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口蹄疫的检疫与防疫

2021-03-27 19:56:06杨莉虹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水疱口蹄疫无害化

杨莉虹

(理县自然资源局,四川理县 623100)

口蹄疫传播迅速、危害性大、感染性强,发病率高居所有已知急性动物传染疾病之首,目前国际兽疫部门已将其列入A 类传染病范畴。动物口蹄疫病程一般不长,只要防治到位,病畜的生命健康可得到有效保障。相关研究发现,动物口蹄疫死亡率仅为2%~3%,但若犊牛患上口蹄疫,死亡率可能达到59%~70%,且疫区内牛肉、牛奶生产效益也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1 动物口蹄疫的病理特征

口蹄疫学名阿弗他热,是畜牧养殖中常见传染病。口蹄疫病毒的主要传播载体包括空气、灰尘、乳汁、精液、粪便等,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被污染的饲料也极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特别强,且传染源能够持续长达7 ~30 d,但是该病毒在弱碱性以及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较难存活。比如当pH 值在7.3 左右时,口蹄疫病毒在10 min 内便会死亡,若将其煮沸,在3 min 内便会死亡。通常情况下,患病动物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不同的动物潜伏期也有一定差异,加上该病毒的传播不限季节,所以发病趋势、发病时间很难预测。一般牛的口蹄疫潜伏期为2 ~4 d,猪为1 ~2 d,羊则多在7 d 左右。人类一旦接触感染的动物,也极有可能患病。因此,一旦发现动物患病应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从源头灭杀。但无害化销毁处理会直接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科学与规范化的检疫和防疫工作显得极为必要。实施科学与规范化的检疫和防疫措施,可以形成事前控制、全程防范的口蹄疫防控模式,将口蹄疫发生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尽可能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不会受到过多影响,并将口蹄疫危害控制在最低范围内[1]。

2 动物口蹄疫临床诊断及症状表现

感染了口蹄疫的动物,体温会升至40℃以上,精神萎靡,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皮肤会出现水疱,如果蹄部有明显病变,则会出现行走困难等现象。若牛感染口蹄疫时,唇部、齿龈、舌头、面颊往往会出现豆大的水疱,且颜色呈红色,口中唾液分泌也随之增多。若猪感染口蹄疫时,蹄冠等部位会出现水疱,影响行走,口鼻处出现水肿。绵羊感染口蹄疫后,有明显跛行表现。山羊感染口蹄疫后多舌面生水疱。年龄较小的牛、猪、羊等动物一旦患上口蹄疫,很可能诱发血性肠炎、心肌炎等,病死率较之育龄动物更高。

3 动物口蹄疫的检疫与防疫

3.1 动物口蹄疫的检疫

首先,严格检测未入境的动物及肉类、肉制品,防止任何携带口蹄疫病毒的动物及产品入境。即便已经是区域安全达标的动物产品也必须遵循最新的相关安全标准进行严格检测,合格后贴上检疫合格证明。对于检疫合格的境外动物,还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若发现任何异常,应第一时间将其隔离检疫,确定病毒存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其次,要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关注检疫质量和检疫效率,最大限度控制口蹄疫的传播,达到有效减轻口蹄疫危害的目的。比如口蹄疫在潜伏期的动物身上往往是有比较明显的生理症状表现(水疱、跛行等),养殖户如发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对出现症状的动物进行检疫和诊断。此外,养殖期间要多借助现代化技术提高对口蹄疫的诊断和预防,尽可能降低检疫工作的难度。

最后,必须做好对肉制品的检疫。宰杀动物前做一次检疫,宰杀后也要再做一次全面检疫。宰前检疫应重点观察有无水疱、流涎、跛行等口蹄疫外观表现,宰后检疫主要是内脏器官、胴体等检疫。为确保肉制品食品安全,动物宰杀前后必须做好口蹄疫诊断,一旦发现任何相关症状,即刻宰杀后做无害化处理(高温处理等)。若肉制品检验一旦发现口蹄疫病毒,也必须即刻按照相关标准予以处理,保障人们肉食品安全[2]。

3.2 动物口蹄疫的防疫

口蹄疫的防疫主要从病原入手,养殖场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全方位的免疫工作,对自产幼崽要第一时间进行补免,并对新引入动物做好隔离观察和疫苗注射,潜伏周期未见发病症状后方可混栏饲养[3~5]。对口蹄疫病区动物、相关产品实施严格限购方案,持续强化动物及其产品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疫病就地隔离治疗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填写疫情报告,予以备案。同时对发现的疫情区域展开封锁隔离,防治疫情扩散。

4 动物口蹄疫检疫和防疫过程的注意要点

动物口蹄疫检疫和防疫过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较多,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疫病传播扩散,危害性风险上升到较难控制的状况。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多方协同配合,取得社会支持和养殖户理解,这也是动物口蹄疫检疫和防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重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导致接种、检疫不到位等现象,保障疫苗、畜禽、相关产品卫生质量完全达标。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预防机制,各区域兽医防检部门需配备必备的冷藏设备,确保生产厂至预防注射环节兽用生物制品质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同时适度调整现有动物检疫、防疫团队,掌握最新的现代化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兽药生产水平、动物疫病监测水平,实现对口蹄疫等一系列动物疫病的超前扑杀。除此之外,口蹄疫作为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对四蹄动物健康危害最大,所以一旦猪、牛、羊发生口蹄疫,养殖户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相关畜牧部门,之后围绕封锁、隔离、扑杀、预防接种、消毒等方式,层层检疫、全面处理,将口蹄疫危害性降至最低。

5 结束语

口蹄疫对整个养殖业的危害极大,养殖户必须了解以口蹄疫为首的一系列动物疫病相关的检疫和防疫知识,围绕科学规范的指导标准设计防疫方案,保障养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养殖户更要与相关检疫部门协同联合,尽可能采取高效、先进的现代化检疫方式,不断提高检疫质量和检疫效率,形成围绕安全生产准则进行动物养殖的模式。尤其对之前发生过口蹄疫的地区,要建立完备的超前预控防范体系,将疫病风险扼杀在摇篮中,最终达到切实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也是我国养殖产业得以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路径。

猜你喜欢
水疱口蹄疫无害化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湖南饲料(2021年3期)2021-07-28 07:06:00
口蹄疫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6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10
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