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永祥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畜牧发展中心,甘肃临夏 731800)
牛霉玉米中毒是由于牛采食或饲喂了被多种镰刀菌污染的稻草和苇状羊茅草引起的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1]。临床多以耳尖、肢端和尾梢干性坏死,蹄和腿肿烂以及蹄夹和趾(指)骨腐烂脱落为特征。
由于玉米贮存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缺乏光照等),污染了镰刀菌,一旦被牛误食便发生中毒。发生有着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每年11月份~翌年4月发病较多,其中1 ~2月份可达到发病高峰。
病畜食欲减退或废绝,狂暴沉郁交替出现,步态不稳。有时转圈,有时反复倒地、起立。或颈部肌肉强直,向一侧弯曲,不久又恢复常态。严重者,倒地后四肢划游,直至死亡。慢性病程可长达数月,病情轻和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病程拖延常引起蹄匣脱落、牛站立和运动困难、消瘦、褥疮,多因极度衰竭而死亡[2]。
根据病史、饲料检查、临床症状及病变,可以确诊。
(1)陈艾、花椒叶,桉树叶,椰子树叶各等量,共水煎,热敷四肢肿胀部。
(2)白胡椒20 ~30 g,白酒200 ~300 ml,一次内服。
(3)白糖1000 g,清油500 ml,鸭蛋20 个,泡菜盐水250 ml。将鸭蛋去壳,与其他几味药混合,加水2500 ml,调匀后一次内服。每日1剂,连服2剂。
(4)桂枝50 g,升麻50 g,黄芪70 g,秦艽50 g,麻黄40 g,独活30 g,川芎45 g,木通60 g,苍术70 g。把上数药加水煎沸15 分钟,去渣候温,一次内服。每日1 剂,连服2 ~3 剂。
(5)天南星、大蒜各10 ~30 g,通泉草500 ~1 000 g,土枝50 ~100 g,甘草10 ~15 g。
(6)生石灰水300 ~800 ml,青蒿(生)70 ~100 g,茶叶20 ~30 g,大蒜秆80 ~100 g,甘草10 ~15 g。
(7)先用针灸疗法针通关(在舌下舌系带两侧血管上)、眼脉、风门(在耳根后约3.3 cm,距鬣下缘约6.6 cm,寰椎翼前缘的凹陷处)、小风门、髻甲(在髻甲最高点前方约6.6 cm,即第3、第4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百会等穴,后服中药:菊花15 g,金银花15 g,山豆根30 g,玄参15 g,大黄30 g,芒硝90 g,黄柏炭15 g,黄芩30 g,梔子23 g,天花粉30 g,连翘21 g,郁金30 g,黄药子30 g,甘草15 g,泽泻23 g,黄连须15 g。水煎取汁灌服。
(8)夏枯草30 g,制香附30 g,生石膏(先煎)100~200 g,藁本30 g,钩藤30 g,知母30~60 g,大黄30 ~60 g,芒硝30 ~60 g,泽泻30 g,积实30 g,滑石(包)30 g,木通24 g,海金砂(包)30 g,牛膝60 g,茯苓30 g,车前子(包)60 g,厚朴30 g。研为末或煎汤,大畜1 次灌服。
(9)防风60 g,甘草60 g,绿豆250 g,煎汤。分2 ~3 次饮服。
(10)菊花15 g,甘草50 g,绿豆60 g,茶叶10 g,白糖40 g。研为末,开水冲调,牛1 次灌服。
(11)芒硝500 g, 木炭末60 g, 开水3000 ml。冲调,候温。大畜1 次灌服。中畜取其1/10 ~1/8.
(12)豆浆5000 ml,大畜1 次灌服。
(13)立即停喂发霉饲料,同时给予蛋白胨、牛奶、淀粉等包埋剂。内服泻剂,一般采用盐类泻剂,如硫酸镁(或钠):牛内服量500 ~1000 g,马500 ~750 g,羊50 ~100 g,猪20 ~30 g,鸡10 ~15 g。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皮下注射樟脑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兴奋剂。
(14)芒硝150 g,小苏打100 g,食盐60 g。开水冲调。1 次灌服,用于中毒初期。
(15)芫花50 g,大载50 g,甘遂50 g,芒硝250 g,滑石250 g。研为末,开水冲调,牛1次灌服,忌喂盐百日。用于中毒肚胀。
(16)绿豆250 g,甘草200 g,木炭末100 g。研为末。开水冲调,牛1 次灌服,亦可在畜群中普遍饮服。
(17)每天多次用1%食盐水灌肠。
(18)菊花、双花、玄参、黄柏、甘草、黄连须各15 g,栀子、连翘、泽泻各21 g,豆根、大黄、黄芩、花粉、郁金、黄药子各30 g,芒硝90 g。
(19)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荆芥40 g、防风40 g、茯苓40 g、柴胡50 g、前胡50 g、桔梗30 g、羌活40 g、独活50 g、川芎50 g、归尾40 g、茵陈30 g、龙胆40 g、地肤子30 g、炒黄柏30 g、苦参30 g、甘草20 g。共煎水,连服3 剂,每天1 剂,分上、下午灌服。
(20)消毒散,白矾(飞)15 g、盐30 g 和匀,涂舌上。良久,再用甘草末60 g,加水1000 g,煎至500 g,候温,入芸苔汁250 g、盐60 g、伏龙肝45 g,同调灌服,解毒。
(21)正胃散,绿豆250 g、甘草45 g、老生姜45 g 为末,开水冲调,候温,加芝麻油(150 ml)灌服,清热解毒,和胃止呕。
(22)清热解毒散,黄连15 g、银花30 g、防风25 g、黄柏20 g、香薷18 g、甘草25 g、薄荷15 g 为末,冷水调灌。隔日1 剂,连服3 ~5 剂。同时用淡食盐水(食盐10 g,清水一瓢溶化食盐)洗口,每日5 ~7 次,清热解毒。
(23)红黑散,赤石脂60 g、百草霜15 g,共为细末,新吸凉水调和,2 次灌服,收涩,解毒。
(24)榆皮绿豆液,榆皮面250 ~500 g、绿豆500 g,将绿豆研碎,置入清水中,用木杆搅动生沫,屡搅屡取其沫,用此沫液一瓢左右,将榆皮面调入灌之。解毒。
(25)脂霜散,赤石脂60 g、百草霜15 g,为细末,凉水调灌,涩肠解毒。
根据患牛体质、病状和病邪内积将其分为3 型:(1)体壮积食型:属里实证,初期病畜抗病力强,食入含稻曲菌食物多,当以攻为主,荡涤胃肠。(2)体弱积食型:患畜瘦弱,抗病力低,食入大量含有稻曲菌的食物;或病入后期,畜体已衰,积食未除;体弱胃实,虚实并见,当攻补并施,以攻袪积,驱除病因,补益正气,提高御病力。(3)虚弱型:多在后期出现,病畜长时间受疾病折磨,积食虽除,正气已衰,阴液耗尽,属里虚证。
确诊后应立即停止喂食含有稻曲菌的饲料,荡涤胃肠,对霉玉米中毒的患畜应立即停喂霉玉米,加强营养,对症治疗。代用热敷、按摩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患部破溃后,及时采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并行外科处理;可外涂抗生素软膏等;对虚弱患畜及时输液。牛霉玉米中毒易与伊氏锥虫病、冻疮、营养性水肿混淆。伊氏锥虫病通过血液查虫,血清学反应及抗锥虫药物的疗效而确诊。冻疮与霉玉米中毒皆发生于寒冷季节,但由寒冷所致的牛腿肿烂,尚属少见,并与当时气候变化有关。营养性水肿是全身性病变,并非仅局限于某-肢端或引起某肢端与耳尖坏死等。
牛霉玉米中毒预防是多层次多手段叠加,首先要切断疾病发生路径,优化饲料供给;其要加强技术提升,提升饲管水平。
强化饲喂管理,降低发生几率。首先保证饲料清洁卫生,切勿囤积过多的青绿饲料,如饲料发霉定要及时更换,也可通过青贮饲料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其次尽可能实施舍饲,便于饲料环节的全程管控。三是在日常饲喂中,要根据牛只生长阶段和膘情合理搭配日粮,饲喂上也要按照实际情况定时定量,切勿过食而致使发生消化疾病,也杜绝因过饥导致膘情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确保必要运动,饲加预防药物。定时驱赶牛只运动,确保每天2 h 活动时间,既可以提升家畜身体素质,又能提高饲料转化率;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牛只日粮中适当添加开胃健脾的中草药,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