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痹”论治风湿痹病糖代谢紊乱*

2021-03-27 09:55吴东蛟翁思颖洪周建扬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风药外邪风湿病

吴东蛟 翁思颖洪 渌 周建扬

宁波市中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风湿免疫病以骨骼关节、皮肤、肌肉等病变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心血管、肾脏、肺脏、内分泌等多系统受累。近年来报道风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是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预后[1]。临床发现风湿病糖代谢紊乱者少有“多饮、多食、多尿”的典型表现,其病因病机或与经典的脾瘅、消渴不同。风湿病属中医学“痹病”范畴,常因“外邪内舍入脏”引发“脏腑痹”,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笔者试从中医“脾痹”理论入手,论治风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

1 脾痹的成因——素体脾虚,外痹不已,内舍于脾

《脾胃论》曰:“脾病,体重节痛,为痛痹,为诸湿痹。”可见脾病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说明外邪相扰是痹病的重要诱因,但仅有风寒湿等外邪所扰,不一定都患痹证,须与亏虚之脏腑、气血相“合”才可为痹[2],故痹病可视为“风寒湿外邪”与“脾虚于内”的内外合邪之病。脾痹之名首见于《素问·痹论》:“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淫气肌绝,痹聚于脾。”指痹病反复未愈又适感外邪,则内传于脾,症见肌肉瘦削,脘腹胀闷、呕吐痰涎,乃因脾脏素虚于内、卫衰于外,外痹不已,风寒湿之邪循经入里,深达于脾,致其功能失调,精微不达四肢、湿浊壅塞中焦所致。

2 瘅消的成因——脾痹于内,功能失调,渐生瘅消

《灵枢》曰:“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脉微小为消渴。”说明瘅消之证与脾的功能失调紧密相关。《临证指南医案》云:“初病在气,久必入血,以经脉主气,络脉主血也。”脾痹导致瘅消的病机亦可据此大致分为两类。

2.1 初痹于气,虚滞不运:笔者临床发现,风湿病糖代谢紊乱者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者较少,而腹部胀闷、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口不渴或微渴者较多见,是乃病机有异。《内经》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后世医家从脾论治者亦以“嗜食肥甘→中满内热→脾失健运”作为消渴、脾瘅的重要病机。脾痹者则以“素体脾虚→卫衰而痹→外邪入里→脾虚失健”为主要病机,故脾痹所致瘅消的临床证候更接近于“脾胃皆弱、湿浊内盛”的湿阻之证,而非“脾弱胃强、阴虚燥热”的消渴之证。“脾气虚滞”是脾痹致瘅消的关键环节,脾气充盛则运化有常,精微布散而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痹病者多素有脾虚,故内传之邪初达脾脏即易阻遏脾气,导致气机壅滞,升降失常,精微难散,水谷精津冗留而成湿浊,瘅消始生,外入湿邪源源不断,脾气困遏更重,循环往复则脾虚运化难复,瘅消益甚。

2.2 久痹入络,微癥瘀阻:脾络为脾行胃津,输散精微的重要通道。《类经》云:“表里之气,由络以通。”说明络脉是机体内外相通的重要路径。外邪循经顺络入里,终达脾络之细枝末节,此处气血行缓,易入难出,故邪气留滞于脾络深处,破坏了“络以通为用”的健康状态;另一方面,脾络邪深难去,加重了脾虚气滞,无力推行血液而渐生瘀血,正如《景岳全书·积聚》言:“脾胃怯弱,气血两虚,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又如《血证论》言:“瘀血在经络脏腑间,则结为癥瘕。”稽留的瘀血与痰浊纠结,形成“微癥瘕”痹阻脾络,则脾络功能受损更甚,水津不行,精微不散,瘅消之证进一步加重。现代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归为免疫炎症性疾病,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3],这与风湿病的自身炎症反应过程类似,病理可见胰岛组织淀粉样沉积和纤维化[4],可视为“微癥瘕”的现代病理基础。因此,脾络癥瘕既是痹病瘅消发生进展的重要原因,也是风湿病糖代谢异常的现代“微观辨证”依据。

3 瘅消的治疗原则——健运化浊,畅通脾络

《灵枢·口问》云:“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脾痹所致瘅消实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气羸弱、脾络虚损为本,湿浊内蕴、癥瘕阻络为标,互相促成,终致脾脏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稽留成浊,瘅消之证渐生日重。治疗当以补脾健运、清化湿浊为基础,以消癥除积、通涤脾络为关键,并根据外痹“循经入里,内合脏腑”的特点,以祛风散邪,疏通表里为补充,避免外邪不断入侵、滞留不去而加重病情。

3.1 益气化浊,补运兼施:《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认为饮虽在肺而本在于脾虚,多以苓桂类、苓术类方健脾助运、化饮行水,后世多效之,或选裁四君子类方健脾,以求其“君子致中和”之意。《素问·奇病论》曰“治之以兰,以除陈气”。首倡消瘅者用以佩兰为代表的芳香化湿药辛散醒脾、芳化湿浊,《金匮要略》则多用半夏、黄连等燥湿泄浊。益气化浊虽为主要治法,亦非一成不变,仲景倡“实脾”之论,意在“使脾不虚”,旨在使脾气充盛、健运得复,重在“调运”而非拘于“补益”。当代江育仁提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擅用苍术“善行不守”特性,补中寓运,同时配合藿香、豆蔻、厚朴花等醒脾化湿,或配伍米仁、黄芩等清化湿热。因此,应根据脾虚与湿浊的正邪轻重遣方,补中寓散、补运兼施,以恢复脾脏的正常运化功能为宜。

3.2 消癥除瘕,通利脾络:脾中癥瘕由脾虚气滞无力行瘀,瘀浊互结于脾络而成,本质为“正虚邪恋”,其基础治则为“通补兼施”。①气为血帅,补气行瘀:《仁斋直指方》曰:“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故可取补阳还五汤之意,以黄芪补一身之气而行血,赤芍、归尾等活血化瘀,并加茯苓、白术、山药、人参、莲子等调补中焦脾气。②络病深邃,辛散搜剔:吴以岭等提出脾“孙络-微血管”的损伤壅滞是导致脾(胰)功能失调、引起消渴的重要病因[5]。其中孙络是络脉最细末的分支,邪易留难出,故遵叶桂“非辛香无以入络”之言,以郁金、肉桂、小茴香、香附、细辛等辛味之品宣透络径,佐以半夏、苍术、米仁、萆薢等清涤湿浊。《临证指南医案·积聚》姚氏评曰:“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盖因络脉末微而滞涩,需借虫药搜逐疏络,故多用全蝎、地龙、山甲、地鳖虫、僵蚕等剔瘀出络。③顾护正气,徐图缓求:清代《素问经注节解·病能论》曰:“人之所以致有积聚者,多由正气内虚,不能运化,故欲去积聚,必顾正气。”指出伐邪不可罔顾正气之盛衰,切忌攻逐太过而戕伤正气,故不可急功近利而大用破血破气之剂,当缓缓图之,可配伍当归身、山楂、葛根、稻芽、杞子等甘润之剂以防峻剂伤正,或加用海螵蛸、龟版、鸡子黄等血肉有情之品充养脏腑气血。总之,消癥瘕、畅脾络实为扶正祛邪的侧重选择,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养正积自除”的平衡观念,切勿盲目峻消而伤正、或补润太过而留邪。

3.3 祛风散邪,疏通表里:外痹不愈、内舍于脾是脾痹的重要病因。外痹得缓,则入里者少,畅通表里,邪有出路,则脾复健运。东垣言:“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善用“风药”辨治风湿痹病及脾胃诸证。如《内外伤辨惑论》载羌活胜湿汤治痹,以羌活、独活、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等祛风药味,取其气味辛温、轻扬散行,可破湿浊粘滞于肌腠筋络,甚合“宣散外痹以截流”之意;另一方面,祛邪当开门逐盗,勿闭门留寇,是为给邪以出路。脾痹邪深难出,仅靠益气化浊、消癥除积难有良效,需畅通内外经络以助邪外出。清代龙绘堂《蠢子医》曰:“治病须要兼风药,不兼风药不合作……一则能发散,二则能开拓。”可取柴胡、升麻、桔梗、威灵仙、秦艽、薄荷、白芷、防风等药味,既能通达脏腑内外、疏利经脉、促邪外出,又能发挥其“升、散、透、窜、动”[6]的特性,疏导肝脾气机,助脾散精,直接促进脾运恢复以减轻瘅消。概言之,疏散表邪是避免外痹加重、减少外邪入里的有效手段,疏通内外则是宣散内痹,引邪外出的重要办法,考先贤之验以“风药”治之,是对健脾化浊、除癥通络的补充。

4 小结

糖代谢紊乱是风湿病不可忽视的并发病症,其临床症状及病机演变均与经典的脾瘅、消渴有所差异。笔者从《内经》“脾痹”理论出发,不揣陋见提出“素体脾虚、外痹不已、内舍于脾、脾痹致消”的传变规律以及“健运化浊、畅通脾络”的治疗原则。以益气化浊、补运兼顾,消癥除瘕、通利脾络为基本治法,提倡用“风药”祛风散邪、疏通表里作为补充,减少外痹内传,鼓动内邪外出,共奏“脾复健运、瘅消渐瘥”之效,旨在为风湿病糖代谢紊乱提供新的辨治思路,但临床诊治绝非一概而同,当因人而异,权衡正邪虚实,辨证施治。

猜你喜欢
风药外邪风湿病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析及临证体会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风药之功用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