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七二五台,山西 晋中031308)
作为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发射机,DF100A 型100kW 短波发射机所用控制系统,曾进行过一次升级,此次升级使短波发射机自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受当时技术制约,有关人员并未对信号取样技术进行更新,较低的取样精度成为发射机做出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电台播出安全往往难以得到保证,由此可见,对保护电路做二次升级,赋予其较之前更为理想的稳定性,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图1 原有温度保护电路
水冷系统内部嵌有继电器和保护开关,保护开关运行原理与家用电饭锅相似(如图2),图中红色金属片与蓝色金属片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出现温度持续上升的情况时,热膨胀系数较大的蓝色金属片将快速膨胀,此时,紧密相贴的金属片将出现明显的形变,水温达到或超过60℃,达到最大弯曲度的金属片将与点O 相接,开关被开启,将+24V 信号传递至发射机控制开关对应继电器内部,由主控开关将高压电源切断,发射机中断运行,避免电子管被进一步损坏。这里要明确一点,机械模拟仪表的作用是对温度进行显示,而非输出相关数据。
研究表明,上述保护电路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其一,金属片开关的精度较低,极易出现误差,在标称精度为52℃至58℃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测量,偶有50℃便发生动作的情况出现。
其二,金属片开关使用寿命较短,极易被损坏,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更换损坏开关,便会导致电路失效。
图2 金属片开关运行原理
曾经,国内就有专业人员对短波发射机所采用控制方式进行升级,并引入了PLC+计算机这一全新控制方式,实现自动化控制[1]。与此同时,为电子管温度提供保护的电路,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动,具体情况见图3。
图3 自动化升级电路示意图
由图可知,本次改造并未使保护电路出现实质性的变化,仅选择用温度传感器对机械模拟仪表进行替代,而该传感器的作用,主要是向PLC 传送取样数据,并经由计算机屏幕对相关数据加以显示。被用来对保护电路进行控制的开关并未被替换,仍为金属片开关,这样做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即便对保护电路进行了自动化升级,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这是因为自动化升级所采用方案是在PLC 内对控制信号进行接入,将后续的控制与处理工作交由自动化系统负责。事实证明,这样做所带来了积极影响,主要是压缩关机保护需要花费时间并使温度得到精确显示,但以下不足尚未得到弥补:
首先是延迟。由于处理工作需要依托软件判断而开展,周期循环判断往往要耗费较长时间,延时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其次是可靠性缺乏。+24V 信号往往被直接送至PLC 内部,若PLC出现故障,该控制信号将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单纯从可靠性还有响应级别来看,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最后是不具备预警功能。值机员对保护电路的需求,除了为电子管提供保护外,还包括提前发出预警,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其进行维护,避免更严重问题的出现。
短波发射机核心元器件为放大电子管,该元器件的作用,主要是调制高频信号并对其功率进行放大。长期处于丙类运行环境(大电流/高电压/高频率)下的高末电子管,其耗散过程往往会伴有极大热量产生,要想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工作人员应对以下内容引起重视: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热交换模式,确保电子管热损耗能够及时向外散发。另一方面,实时监控电子管温度及状态,确保潜在问题可尽快得到解决,避免出现温度过高导致电子管被损坏的问题。由此可见,在短波发射机内部对温度保护电路进行设置很有必要。
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基于自动化升级电路,结合实际需求对其进行二次改造,将精度有待提升的原有金属保护开关取消,转而采用将取样信号与硬件逻辑电路相连接的方案,保证电路能够科学判断温度并发出预警。信号转换模块主要被用来对电流信号进行转换,而转换所得电压信号,通常会被送至PLC和单片机,第一路电压信号的作用是对温度进行显示,第二路信号的作用是对温变速度进行判断[2]。
单片机的控制原理与硬件判断原理相同,均是先对转换电压信号进行调理,再将其分成两路,一路送至比较器输入端,对比极限基准电平,一般来说,极限基准电平应由专业人员以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设定。若取样信号电平较极限基准电平更大,则可通过比较器对高电平进行输出的方式,使温度得到实时判断。而硬件比较电路的接入,大幅缩短了响应判断需要等待的时间。经由或门判断温度的原因,主要是这样做可有效避免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保护电路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若入水温度≥65℃或出水温度≥60℃,保护电路便会发出保护信号,该信号通常会被直接输送至发射机控制开关对应继电器上,响应时间随之缩短。另一路将会被送至检测温变速度的模块内部,全程参与预警检测工作。而工作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基于运动速度相关理论,对温变速度进行引入,真正做到经由单片机对取样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并对温变趋势加以明确。这一过程所使用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 代表自动化软件对温度单位进行采集的间隔。T1和T2代表连续采集实时温度的数值,间隔时长为t。ΔT 代表温度差。V温代表单位时间内电子管温变速度。对相关概念进行引入的原因,主要是电子管较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温度变化异常的情况,例如,有较高的播出频率、天气温度较高或是发射机未呈现出理想的调谐状态[3]。对温变速度进行判断,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电子管所处状态,若电子管存在温度失控或状态失谐的情况,应及时加以解决。
测试表明,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温变速度才能超过0.2℃/s,一种是温度处于由低温向稳定状态过渡的升温阶段,这种情况在刚开机的发射机上较为常见,另一种是由于有故障存在,导致发射机电子管的管耗大幅增加,温度上升速度随之加快。出于准确区分不同状态的考虑,工作人员对保护电路发出预警所设定前提条件为:a. 发射机的出水温度≥45℃;b. 温变速度≥0.2℃/s,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保护电路才会发出预警信号,再由当班人员根据成因对问题加以处理,避免由于电子管持续升温,导致节目停播。另外,工作人员制定设计方案时,还应对单片机故障、信号转换单元故障加以考虑,通过加入看门狗电路的方式,确保在单片机出现故障时,可利用备份单片机对其进行替换并启动;在有程序跑飞情况出现时,单片机能够立即重启存储程序。
对经过改造短波发射机进行一年的试运行后,工作人员发现采用上述方案进行改造的发射机,并未出现金属片失效以及电子管温过高的问题,电台被迫停播的问题因此而得到解决。由于上述方案所采用硬件电路构成相对简单,仅需投入较少成本便能获得理想成效,因此,现已在诸多地区得到推广及应用,随着停播率的降低,电台所收到社会与经济效益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