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了能实现对学生科学、有效、正确的培养,国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相对于内地高校而言,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民族地区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是基于地区经济发展而进行培养的,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若不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正确的教育,则会影响到区域经济、政治等的发展平衡,容易产生各种民族的发展问题[1]。第二,相较于各内地高校而言,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民族组成更加复杂,数量占比也更高,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面临的民族问题也更加的复杂和突出,学校需要借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解决各种民族问题打下基础。
随着我国各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各种先进的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等也融入高校教育当中。在此机遇下,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体系逐渐得到完善,教育内容实现了丰富化建设,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实现了多样化建设。这些都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但是同时,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基于民族地区高校建设的挑战。民族地区本身是一个民族组成复杂的区域,虽然民族地区高校能够为各民族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了解的途径,但多民族共存的状态也导致了各民族之间差异性和特殊性变得更加的明显,从而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2]。第二,基于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当下社会的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高校学生仍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易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所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够以宽容、认同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民族和本民族的文化[3]。第三,基于国内外民族问题的影响。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冲突偶有发生,导致部分学生对民族问题产生了误解,而这种误解更是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活动的效果发挥造成影响,让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大打折扣。
思政课程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在落实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当加强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视,发挥出思政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为此,高校思政课程相关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实现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第二,重视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第三,重视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借助科学、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动态化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为了能够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民族地区应当重视学校组织领导建设,让学校各级领导能够发挥出自身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为此,民族地区可以考虑建设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班级干部等“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构建起来,实现对民族共同体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教学模式的创新对高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较高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及时对相关教师进行引导,令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借助教学模式的创新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学中。以高校思政课程为例,可以借助微课的教学模式,将各种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辅助思政教师的教学,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为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对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的提升。比如,高校可以从为学生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借助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将一些适于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放置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
校园环境是提升学校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能够辅助学校提升育人效果,为此,高校也可以从校园环境建设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多民族共同建设的活动,提升各民族之间的了解程度,促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的提升。另外,可以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节,以校园文化节为教育载体,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民族地区高校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借助高校的课程优势、组织领导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信息技术、学校活动以及校园文化等对学生进行引导,以确保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