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因疗法公司Bluebird Bio在2021年2月16日宣布暂停了一项针对镰状细胞的临床试验,原因是两名接受病毒传递性基因疗法的患者出现白血病样癌症。这一最新案例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基因疗法安全性的关注。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红蛋白病。临床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易感染和再发性疼痛危象以致慢性局部缺血导致器官组织损害。
在Bluebird Bio的临床试验中,患者在接受基因疗法之前还得接受一系列的化学治疗,以便让身体做好接受基因疗法的准备。事实上,患者也可能是在接受化学治疗期间发展为癌症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唐纳德·科恩(Donald Kohn)负责此次基因疗法临床试验,他们提取了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并在培养容器中用一种与HIV有关的改良病毒对其进行处理。它带有编码载氧蛋白血红蛋白的DNA,目的是补偿患者对该分子的缺陷基因。由于患者的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治疗,因此这一步骤称为“离体”试验。之后,再将这些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已有14人在接受Bluebird Bio最新版基因疗法后摆脱了因镰状红细胞而引起的痛苦。但是,当地时间2月16日一名接受基因疗法5年的患者罹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另一名患者则出现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并可能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Bluebird Bio最新进展:在出现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受试者体内,科学家发现具有治疗功能的病毒已将DNA插入了其白血病细胞的染色体中,但他们仍不知道其具体位置。他们将寻找病毒DNA是否落在已知的促癌基因附近。
治疗镰状细胞疾病的基因疗法还有另一个路径: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2020年的临床试验展现出了不错的前景。这种治疗并不依赖病毒来传递遗传物质,而是用CRISPR技术。然而,CRISPR本身可以产生脱靶效应并重排染色体,是否会引发癌症目前尚不清楚。
(来源:澎湃新闻)
南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同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合并分析端粒长度技术,发现了结直肠肿瘤干细胞所处的不同状态和分子特征。这些肿瘤干细胞中的“静默杀手”不但会躲过当前阻止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肿瘤治疗手段。通过休眠还会产生耐药性,且可以通过突变、重塑转变为增殖状态的肿瘤上皮细胞,从而导致肿瘤快速生长和复发。这一发现改变了以往对于肿瘤干细胞的传统认知,为肿瘤治疗特别是抑制肿瘤复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利用整合单细胞技术对患者原代结直肠癌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真正具有强干性的肿瘤干细胞所占比例极少。这些肿瘤干细胞通常处于静息状态,端粒酶活性低,由于不增殖,因而能够维持相对较短的端粒长度。拟时序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静默”的肿瘤干细胞可以重塑为增殖活性高、端粒较长、端粒维持相关基因被激活的肿瘤上皮细胞。
“一般认为,肿瘤干细胞端粒长、端粒酶活性高。但这项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存在着不同的状态。”论文通讯作者、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林教授介绍,其团队合作开发的同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端粒长度分析技术对于这一发现发挥了关键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国际学术期刊BMJ旗下刊物《癌症免疫治疗杂志》在线报道了上海细胞集团联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最新发现:CAR-T细胞不仅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还可携带多种抗体,从而改变肿瘤微环境,激活体内原有的免疫细胞,联合对抗肿瘤。
CAR-T细胞(即白泽T细胞),功能从单纯杀伤肿瘤细胞前进到“肿瘤细胞杀伤+引发肿瘤局部免疫反应”,从而更好、更持久地发挥诱导抗肿瘤作用。意味着白泽T技术完成了先进的技术储备,开始进军实体肿瘤治疗的更深领域。
据了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数据最多的国家之一。上海细胞治疗集团钱其军教授科研团队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青教授临床团队共同探索用自分泌PD-1抗体联合CAR-T细胞疗法治疗晚期难治性卵巢癌患者,获得显著成效。患者无进展生存5月,生存达到17月。在免疫疗法中,PD-1/PD-L1抑制剂无法精准靶向肿瘤,可能会导致全身各处不同的不良反应,且单药治疗效果不高,而接受联合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回输的CAR-T细胞成功“动员”身体内的免疫细胞“围剿”肿瘤细胞,获得了效果。在此次治疗案例中,患者仅出现了高血压1级和乏力等轻微的不良反应。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