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验方治疗马骡攒筋痛

2021-03-27 23:51邱晓霞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候温前肢乳香

邱晓霞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安定 743000)

攒筋痛又名板筋痛、背筋痛,按发病部位临床症状即为现代兽医学的前肢屈腱发炎。临床所见多为急性或慢性炎症,因创伤污染化脓者少见。

1 病因病理

多因机械损伤,如长途运输或骑乘,奔跑过急,越障,蹄嵌入洞穴,或在冰冻道路上滑倒,或在泥泞水田里耕地等,使攒筋发生剧伸或筋纤维断裂。或因肢势蹄形不正,如卧系、弯膝、延蹄、弱肿蹄、蹄前壁过长、蹄铁尾过短,或铁尾上弯,负重不稳,攒筋过度紧张等。或因管理不善,如过重驮载,长时间过重劳役,骑坐不稳,踏着不正,负重不均等,均易发生本病。此外,体躯过重而攒筋发育不良,以及攒筋寄生丝状虫体,亦可诱发。

2 临床症状

驻立时患肢常向前伸出,呈稍息肢势,腕部微屈,系部直立,蹄尖着地或蹄底前半部着地负重,掌后中部如鱼肚样隆起,多柔软或稍坚硬。慢性者热痛不明显,有成弯腕或突球肢势。病在攒筋的深部时,掌上半部后方出现肿胀,质地较硬,皮肤有活动性。慢性者肿胀部肥厚,常与围周组织粘连,疼痛不明显。运步时呈轻度或中度支混跛,抬不高,步幅短,寸腕不敢沉,攒筋不敢伸,即《元亨疗马集)所称“蓦然点脚,攒筋痛”。快步行走,经常出现蹉跌,俗称“打前失”。病久则屈腱挛缩,可呈现腱性突球或滚蹄症状[1]。急性期患部热肿疼痛明显。掌后中部或下三分之一处隆起,多为攒筋浅部肿痛;掌后上半部肿大,多为攒筋深部疼痛。

3 治疗

治法急性者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慢性者舒筋活血,祛瘀消肿。

(1)跛行镇痛散:当归30 g、红花20 g、桃仁25 g、丹参25 g、桂枝20、牛膝24 g、土鳖虫10 g、乳香12 g、没药12 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灌服。

(2)验方:防已、五加皮各30 g,丹皮、威灵仙各18 g,桂枝、乳香、没药、自然铜、土鳖虫、当归、红花、杜仲各12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加黄酒120 ml,候温一次灌服,或煎汤去渣加酒,候温灌服[2]。

(3)烧烙法治疗38 例慢性四肢病,治愈29例,治愈率76.32%,病情者减轻5 例,总有效率89.47%。在38 例中,慢性屈腱炎21 例(采用线状烧烙),掌和指骨骨膜炎9 例,慢性膝关节炎3 例,飞节内肿4 例,慢性肩甲关节1 例(均采用点状烧烙)。21 例屈腱炎中,治愈19 例。

4 医案

某马,7 岁。于2 个月前发现原因不明的腿拐,曾打过针吃过药,不见好转。一日精神较好食欲尚佳,全身检查不认异常,两前蹄均呈弱踵、底蹄,驻立时左前肢较右前肢负重时间短,蹄踵不充分着地,系部直立,球节不敢下沉,腕关节微微屈曲,有时仅以蹄尖着地,运步时可见点头运动,慢步时呈现以支陂为主的混合跛行。快步时更为明显,有时出现“打前失”,触诊患肢屈腱肥厚,尤以下翼状韧带处比较明显,压迫屈腱有痛感。确诊为慢性屈腱炎。行两前肢屈腱处线状烧烙。一般检查不认异常,两前肢交换负重,快步时仍以支跛为主的混合跛行,但跛行较烧烙前减轻,烧烙处干燥,压迫时痛感增强。施治4日,两前肢平均负重,慢步时不显破行,快步时见轻度支破,屈腱仍肥厚,烧烙处干燥。施治五日,跋行减轻,两前肢削蹄。7日,跛行不明显,基本痊愈。

5 中兽医治疗验方选介

(1)用自然铜(醋淬)、五灵脂、大黄、黄柏、黄柜、雄黄、乳香、红花各12 g,共为细末,米醋调数,屈腱炎、关节炎绷带包扎,换药2 ~3 次即愈。疗效在94%以上。

(2)透骨草15 g、生蒲黄30 g、大黄25 g、乳香30 g、没药30 g、海浮石30 g,醋适量调成糊状,敷患处,绷带包扎。一般28 天左右即可恢复[3]。

(3)用活血舒筋散治疗。处方:当归30 g、红花20 g、血竭22 g、牛膝22 g、骨碎补20 g、自然铜28 g、乳香22 g、没药28 g。加减:前肢屈腱炎加天南星20 g、防风20 g、白芷15 g、川断22 g、水蛭20 g、连翘5 g、木通13 g;后肢屈腱炎加白芍28 g、五加皮28 g、杜仲20 g、木瓜28 g、马钱子6 g、地龙20 g、桃仁20 g、土鳖虫20 g,黄酒250 ml 为引

(4)没药散:没药30 g、血竭12 g,当归、桂枝各24 g,木瓜、乳香各21 g,防风18 g,赤芍、红花各15 g,大黄24 g、生草12 g、木通21 g 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5)当归60 g、没药30 g、赤芍15 g,川芎、栀子各18 g,桔梗、枳壳、陈皮、茵陈各15 g,枇杷叶18 g、甘草1l2 g,煎汤去渣,或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6)当归20 g、川芎15 g,白芷、白芍各20 g,木瓜25 g、秦艽20 g、川乌l5 g、草乌10 g,羌活、防风、荆芥、薄荷、天麻各20 g,木通、甘草、老生姜各15 g 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7)针治。急性期放攒筋血、蹄头血。慢性者可行烧烙术或软烧法,出现突球或滚蹄症状者,宜装矫形蹄铁或行屈腱切除术。

(8)雄黄、黄柏、栀子各等份。研为细末,用醋调敷患部。

(9)五灵脂30 g、蒲黄25 g、黄柏15 g、大黄15 g、虎杖20 g。研为细末,用热醋调敷患部。

(10)炒黄土500 g、卤水200 ml、花椒末15 g、苏木末30 g。混合调敷患部。

(11)大黄、黄柏、姜黄、栀子、白及、乳香各30 g。研为细末,用热醋调敷患部。

(12)樟脑30 g、植物油50 g。混合涂擦患部,每日2 次。用于慢性屈腱炎。重症可结合“人”字形烧烙。

(13)松针80 g、三颗针皮50 g、防已30 g、杨树皮45 g。研为末。开水冲调。马骡1 次灌服。用于慢性患畜。

(14)斑蝥(炒研)30 g、蜂蜡适量、香油60 g。先将斑蝥研为细末,香油加热,生青烟时投入斑蝥末,混匀后加入蜂蜡,然后冷却凝固成凡士林样硬度即可。用时,取膏涂擦患部。涂药后见患处出现分泌液,并可能使体温增高,腿拐加重。2 周后即可见效。如效不佳,可重复再涂1 次。涂药部位严防牲畜啃咬,以免烂嘴。本法用于慢性炎症。

(15)95% 酒精500 ml、花椒60 g、陈醋500 ml。先将花椒放入醋中煮沸,待温。用醋将患肢病变处涂湿后,以纱布蘸酒精点火烧患部,稍发干即浇醋,保持患部湿润。点烧半小时即可(软烧疗法)。

(16)茵陈散:茵陈、青皮、陈皮、当归、白药子、桔梗菊、甘草、大柴胡、没药、杏仁、紫苑、红花子各20 g 为末,温齑水、油同调,草后灌服。功能行气活血,清热化痰。

(17)红花散:红花、没药、桔梗、神曲、枳壳、当归、温山楂、厚朴、陈皮、甘草、白药子、黄药子、各等份(各25 g)为末,引麦芽、童便,同调,草远灌服。功能消食理气,活血止痛。

6 结束语

马骡养殖当下的畜牧业生产中所占份额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有:一是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致使畜役所需大大减少;二是养殖成本的不断增大以及与之不匹配的见效慢,导致一些养殖户另辟蹊径;三是养殖动力受下游加工业的影响较大,例如阿胶、驴肉需求。但与此同时,马术竞技类运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上游养殖业有复兴之势力,因此,该病的防治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同时,中兽医在我国发展历史邮寄,该法治疗在农村较为普遍,得益于取材便利,治疗成本低,见效快。此外,中兽医学的广泛应用对我国中医药产业也有互促作用。

攒筋痛系指马骡前肢屈腱急、慢性炎症,病初以发热、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该病如前面所介绍,有明显的临床特征:病畜站立时,为避免负重,患肢屈曲,蹄尖着地,系部直立,球节掌曲。运步呈明显支跛,球节下沉不充分,常易蹉跌,跛行随运动加剧。患部增温、肿胀、疼痛。初期肿胀轻。经久因屈腱肥厚而呈硬肿。有的则因屈腱挛缩而成滚蹄。

如发现发病患畜停止使役,及时治疗以防转成慢性顽症。以针药结合治疗常能获效,如失治或误治,日久转为慢性,宜以软烧和火烙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如出现类似突球或滚蹄症状时,也可采用装矫形蹄铁或切腱术治疗。攒筋痛与滚蹄,皆为屈腱部患病,前者为屈腱的急、慢性发炎引起,后者为屈腱挛缩所致。此外,也可采用2% 醋酸铅液冷敷,或用0.5% 普鲁卡因液环状封闭。急性炎症缓和后,可用饱和盐水涂擦患部5 ~10 min 再进行湿敷。

猜你喜欢
候温前肢乳香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东部白松物候学特性及年生长规律观测
用姜巧治猪腹泻
奶牛难产助产技术
捆都而(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树懒
霸王龙的前肢为何这么短小?
霸王龙有了小兄弟
四季划分啥标准
维吾尔药阿拉伯胶和乳香药材掺伪的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