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玲
(黄埔海关技术中心 广东广州 523071)
随着全球贸易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过去传统贸易的形式逐渐转变为通过旅客携带、跨境邮寄的方式进出境,一些与生物因素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从旅邮检口岸传入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常见途径之一。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飞速发展,某些物种由原生存发源地通过旅客携带物或跨境邮寄物移居到新的生存发源地,并自此稳定栖息繁殖,这些非本地的物种入侵后会造成当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收入、威胁人类的健康。
外来物种入侵可通过人为途径和自然途径。人类是入侵物种的载体和传播者,因此大多数生物入侵都存在着人为因素[1-2]。通过旅客携带物、跨境邮寄物入境的外来物种,无论是无意识传入或有意识引进,只要是非法行为,都存在入侵风险大、防控治理难、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据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达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我国的就有50余种。目前,我国已有27种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100种世界恶性外来入侵物种名录[3]。例如,外来入侵我国的昆虫中,鞘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种类占比较多,其中鞘翅目(29种)、同翅目(19种)、双翅目(13种)、鳞翅目(8种),且近40年来入侵昆虫的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经整理研究,最终确认外来入侵动物为76种,在76种外来入侵动物物种中,鱼类最多,为31种,约占38.1%;其次是软体动物中的贝螺类13种,约占15.5%。其他类群还包括:两栖爬行类5种、哺乳类5种、鸟类3种、海鞘类5种、甲壳纲动物藤壶类3种、虾类2种,及其他类别8种。
旅客携带物、跨境邮寄物的数量多、物品杂,因此外来物种通过携带、邮寄入境具有隐蔽性。近年来,我国旅邮检口岸在加强政策宣传和违法处罚方面不断努力,但非法携带、邮寄外来物种的情况仍时有发生。2018年,沈阳邮检口岸从德国进境邮寄物中截获一批活体蜘蛛;从西班牙进境邮寄物中截获原木;从泰国进境邮寄物中截获沙漠玫瑰种子;从南非进境邮寄物中截获鹤望兰种子等。且有报道表明,辽宁省目前发现外来入侵物种107种。广东旅邮检口岸多次从旅客携带物、邮寄物中截获蜘蛛、蜥蜴、蚂蚁、乌龟、蝎子等活动物,及杂草等。我国其他旅邮检口岸也常发现经此途径入境的、未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来源品种及卫生状况不明的、检疫风险难以评估的外来物种。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旅客携带物、跨境邮寄物作为重要的国际交往方式,使旅邮检口岸成为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渠道之一。
随着外贸的不断发展,人员流动日益活跃,邮件业务高速发展,然而部分民众仍然缺乏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意识。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当地动植物的生存范围逐渐缩小、栖息场所受到破坏,会使当地生物被迫迁移或在竞争中死去。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可以提供适合许多外来物种的栖息环境,外来物种入侵一般都能够找到适宜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这给入侵创造了便利条件,给我国的生态、农业等领域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全球贸易和世界人员流动的不断发展,外来物种随进口物品和入境人员携带入境我国的概率也不断提高,植物的种子、动物的胚胎等生物制品利用国际邮件的形式入境,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途径,风险极高。外来入侵生物每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4万亿美元,我国属于受影响最严重的主要国家之一。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外来入侵物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清除已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方面的成本。然而国际贸易和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和极大量的国际邮件的往来,增加了各类物种的混杂性,加大了外来物种随携带物、邮寄物入境的机会,对我国生物和遗传多样性以及我国的生态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国内宠物市场的需求增长,部分宠物爱好者通过携带或邮寄的方式将外来稀有物种作为宠物饲养,一些稀有甚至剧毒的宠物也随之入境。外来物种除自身入侵外,还会携带其他有害生物入侵,有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例如,入侵动物福寿螺是一些寄生物的中间宿主;红火蚁的叮咬对人体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豚草花粉会造成“枯草热”,每年有20%的人受豚草花粉过敏症的侵扰,引发过敏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病症,严重者会并发肺气肿甚至死亡。
出入境人员的流动、进出境邮寄物的寄递,相应的人员携带物及跨境邮寄物呈迅猛递增趋势。无论是携带物还是邮寄物,都具有品种多、隐蔽性强、来源广的特点,夹带的风险源物品种类繁多。而携带物及邮寄物都成为了外来物种入侵很好的免费载体。
目前,在风险预警处置上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对外来物种的信息搜索、收集、分析也不够完善和略显滞后,现有的外来物种防治手段还不足以应对随携带物、邮寄物入境的外来物种风险问题。立法的缺失,外来物种名录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也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这些都使旅邮检口岸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工作变成“治标不治本”。
旅邮检口岸的执法人员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对于不断产生的新风险点,具备及时掌握信息的能力,提高敏感度。此外,部分民众对外来物种的危害性缺乏了解,危机意识不强,无意识地引入外来物种,甚至采用藏匿进行瞒报伪报,严重影响国门生物安全。
2020年全国人大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1年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发布的《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方案的通知》,都多次提到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重要性,把外来物种入侵提升到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层面,提出应该健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体制机制,全面遏制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全面管控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此外,应加大对相关防控技术研发的投入,对外来物种身份系统的建立和检索、外来物种数据库、外来物种风险监测库等都有助于旅邮检口岸对外来物种的查验。我国作为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也是遗传资源最为富集的国家之一,应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公民防范意识和自律意识,合法携带和邮寄物品入境。
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面取得成效,但仍存在入侵风险大、防控治理难、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充分认识当前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形势的严峻性,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旅邮检口岸防控水平;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普查和监测预警,掌握我国通过旅邮检口岸渠道入侵的外来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加强外来物种引入管理,对于非法携带、邮寄外来物种的违法行为坚决严厉打击;加强科技攻关,从外来入侵物种的认定标准、扩散规律、危害机理、损失评估等方面,加强对旅邮检口岸查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