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图书馆传统借阅与乡村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浅谈

2021-03-27 11:10
中文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旅少数民族贵州

周 丹

(贵州省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4)

一、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况

贵州,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地理形势的秀美之地,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这样西高东低,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的地形不仅造就了贵州魂自天然、鬼斧神工的山川、峡谷及熔岩,还繁衍了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

贵州孕有17个少数民族,风俗各异,民风凛然,酿造了贵州特有的村落风情和民居建筑。各民族在喀斯特地貌和群山环抱的地域中逐渐构成了自己民族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环境,“侗族住水边,苗族住中间,瑶族住山巅”,这样原生态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蕴藏并滋养了独具贵州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

二、贵州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基本情况

自2019年起,在文化创新发展,打造融合新模式的推动下,各省公共图书馆都在极力开拓能与图书馆传统借阅资源共享、互补协同的文旅融合新模式,契合贵州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山地旅游和乡村旅游,不仅挖掘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更优化了交通、住宿等外部服务条件,真正做到组合资源优势,扩大资源规模,将风景名胜区与民族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民族文化广泛传播,文化助力旅游,保证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贵州省图书馆打造文旅融合的必要性

西江千户苗寨,开阳十里画廊,安顺天龙屯堡,贵定音寨,湄潭、凤冈茶海旅游……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以“特”取胜,逐渐成为贵州旅游的知名品牌,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贵州乡村旅游发展逐渐转型,在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构建“和谐贵州”的重要载体。并把乡村旅游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

贵州省图书馆作为全省规模最大,服务手段最完善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担负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社会职能,承担着“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更多的公共图书馆致力于把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文化传播相结合,达到了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和范围、促进全民阅读、服务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求与期望。

四、贵州省图书馆传统借阅与乡村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举措

基于贵州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现有乡村旅游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当地文化特色,解析和定位乡村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机制,激活和释放文化魅力,有机互动乡村文化的经典传承与现代创新,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逐步踏出一条乡村文旅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新思路,把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

1.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推广宣传乡村旅游

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优秀的民族文化,凝结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兴义市万峰林双生村,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兴义市万峰林景区腹地,村中现今居住有汉、布衣、苗、彝、白等民族,保存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因多民族混居,双生村多种文化融合发展,每年的民俗活动也比其他村寨要丰富多彩,是开展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模式建设的优质地。

黔南惠水县好花红位于贵州惠水县城以南17公里,是国家AAAA级乡村旅游度假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小调的发源地,也是“中华布依第一堂屋”和“中国金钱橘之乡”的所在地。“好花红”一名来源于布依族民歌,2002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好花红乡”,这里历史文化渊源悠久,民歌艺术名扬海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遍布奇特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人文景观。

布依族古朴的布依寨门、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独树一帜的居民、完好的农耕传统、整洁的农家栈道、构成了双生村和好花红村布依寨民族文化长廊的美丽图景。同时,布依族“八音坐唱”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代表,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八音墙”寓意为将传统文化之音广为传颂。

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坐落于巍巍梵净山下,幽幽太平河畔,一宛若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这便是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秉承着土家族的自身古朴的民俗风情,也依托了近几年乡村旅游的极速发展,云舍村从当初不起眼的村寨摇身变为了“中国最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也荣获了“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荣誉称号。云舍村依山傍水,既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又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奇特的自然景观,是以土家民俗风情旅游和生态观光相结合的成功典范。云舍土法造纸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土法造纸工艺鲜为人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统工艺是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播和推广的重要职责。

2.打造“旅游+阅读”模式,创新文旅融合方式

“全民阅读+全域旅游”已逐渐成为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方向,结合旅游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休息站、民宿、乡镇集中点等开设图书馆分馆、阅读驿站、图书流动点,联合社会力量,融合旅游资源,真正搭建起全民阅读服务大平台,实现人群流动在哪里,阅读分享就在哪里的新举措。

针对各融合点的特色,设置约100~150平方统一标识系统、统一装修风格的休闲阅读区,读者可以在此区域享受自助阅读的乐趣。同时配置一些民俗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养生、儿童文学等特色图书。同时,因2019年曾入选中国美丽休闲名单的双生村现吸引入了大量的民宿品牌入驻,旨为打造环境舒适、养生休闲的康养文创基地,可以选择在这样极具地方和品牌特色的民宿或酒店开设阅读区,并实现居住区、旅游区图书的通借通还,并试图打造“线上+线下”新服务模式。开通图书线上借阅服务和线下自助借还书点。为本地居民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读者服务。

同时,以芦笙、八音坐唱乐器等民族乐器为外形,挂于少数民族村落外墙或民宿周边醒目的地方打造有声读物墙,将经过专业整理含有当地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休闲文化等民歌、民谣及传说制成特色电子资源,免费提供给当地居民和游客。传承本地文化,弘扬传统民族文化。

为了满足更多游客阅读需求,打破阅读空间的局限,我们也试图旅游景区建设一个有声文化阅读空间,涵盖当地生态旅游、少数民族历史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区,游客只需扫二维码,便可免费听书,让旅客从听觉上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来源及特色文化,进一步感受阅读的魅力。

3.开展各种文化公益活动,打造共赢活动平台

贵州省图书馆为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乡村农作体验、民族美食制作等公益活动深受游客喜爱。通过设立“少数民族文化研学基地”,让更多想要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众走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和村落,了解民俗文化,感受民族风情。而贵州省图书馆近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品牌讲座、活动,可定期举办公益讲座来扩大宣传,带动阅读,通过文旅融合模式的建设,图书馆可以将文化活动延伸到本地,也可以将本地民族民俗文化活动推广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居民引进新的知识、新的创意,为地方脱贫攻坚助力。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活动类型,也给项目点的活动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以期共同打造一个图书馆及项目点双方共赢的活动平台。

猜你喜欢
文旅少数民族贵州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贵州,有多美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文旅照明的兴起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