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健
(上海市崇明区图书馆,上海 202150)
农家书屋工程是在2005年开始实施的,到现在已经有十七年的时间了,当前全国多个农村地区都建设了各式各样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为农民群众的学习提供了平台,让农民群众在生产果腹粮食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看书来积攒精神食粮。崇明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从2008年底开始申报,至2011年4月完成对各农家书屋的书籍、铜牌、规章制度、桌椅、书架、报架等硬件配送,共耗资5792597元,已实现全区269家农家书屋全覆盖。同时,崇明区图书馆坚持每年不定期为农家书屋配送书籍,自2016年起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还为每个农家书屋订阅杂志和报纸,给当地农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书本,同时,也打下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1]。
尽管崇明区农家书屋工程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在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农家书屋工程的发展。具体存在的三个问题如下。
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而农家书屋刚刚成立是无法马上立竿见影的,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无法在短时间内就实现明显的提高,且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对农民群众的了解,难以对应农民群众真正的需求。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农家书屋的建设仅仅是一个形式,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设工作只是建设了一个书屋,书屋里的书籍和农民文化需求不对口,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农家书屋的作用发挥[2]。同时由于相关政府部门把大量心血耗费在书屋的建设上,忽略了对农家书屋的宣传工作,很多农民群众都不知道农家书屋的存在,这也是因为相关部门缺乏专业人员,导致和农民群众沟通交流不顺畅,对此并没有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那么就会延长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
相关政府部门在建设农家书屋时,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并没有在当地进行深入调研,也就是没有了解农民群众需求就开始实践,导致所建设的农家书屋不符合农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农家书屋的书本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阅读能力有限,建设的书屋如果不与他们阅读喜好和阅读能力相匹配,则会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阅读时间。由于农家书屋的书本未得到农民群众的阅读,导致大量书本在农村书屋里是一个摆设,资源利用效率非常之低。此外,一些农家书屋向农民开放的时间也不科学,首先,一些农民的家离农家书屋较远,且在农忙时节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使得书本闲置起来。而在农民群众有足够闲余时间时,却因为开放时间短而无法满足阅读需求,农家书屋的功能也就被湮没。其次,因为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低,大多数农民群众对阅读都没有需求,阅读兴趣较少,而相关政府部门举办的活动较少,无法引导农民群众展开阅读,阅读兴趣也没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很容易出现农家书屋没有农民群众阅读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时代来临,各行各业都应用了数字化技术,然而当前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都是以单一的纸质资源为主,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非常的不便。春节期间,全家老少都在家,对书本的阅读需求集中在一起,所以纸质版的图书出现了明显的弊端,体现出了严重的供需矛盾。农家书屋也需要优化改进,将纸质升级成电子版,能够满足农民群众更多时间和空间的使用。农家书屋的建设竣工并不代表工程项目的结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下,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优化改进,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所以必须解决数字服务存在短板这一问题。
农家书屋在乡村战略中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对农家书屋的创新,对管理方式和设备设施的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农民群众对阅读的需求,进而发挥对农民群众文化熏陶的作用,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然而很多农村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意识到农家书屋在乡村战略实现中的作用,所以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没有具体地使农民群众参与到落实中,进而使图书资源闲置,难以发挥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的作用,进而就限制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在采取农家书屋的发展战略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当地的习惯和文化等实际情况,并且还要结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特色来打造,只有在两种方面的结合下,才能够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特色且农民群众口味的策略。
资源闲置是当前农家书屋存在一个最广泛的问题,大多数农家书屋的读者都很少,甚至一些地区的农家书屋还没有农民群众阅读的问题,因此,当前亟须解决问题之一,便是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1.1做好书刊资源的陈列工作。很多农民群众之所以没有在农家书屋阅读是因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难度较大,农家书屋的展陈没有规律,致使农民群众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爱好的书籍。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做好书刊资源的陈列工作。将迎合广大农民群众需求的书籍类型放在显要位置,方便农民群众的查阅,将相似类型的书籍放在旁边,用以拓展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此外,在陈列中还应该引入新颖的方式,可以在网络上、身边图书馆实例中学习先进的具有个性化的陈列需求,有助于吸引农民群众的阅读心理。最后在陈列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农家书屋的特点,如种类少、规模小等,再根据农民群众阅读需求来调整陈列位置,并配明显的指示牌,让农民群众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所查阅的书籍。
1.2鼓励农民参与选书。农家书屋是为农民群众而建立的,因此选择的书籍需要迎合农民群众的需求,除了需要在选书之前征询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之外,还可以鼓励农民参与到选书环节中,确保农家书屋的书籍是农民群众所喜爱的。为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到选书中的积极性,需要采取激励措施,向他们发一些慰问品和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举办读书活动。为了能够让整个村的居民参与到阅读中来,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多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诗歌朗读大赛、读书分享会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有利于营造全村的好读书风气,激发全村人民参与阅读的积极性[1]。受到以前年代背景影响,很多老一辈的农民群众不识字,加大了阅读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开设故事说讲会,也就是让一个识字且复述能力强的农民群众给老一辈的农民群众讲授书籍中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农民群众减小阅读难度,有利于全员参与。针对中年人不识字的情况,可以采取让人领读的策略,让这部分群众在长期跟着领读的阅读下,能够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这是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只有在全员农民群众的参与下,农家书屋在乡村振兴战略上才会发挥最大程度的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促进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农家书屋的建设发展中应与时俱进,引入信息技术,以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技术支持。上海图书馆在2014年介绍并推行了“爱悦读”电子书的阅读计划,用新理念和新思维为广大读书者提供新的服务,让阅读者阅读更加方便。在文献的阅读中,也发现一些学者提出农家数字移动屋的策略,通过建立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来展示纸质书籍,这种电子形式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农民群众阅读起来更加方便[2]。在农家书屋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家书屋的可行性,很有可能会实现质的跨越。在一些偏远地区,农民群众了解外界的世界是通过天线来完成的,信息技术的加入,可以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了解外界的平台,进而实现信息扶贫,让农民群众可以掌握更多知识和信息,在全员都掌握了先进思想之后,才更有可能实现乡村振兴。
由于诸多政府部门都把农家书屋的竣工当成目标,导致农家书屋没有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视,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农家书屋建设目标。首先,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一个社交场所,让农民群众能够在农家书屋里对书籍内容进行探讨,大多数农民群众在劳作之余都有闲聊的习惯,但是他们聊的内容大多是八卦,没有实质性的营养,还会发生很多谣言和误会。将农家书屋打造成社交场所之后,引导农民群众探讨书籍内容,不仅能够增长他们的知识并且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稳定。其次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组织管理,如加大对农家书屋的财政支持,引导农民群众建立一个阅读的组织,相邻村的农家书屋联合起来探讨管理策略,设定一个可续而合理的目标,进而保证农家书屋的有效性。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民群众对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也离不开全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农家书屋就是提高农民群众素养的一项工程,需要各个地区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在促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首先,需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策略,结合农民群众对书籍的需求来选书,且还要注意书籍的陈列,以方便农民群众的查阅,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举办一些活动来刺激农民群众的阅读心理,让全员农民群众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其次,还需要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支持,使农家书屋的发展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最后,应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建设目标,引导相邻村之间建立阅读组织,将农家书屋打造成社交场所,让农民群众参与到书籍讨论中,才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