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又可治疫思想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

2021-03-27 02:02李雪徐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江西中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吴氏胃气承气汤

★李雪 徐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 100029)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时逢年末,人口大量流动导致新冠肺炎在全国蔓延。该病人群普遍易感,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约为2.3 %。韩国、日本、意大利、美国、英国、伊朗等国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病案,截至2021年9月25日17时,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超2.32亿例,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如何有效防控新冠病毒成为全球医学界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明代医家吴又可是最早认识传染病的医家,他认为“非风,非寒……天地间别有一种疫气所感”,其代表著作《温疫论》系统论述了温疫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禁忌等。笔者尝试从吴又可治疫思想着手,梳理治则、治法和用药特色,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思路。

1 治则

1.1 扶正《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疫病发展中,正气的强弱对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起关键性作用。“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邪之伤人,始而伤气,邪毒既退,始而复气”,这是吴氏对《内经》正气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吴氏还提出“气复”概念,正气对疫病中人体的损伤及修复起决定作用[1]。新冠肺炎以湿毒为核心,湿邪黏腻易伤脾气,若平素脾胃亏虚,正不胜邪,免疫力弱,则易感受邪气,疫邪也易传变。该病易感染年老体弱之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预防,提升老年人抗邪能力。刘祖贻认为预防首应固护正气,尤其是年老体衰之人[2],老年人卫气虚弱不易抵抗外邪,故选用代茶饮,黄芪、大枣益脾胃之气,固卫气扶正祛邪。

笔者认为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扶正应贯穿全程,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扶助正气并非都需补益,祛邪亦可扶正,损有余,补不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便可达扶助正气之效[3]。

1.2 祛邪早治吴氏提出“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吴氏意识到正气对发病很重要,但是发病也与感邪的轻重有很大关系。感受邪气重者可立即发病,感受邪气轻者未能顿发,过后仍会发病,说明瘟疫流行时疫邪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吴又可所论的温疫属湿热秽浊之疫,病邪多入脾胃,其主要治则是祛邪[3]。同时,吴又可祛邪强调“早治”。《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云:“大凡客邪贵乎早治,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祛病根为要耳。”早治病邪尚未传变,人体正气尚可,可耐攻伐,病后也容易恢复。需要注意的是,“早治”并非盲目投药治疗,需要辨别人体气血虚实,感邪轻重及病变部位辨证施治。从其思想指导出发,在用中医药抗疫时,未病应加强预防,发展期以祛邪为主,初期及早用药,将病情截断在疾病初期,阻止轻症转为重症,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1.3 因人制宜吴氏认为疫邪自口鼻而入,感于膜原后,有九传之变。实际上九传只是代表疫病传变的大体趋势,并非每种疫病都经过九传。之所以会出现多种传变,王庆国老师认为与病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关联。由于每位病人的体质不同,疾病在人体内的演变不同,伤害的脏腑不同,故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并且吴氏还提出老人慎泻,少年慎补。因为少年人气血充实宜恢复,而老年体虚不耐攻伐,易伤正气。但是对于年高禀厚,年少赋薄者,治疗勿以常论。说明吴氏在治疫过程中,不仅考虑年龄,也注重个人体质的影响。提示此次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时,既要考虑到年龄因素,也要结合体质综合分析诊疗。

由上可见,吴又可在治疗温疫病时注重机体正气的盛衰,同时也意识到温疫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性。在治病的过程中既强调有病早治,又强调时时固护人体正气,关于如何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吴又可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其认为需要辨别人体气血虚实,感邪轻重及病变部位而辨证施治,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同时,还指出因人制宜,临床治疗时既要考虑到年龄因素,也要结合体质等综合分析诊疗。这些原则无疑对目前指导新冠肺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脾脏为后天之本,是气血化生之源,然而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或死亡患者的尸检结果发现,脾脏严重缩小,CD4+T 和 CD8+T 淋巴细胞均减少,说明正气的溃败是导致患者病期加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从武汉金银潭医院使用化湿败毒方效果看,对轻症患者早期用药,将疾病阻断在前期,降低了转重率。重症患者CT诊断肺部炎症改善明显,且核酸转阴时间缩短,降低了肺组织载毒量30 %,说明中药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疗效。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之所以疗效明显,一方面是中医药介入早,另一方面也是中医药在疾病早期就时时注意固护人体的正气。

2 治法

吴又可认为温疫的发展大致经历初期、发展期、恢复期三个阶段,初期治法以疏利膜原为主,发展期以攻下逐邪、开通胃气、活血解毒为主,恢复期以顾护阴液为主。

2.1 初期吴又可认为温疫病初期阶段,邪气“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由此吴氏提出温疫初起,邪在膜原,汗之徒伤其表,下之徒伤胃气,治则以祛邪为主,法当疏利膜原。并认为伏于半表半里之邪,有向表向里传变的可能,主张施以疏利之剂溃其巢,使邪气早传,即《内经》所谓:“结者散之”。吴氏认为温疫伏邪具有秽浊、粘滞、缠绵、郁热等特点[4],为此创制了达原饮[5]。方中槟榔除伏邪,破瘴气,为疏利之药;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又加知母清热滋阴,芍药养营和血,黄芩清湿中之热,甘草和中。该方在使用槟榔、草果、厚朴疏利气机祛邪外出的同时,配伍知母、黄芩泻热存阴,以防温燥过伤阴津。并且吴氏用药注意随经引用,以助升泄。见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在少阳,加柴胡;见腰背项痛,此邪在太阳,加羌活;见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在阳明,加干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临床轻型寒湿郁肺期和湿热蕴肺期即以疏利膜原为主,并且根据感邪的特点,佐以清热药、化湿药、健脾药加减。

由此可知,第七版方案遵循了吴氏在疫邪初起时的用药特色。其认为疫病初期,病位在膜原,治则以祛邪为主,并注意祛邪不伤人体正气。选用达原饮避秽化浊、疏利膜原,同时加黄芩、知母清热解毒,若出现阳经传变,可用三阳加法。

2.2 发展期

2.2.1 攻下热结,开通胃气随着病情的进展,疫邪由膜原传入脏腑,出现邪热亢盛,胃腑燥结。吴云:“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邪热”。其认为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所以见到下证可应用承气汤逐邪,泻胃腑邪热之气,气通则燥结自去。吴又可对温疫发展期下法的应用有大量的论述。其明确提出“逐邪勿拘结粪”,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选用仲景的三承气汤,变换方药剂量,根据病症多少与之逐邪攻下。“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承气汤的作用主要是攻逐结热实邪,仲景所设三承气汤,功效俱在大黄,强调大黄泻下通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效。可见,在温疫病发展期,吴又可强调治疫要把握时机,果断施治。在运用仲景三承气汤时也有所创见,认为不必拘泥于“结粪”“下不厌迟”之说。

温疫性质是湿热秽浊之邪,病变在脾胃,湿性黏腻不易速去,用下法治疗之后仍留邪热,需反复攻下邪方能尽去[3]。吴氏认为“里证下后,脉不浮,烦渴减,身热退,越四五日复发热者,此非关饮食劳复,乃膜原尚有余邪隐匿,因而复发,此必然之理”,因此提出了“数攻”和“邪尽”的学术思想。“温疫下后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复生胎刺,邪未尽也。再下之,又生胎刺,更宜下之。”总结“数攻”的学术理论,一则“有是证则投是药”,见到下证便可攻下,二则随时调整攻下的用量,三是攻下同时可兼用他方,如养阴剂,四是勿过剂。同时《温疫论·邪气复聚》中对于里实证下后尚有余邪者提到:“但当少与护值勿过剂,以邪气微也”。即表述了不可过度攻邪以免伤正。

除此之外,吴氏认为攻下可以祛邪以达到开通胃气的目的[6]。邪在胃阻碍正气流通,吴氏用药善用大黄[7],文中所选方剂大黄的使用达11次。《温疫论·妄投寒凉论》中有云:“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一润,一通一塞,相去甚远。且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若用黄连,反招闭塞之害,邪毒何由以泄?”可见,吴善用大黄开通郁结胃气,降胃中热浊,首尾通行,肠胃气机通达,从而使病邪外出。“大黄本非破气药,以其润而最降,故能逐邪拔毒,破结导滞,加以枳、朴者,不无佐使云尔”,对于热结肠腑脘腹俱胀者者,用破气药虽可泻热通下,但破气药温燥易损津液,加重阴津耗伤,肠腑邪热瘀结更重,故选用调胃承气汤以大黄为主药,攻下大肠热结,同时泄胃中积热以调胃气[6]。在逐邪的同时,吴又可也注重对胃气的保护。他继承仲景姜枣护胃的思想,观《温疫论》全书37首方剂应用生姜方共13首。生姜具有温胃散寒、调和气机的作用[7]。攻下药苦寒伤胃,吴氏在应用承气汤逐邪时加用生姜,反佐寒药,并且生姜性温,不会过伤津液。对于脾胃气虚而致服药后出现的烦躁,药中加生姜煎服,防止呕吐不纳。可见,吴又可在温疫病发展阶段,在注重攻下逐邪,开通胃气的同时,也注意对机体正气的保护。

2.2.3 攻补兼施,固护正气在温疫病发展阶段,对于阳明腑实证而正气大虚者,治以攻补兼施。“攻不可,补不可,补泻不及,两无生理。不得己,免用黄龙承气汤”。黄龙汤为大承气汤加人参、地黄、当归,其中地黄应为生地,滋阴泻热,加参、归攻下胃腑邪热,补益气血。对于虚象明显者,用人参养营汤,该方含生脉散和四物汤,补肺胃阴津,益气血,加知母泻热存阴。对于反复攻下导致的阴伤,选用清燥养荣汤,四物汤去川芎加知母、花粉滋阴养血,陈皮调和气血。可见,吴在邪实正虚阶段,腑实兼正气大虚者,治以攻补兼施,固护正气,邪实去虚像明显者,以补虚为主。

2.2.4 活血解毒,通达下焦温疫重症疫毒传变入里,热结胃腑没有及时攻下,此时邪实正不虚,治法当活血解毒,通达下焦。邪热波及血分,影响心神可出现神志病变;邪热移至下焦血分,出现大小便蓄血,吴选用仲景的桃核承气汤,去桂枝、甘草,加当归、芍药、丹皮,去桂枝以防再助邪热,同时有增强活血凉血通瘀之效。若亡血过多,血分尚有余热,用犀角地黄汤;若蓄血重者,则用抵当汤。更有邪留血分,里气壅闭,邪毒不得外透者,可承气汤攻下后用托里举斑汤,使卫气通畅,邪从斑解。可见,吴又可在温疫邪毒入里时,强调活血解毒祛邪外出,开通下焦或邪从斑解。笔者观察各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对重型患者气营两燔证的治疗中,多采用了活血解毒法。如甘肃省选用了清肺通络方,加入了赤芍、水蛭、桃仁来活血通络,黑龙江省选用了清营汤、解毒活血汤等加减。有研究发现,中医药活血解毒法在抑制细胞因子风暴,降低炎症方面有一定优势。从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5味中药中提取出的血必净注射液可用于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具有改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清除内毒素和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8]。炎症因子的不断升高会并发血栓、部分血管内膜炎,甚至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使轻型、普通型转向重症,因此截断炎症因子,对于控制疾病转危有一定指导意义。

总结上述,发展期病位主要在脾胃,重者会出现邪热扰神,下焦蓄血等证,吴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主张攻下开通胃气。邪实较轻者,选用承气汤类攻逐结热实邪;邪实较重者,选用桃仁承气汤等活血解毒;邪实正气虚者,选用黄龙汤等攻补兼施。同时吴又可在仲景伤寒下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疫邪黏滞攻下后若仍有余邪者,可反复攻下使邪尽,又告诫后学,温疫病不可过度攻邪以免伤正。

2.3 恢复期温疫邪气属于阳邪,亦伤阳气,温病后期或邪解后会出现阴伤表现,故新冠肺炎恢复期常表现为气阴两虚证或肺脾气虚证。吴又可在温疫病恢复期治疗主张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治法为顾护阴液。吴云:“夫疫乃热病也,阴血每为热搏”,若“暴解之后,余焰尚在”,此乃“阴血未复”,并指出,热邪伤阴导致阴枯血燥,不可妄投参、芪、术这样的补阳药,对于痰湿体质的人也不可乱用养阴药,以防有腻膈之弊。吴创立四个养荣汤,其养阴侧重点不同:清燥养荣汤滋养营血为主,柴胡养荣汤增加清泄余热之效,承气养荣汤增加泻下之效;蒌贝养荣汤治疗痰涎涌甚,胸膈不清。由此可见,吴顾护阴液包括泻下存阴和滋养阴液。在邪盛攻下时,选用知母、花粉、石膏、黄芩、生地等药以防温燥药过伤津液,加重热邪;阴液已伤时,选用熟地、麦冬、当归、白芍等药滋养阴液,增强抗邪之效。对于肺脾气虚患者,可以香砂六君子为底方加减,补益肺脾之气。

此外,吴又可对温疫病后的胃气恢复十分重视,提出先与粥饮,次糊饮,次糜粥,次软饭,循序渐进与之。由此得知,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饮食宜清淡,少食膏梁厚味之品,可多食健脾益气的药膳粥类,不可过饱再伤胃气。

3 体会

吴又可治疫思想无疑为我们当前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启示。笔者总结为以下三点,希冀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1 扶助正气,贯穿全程武汉新冠肺炎寒湿为因,体弱气虚为本,死者多为老年,盖老年阳气已虚,无力抗邪,易受寒湿阴邪所困,故预后不佳,这提示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需全程固护正气。在新冠肺炎分期治疗中,初期疏利膜原,祛邪不伤正;发展期邪实轻者,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邪实重者,侧重祛邪,邪实正气虚者,攻补兼施;恢复期,以扶正为主,佐以驱邪。

3.2 开通胃气,畅通气机吴提出开通胃气的思想对我们治疗新冠肺炎有所启示。《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对于新冠肺炎患者,不论轻症还是重症,一定要打开病人的胃气,增强抗邪力量。新冠肺炎的病机是“毒、湿、寒、热、燥、瘀、虚”,为疫疠之气与湿邪、寒邪或者热邪等相互作用侵袭人体[9],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湿困脾阳,脾气亏虚不得运化水湿,出现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粘腻不爽等症状,笔者认为可用化湿和胃来开通胃气,并且可多次攻下使邪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推荐使用的化湿败毒方则应用了此治法。多个经方化裁成化湿败毒方,其中包括达原饮、藿香正气散,苍术燥湿健脾,藿香芳香化湿,厚朴燥湿运脾,湿浊去则胃气通。同时因为湿邪重浊而黏腻,需多次用药方可使湿邪去。

3.3 一病一药,灵活运用吴云:“惟其不知何物之能制,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能知以物治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吴提出对于温疫病可以特效药来治疗疫气,采用专方专药是治疫的重要学术思想。然“因其气各异也”,疫气在不同地方性质是有区别的。武汉地处寒湿之地,疫邪多为寒湿性质,病毒传播到岭南地带,岭南地处山岚雾障之地,疫气发生变化,多湿热性质,再者传到西北寒燥之地,疫气侵袭人体易化燥。并且感邪之人体质各不同,阳旺体质感邪易化热化燥,阴虚体质感邪阴伤更甚,脾胃素虚之人感邪易传变,平素体质平和者感邪抗邪之力强,可见临床对疫病的治疗还是辨证论治为主,再结合特定的专方、专药,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吴氏胃气承气汤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