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洲
(甘肃省永昌县畜牧兽医站,甘肃 永昌 737200)
我国生猪养殖出栏和存栏量均位列世界之首,是生猪养殖大国。随着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频繁往来,生猪进出口过程中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概率较大。近年受非洲猪瘟影响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是致死率非常高的猪类传染病,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被我国农业农村部定为一类传染性疫病。如何快速鉴定和诊断非洲猪瘟,并迅速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目前畜牧防疫工作者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为了有效落实和做好农业农村部关于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工作,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诊断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属于DNA病毒目,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是一种具有20面体结构,直径175~215 nm,基因组全长175~190 kb,可编码150~200种蛋白,具有囊膜的双股线性DNA病毒。病毒的结构很复杂,结构蛋白有28种。在感染细胞内可检测到100种以上病毒诱导的蛋白质。病毒在细胞培养能引起细胞病变,并能吸附红细胞。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在室温中保存18个月的血清或血液仍可分离到病毒。
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主要通过带病猪和发病猪体液、排泄物、生殖道分泌物以及血液等进行传播。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媒介和中转宿主,该病毒也是目前唯一的虫媒DNA病毒。由于非洲猪瘟病毒长期在软蜱和野猪感染圈中互相依存,导致该病毒难以彻底根除,并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感染家猪。此外,被病毒感染的猪肉及其肉制品,被污染的水源、饲料、养殖器具以及泔水等都将成为病毒的传染源。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发病症状与其他猪瘟病毒比较相似,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判,因此对该病毒临床初步诊断进行研究有利于及早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其潜伏期约在4~19 d,发病症状以持续高热为主,在临近死亡前体温会明显下降,皮肤可见有明显紫色病斑,在腹部皮肤会出现干裂性坏死病灶,该特征与其他流行性猪瘟症状具有明显区别,并在局部皮肤上会出现针状出血点;在非洲猪瘟病毒发生后,猪腹腔淋巴结出现与血瘤类似的明显性出血,淋巴结通常会呈大理石状。一般流行性猪瘟在注射过疫苗的猪群中发病极少,若已经注射过猪瘟疫苗的猪群中出现猪瘟疫情,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即可初步诊断为非洲猪瘟疫情,但初步诊断并不能作为严格的确诊依据,还需要进行准确、可靠的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方法较多,其中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并且可与一般猪瘟进行有效区分的方法,主要有免疫荧光试验法和动物接种试验法两种。在进行实验室诊断之前,需要抽取发病猪血液,通过进行抗凝处理后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处理备用。免疫荧光实验法可对非洲猪瘟病毒进行快速诊断,在实验室诊断中应用较多。该方法首先将出现非洲猪瘟临床症状的猪进行抽血并制作血涂片或者白细胞涂片,在进行剖检时可制作淋巴结切片,然后用非洲猪瘟荧光抗体对涂片或切片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完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观察,倘若在淋巴细胞内核旁有荧光颗粒出现,可诊断为非洲猪瘟病毒。动物接种实验法准确度比较高,但其检验耗时长、投入大,在实验室检验中应用较少,该方法主要通过将带病毒血液对不同免疫猪进行注射,对一般猪瘟免疫和未免疫的相同健康猪进行注射后临床观察,通过其发病时间和发病症状来判断是否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
结合猪场非洲猪瘟综合防治要求,在降低这类疫病发生率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生猪引进过程的严格把控。对于养猪过程中引进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观察,至少19 d,且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实施好相应预防操作;建立好生猪引进过程的检疫机制,并将其实施到位,避免携带病菌的猪进入养猪场。同时,对引进后的生猪进行疫病预防,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确保猪场非洲猪瘟综合防治工作落实有效性。
在生猪饲喂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有效饲喂,做好生猪饲喂计划,从而有效提升猪群健康水平。生猪饲喂过程中禁止用泔水或餐余垃圾进行饲喂,避免给非洲猪瘟传播创造有利的条件,并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及生态环保要求,确保养猪过程中的生猪饲喂的科学有效性;饲喂人员要规范操作行为,实施好合理有效的生猪饲喂计划,标准化科学养殖。
养殖户要定期对猪进行检查,结合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饲料配比,确保营养均衡。此外,饲养人员应开展好猪活动区域的日常清洁工作,及时清除杂物,改善其活动区域的清洁状况,为猪群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猪群出栏后需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实施好通风换气操作,为后续的饲养工作安全开展提供科学保障。
非洲猪瘟的传入途径有很多,如从疫区或经第三方口岸进口活猪,猪感染制品未经安全处理等。同时,还包括野猪和昆虫等。为此,做好入境检查工作,对非法夹带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强化管理海港、航空港所产生的生物垃圾。此外还需要采用多种监督方式,严格落实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