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VEGF-C的表达及意义

2021-03-28 08:21: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9期
关键词:弱阳性肿物免疫组化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乳腺疾病主要分布于患者乳腺腺体、脂肪、淋巴、乳头等部位,主要分为乳腺炎症、乳腺病变、乳腺肿瘤等。肿瘤细胞在发生扩散后,使乳腺其他器官发生病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乳腺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摄取患者体内的营养成分和氧气,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载体进行扩散[2]。本研究旨在研究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情况及检测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人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3.25±6.21)岁;绝经患者63例,未绝经患者87例;根据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分类(2003)标准,上述患者的癌症分型为浸润型导管癌,其中98例患者出现癌细胞转移现象。另选取同期50例良性病变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良性乳腺纤维腺瘤组,对其进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5.78±4.36)岁;绝经患者19例,未绝经患者3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不配合研究、精神异常者;患者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异常者;在诊断前进行其他辅助治疗者。

1.2 方法

1.2.1 试剂 选取上海然泰生物科技代理的美国zymed公司生产的VEGF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以及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VEGF-C多克隆抗体。设备为酶标仪和血液分析仪,酶标仪的型号为Stat Fax-210,血液分析仪的生产厂家和型号为Sysmex公司SF-3000自动血液分析仪。

1.2.2 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和良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①取样:测量肿物病变大小、标记切缘、周围病变情况,若肿物有包膜,需观察并描述肿物与包膜的关系,并描述肿物性状,若肿物较小需采用多切面切开,若肿物距切缘较远,应取具有代表性的切缘进行取样,采用乳腺肿物切除法进行细胞活检,并制作标本将其保存备用。在VEGF检测过程中,血清应在术前采用真空保存,并加入促凝剂进行固定,同时采集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3.5 mL,将其在室温下放置10~15 min后,选取转数为2 500 r/min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10 min后分离血清。将制备好的血清放入Eppendorf管中,在-20 ℃的环境下保存备用。②检验:对所有样本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采用过氧化酶SP检测法,其中过氧化酶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作为药剂,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将石蜡进行切片并将其进行脱蜡操作,将霉素抗生物素蛋白3%过氧化氢进行水浴加热,有效清除该药剂中内源性过氧化物的酶活性,再利用抗原微波进行热修复,并用8%山羊血清对非特异的位点进行封闭,在操作完成后,将血清去除,在样本中分别依次滴加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VEGF-C多克隆抗体,在37 ℃下进行孵育,持续时间为12 h,并滴加酶生物素,采用HE染色对样本进行染色,最后封片。

1.3 观察指标 对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的结果进行判定。VEGF阳性界值为107.6 pg/mL(X+1.96 s)。其中,将不着色细胞定义为阴性,用-表示,阳性细胞数<25%记为弱阳性,用+表示,阳性细胞介于25%~50%记为阳性,用++表示,阳性细胞>50%记为强阳性,用+++表示。其中,VEGF与VEGF-C阳性表达为:患者肿瘤细胞、间质内皮细胞质、细胞膜出现清晰的黄棕色颗粒,选取其在40倍以下的低倍显微镜中观察阳性细胞最密集的区域,然后将该区域的细胞用100倍显微镜进行放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EGF与VEGF-C的表达情况比较 乳腺癌组中VEGF阳性率为67.33%(101/150),其中强阳性为20.00%(30/150);阳性为41.33%(62/150),弱阳性为6.00%(9/150);VEGF-C阳性率为59.33%(89/150),其中强阳性为17.33%(26/150);阳性为30.67%(46/150),弱阳性为11.33%(17/150)。良性乳腺纤维腺瘤组中VEGF阳性率为16.00%(8/50),其中强阳性为2.00%(1/50);阳性为8.00%(4/50),弱阳性为6.00%(3/50);VEGF-C阳性率为4.00%(2/50),其中强阳性为0;阳性为2.00%(/50),弱阳性为2.00%(1/50)。乳腺癌组中VEGF阳性率高于良性乳腺纤维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2,P=0.012)

2.2 两组患者VEGF与VEGF-C的表达特征比较 乳腺癌组和良性乳腺纤维腺瘤组中VEGF与VEGF-C强阳性表达呈棕褐色,位于癌细胞组织内,阳性表达呈黄褐色,位于细胞膜内,弱阳性表达呈黄色,位于细细胞质内。两组患者VEGF与VEGF-C的表达特征没有差异。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乳腺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容易脱落,游离的乳腺癌细胞会随着血液、淋巴液扩散,转移到全身,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乳腺癌细胞主要通过人VEGF为载体进行扩散,VEGF是一种阳离子糖蛋白,能够有效促进血管表皮细胞进行增生、迁移,同时还会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刺激,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存活以及增生环境和条件[3-5]。通过VEGF能够为肿瘤细胞提供生长必要的营养成分,为肿瘤细胞提供转移环境。VEGF包括VEGF-A、B、C、D、E以及胎盘生长因子[6-7]。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EGF、VEGF-C及阳性表达情况较良性肿瘤患者显著增高(P<0.05),其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肿瘤细胞分泌的VEGF通过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中使其浓度增高。另外,乳腺癌患者与良性肿瘤患者的VEGF与VEGF-C强阳性、阳性、弱阳性表达出的性状无差异,以及VEGF与VEGF-C的生长位置无差异均位于癌细胞组织、细胞膜以及细细胞质内[8]。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与VEGF-C与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具有密切联系,癌细胞阳性表达率与分期成正比。因此,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VEGF-C的表达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9-10]。

总之,乳腺癌患者的VEGF、VEGF-C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具有直接关系,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VEGF、VEGF-C的阳性检出率。

猜你喜欢
弱阳性肿物免疫组化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的检测分析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幸福家庭(2021年1期)2021-03-08 12:31:51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浙江医学(2020年9期)2020-07-01 10:17:42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浙江医学(2019年2期)2019-01-23 06:38:24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价值及弱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自制弱阳性质控品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室内质控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