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

2021-03-28 12:33刘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宫外孕甲氨蝶呤包块

刘新

(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妇幼保健院,云南 保山)

0 引言

宫外孕也被称作是异位妊娠[1],通常指的是孕卵在子宫腔外异常的一种着床发育过程,其中又特别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而且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管腔内存在一定的障碍或者炎症而致使孕卵不能正常运行[2],这样的话会致使孕卵在输卵管内着床进行发育,最终使得流产。一般宫外孕患者在流产或破裂前并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发生[3],先期一般会有少量阴道流血或者腹部疼痛感,一旦出现破裂便会导致急性腹部疼痛发作而后出现大量的阴道流血,之后可能会出现急性反复发作性的腹部疼痛及出现阴道大量的出血,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发生休克[4]。此外,宫外孕发病率连年上升,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采取保守治疗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使用联合用药的情况不断增多。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7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就诊的宫外孕患者68 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7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就诊的宫外孕患者68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4 例。研究组:共34 例,年龄24~35 岁,平均(32.05±1.58)岁;参照组:共34 例,年龄24~36 岁,平均(31.76±3.42)岁。注: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之间在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参照组:共34 例患者,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每周进行1 次静脉注射,1 次50 mg/m2甲氨蝶呤,用药后每隔3 d 复查血HCG 及B 超,如果效果不显著(下降<15%)则再开展第二个疗程用药;如果效果不显著(下降<15%),症状不缓解或反而加重,或有内出血则手术治疗。

(2)研究组:共34 例患者,对患者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保守治疗方法,每周进行1 次静脉注射,1 次50 mg/m2甲氨蝶呤,每次25 mg,每天2 次,连续3 d,服药后禁食1 h。用药后每隔3 d 复查血HCG 及B 超,如果效果不显著(下降<15%)则再开展第二个疗程用药;如果效果不显著(下降<15%),症状不缓解或反而加重,或有内出血则手术治疗。此外,对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患者开展抗炎利尿等相关的治疗保护措施[5-6],每隔3 d 检查1 次血β-HCG 直到患者的恢复到正常状态,每间隔3 d 检查1 次B 超对盆腔内积液、包块的尺寸大小情况进行检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与此同时保持大便通畅,治疗期间不能有性生活。

1.3 评价标准

观察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的腹部疼痛消退时长、盆腔内的包块消退时长、患者阴道处的流血消退时长以及血β-HCG,患者治疗标准评价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标准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研究组:共34 例患者,其中显效18/34(52.94%)、有效13/34(38.24%)、无效3/34(8.82%),治疗有效率为31/34(91.18%);参照组:共34 例患者,其中显效12/34(35.29%)、有效14/34(41.18%)、无效8/34(23.53%),治疗有效率为26/34(76.47%)。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长以及血β-HCG 对比分析

研究组:共34 例患者,其中腹部疼痛消退时长(9.26±2.82)d、包块消退时长(13.98±3.58)d、阴道停止流血时长(12.27±4.78)d以及血β-HCG(1317.25±210.84)IU/mL;参照组:共34 例患者,其中腹部疼痛消退时长(15.25±3.69)d、包块消退时长(24.02±6.25)d、阴道停止流血时长(23.37±5.24)d 以及血β-HCG(1930.33±279.54)IU/mL。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宫外孕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7],而且宫外孕患者流产或破裂前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生破裂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反复发作性腹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危险[8]。与手术治疗相对比,宫外孕患者适用于保守的药物治疗,不仅能及时消除患者手术可能带来的危险,还会保护患者的生殖器官,对患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共34 例患者,其中显效18/34(52.94%)、有效13/34(38.24%)、无效3/34(8.82%),治疗有效率为31/34(91.18%);参照组:共34 例患者,其中显效12/34(35.29%)、有效14/34(41.18%)、无效8/34(23.53%),治疗有效率为26/34(76.47%)。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34 例患者,其中腹部疼痛消退时长(9.26±2.82)d、包块消退时长(13.98±3.58)d、阴道停止流血时长(12.27±4.78)d 以及血β-HCG(1317.25±210.84)IU/mL;参照组:共34 例患者,其中腹部疼痛消退时长(15.25±3.69)d、包块消退时长(24.02±6.25)d、阴道停止流血时长(23.37±5.24)d 以及血β-HCG(1930.33±279.54)IU/mL。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建议推广。

表3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长以及血β-HCG 对比(±s)

表3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长以及血β-HCG 对比(±s)

组别 腹部疼痛消退时长(d) 包块消退时长(d) 阴道停止流血时长(d) 血β-HCG(IU/mL)研究组(n=34) 9.26±2.82 13.98±3.58 12.27±4.78 1317.25±210.84参照组(n=34) 15.25±3.69 24.02±6.25 23.37±5.24 1930.33±279.54 P<0.05 <0.05 <0.05 <0.05

猜你喜欢
宫外孕甲氨蝶呤包块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宫外孕有哪些症状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怎样预防宫外孕
关于宫外孕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