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根据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英语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融合趋势加深,因此需要人才具备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这一要求,需要不断深入改革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习共同体理论来源于共同学习产生的驱动力,促使学习者形成了相互帮助的有机体。学习共同体理论是目前国际比较流行的一种学说,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强调学习者都具有相同的学习动机;第二,提倡合作学习;第三,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第四,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评估模式。学习共同体理论认为传统课堂无法推动学生的发展,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新型课堂模式,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1]。
由于高职高专生源决定了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同时有很多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尖子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获得进步,而学困生也无法跟上教师的速度。同时现代很多高职高专生都是00后,自我意识较强,学生在学习速度、认知水平、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下降[2]。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自我意识较强且自我学习能力较差,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从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的发展。
所谓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相同驱动力的作用下,坚持“实用为主”的原则,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鞥那东西,重视学生知识网络的构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共同驱动力是将学生凝聚成一个整体的重要因素,英语教师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满足未来就业与发展的要求,从而让学生产生相同的信念,激励学生并促使其自主学习。在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活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学习共同体理论认为学习主体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来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同宿舍的学生可以结伴晨读或者是到图书馆自习。突破过去自己单独刷题、死记硬背的方式,转变为与他人对话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好教学指导,需要提高学生在教学目标确定、教材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学目标确定、教材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活动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课堂规范与标准,从而让学习共同体能够保持持久的活力。良好的课堂行为与标准能够确保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同时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成为共同的意志,转变过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需求而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教学开展合作探究,通过小组竞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学习,推动学生的发展。
小组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课题,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有广泛应用。在应用小组教学法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成员之间要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实现组员之间突破原有自我认识与局限达到相互碰撞与学习的目的,这样一来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在角色分配过程中,小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角色,例如记录员、计时员、发言人,每次活动可以更换角色,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锻炼与提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干预,必要时给予学生方法以及策略上的支持。学习共同体在开展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或者是学生独自思考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指导,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符合现代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推动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无论是在课堂导入、合作探究或者是课堂总结等环节,教师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营造真实的情景,实现学习共同体的平等友好互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
学习共同体理论认为通过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及职业教育特点的基础上,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互帮互助,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技术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