫1次,仔猪出生后1个月左右免疫1次,可根据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补免。

5.无害化处理。猪场发生疫病时,要对病死猪、污染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防止疫情扩散。对周围环境彻底消毒,并封锁场地,禁止小动物进入。

6.饲养管理。要科学饲养,封闭式管理,夏天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注意保温通风,保持猪舍干燥及合理的密度,降低氨气浓度,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各种应激反应,保证饲料质量及营养物质搭配合理,经常饲喂青绿饲料,饮水清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预防和防控猪蓝耳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做好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重点在于预防为主,制订猪场蓝耳病净化方案,从源头上杜绝猪蓝耳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耳病猪场疫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06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22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8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4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猪蓝耳病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8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