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由亚洲开发银行1992年发起,泰国、中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六国参加的一项经济合作机制,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各国间的货物及人员的自由流动,提高区域内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实现次区域共同繁荣。泰国作为湄公河流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参与GMS合作是其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泰国重视与GMS其他五国的经贸合作。自1992年GMS合作机制成立初始,泰国就将国内经济发展战略与GMS合作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在交通、旅游、能源、贸易、农业、环境、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深化国内与GMS其他成员的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例如,自加入GMS合作以来泰国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海运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泰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大提升。但是受国内外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泰国在参与GMS合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泰国与GMS其他五国之间的经贸合作问题。一方面湄公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特别是老挝、柬埔寨和越南至今还没有摆脱“落后国家”的称谓,泰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合作长期保持着贸易顺差;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日益突出,泰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GMS合作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给泰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一定的阻碍。在此背景下,为提高泰国在GMS合作的对外贸易实力,本文试图深入了解泰国与GMS各成员国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测算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双边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来扩大泰国的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其经贸发展水平。
自GMS合作机制成立以后,泰国一直积极参与合作机制中各个领域的项目。目前,学术界关于泰国参与GMS合作的文献研究比较少,且大部分研究成果聚焦于泰国参与GMS合作的战略意义分析。泰国学者西里卢·玛斯威里耶军(2004)在其《泰国和中国的大湄公河亚区域战略性经济发展(1992-2003年)》一文中研究了中泰两国参与GMS合作的经济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探讨了两国如何在GMS合作背景下更好地实现战略性经济合作。文中详细地指出了GMS合作机制下,泰国北部、泰国边境口岸以及清莱的发展战略;Takao Tsuneishi(2007)在其《Thailand's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Its Effect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ailand》一文以地理因素为切入点,指出泰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不仅包括贸易和投资,还包括经济援助,这些都与泰国国内的区域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毕世鸿(2008)在《泰国与越南在湄公河地区的合作与竞争》一文中对比分析了泰国与越南在参与GMS合作中的异同之处。
本文在测算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双边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时,借鉴Battese和Coelli(1992)的研究方法,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学者们在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时通常将GDP、地理距离、双边人口等影响贸易的因素纳入引力模型。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如下形式的表达式:
其中,Tijt为t时期泰国对GMS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PGDPit、PGDPjt分别表示t时期泰国和GMS各成员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Pit和Pjt 分别表示泰国与GMS其他成员国的人口总数,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Ej表示GMS其他各成员的经济自由度,数据来源于美国传统基金会;Rijt为表示t时期两国的汇率比,数据来源于Choice金融服务端;Dij表示泰国与GMS各成员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数据来源于CEPII—Gravity数据库;Landij表示两国是否同为沿海国家,为虚拟变量,数据来源于CEPII—Gravity数据库。
基于上述设定的公式,对泰国和GMS国家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时不变(TI)和时变衰减(TVD)估计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时不变(TI)模型无法收敛,时变衰减(TVD)模型可以收敛,表明上述模型应采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表1所示。
表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根据表1参数估计的结果可以发现,泰国与GMS国家的双边贸易模型中γ值均接近1,表明泰国与GMS国家实际贸易水平和潜在最优贸易水平之间的差距是由贸易非效率因素导致的;η值为负数,说明贸易非效率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可以计算出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双边贸易效率,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9-2018年泰国与GMS国家双边贸易效率
表2的结果表明,泰国与GMS国家的双边贸易效率在2009-2018十年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泰国与不同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具体而言,泰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效率最大,其次是越南。泰国与老挝和缅甸的双边贸易效率大致相似,但相对其他三个成员国贸易效率最低,这表明泰国与老挝和缅甸的贸易潜力巨大。总体而言,近十年来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贸易效应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说明泰国在GMS合作机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选用2009-2018年泰国与GMS国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双边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泰国的人均GDP、GMS各成员国的人口数量、共同边界能够促进泰国对GMS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而GMS各成员国的人均GDP、经济自由度、泰国的人口数量、双边贸易汇率比、地理距离等因素阻碍了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双边贸易。近十年来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贸易效率逐步上升,其中泰国与中国的贸易效率最高,泰国与缅甸和老挝的贸易效率大致相似,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实际进出口贸易额与潜在最优贸易水平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与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的贸易潜力位居前列,与中国的贸易潜力最小,表明GMS合作机制下泰国在继续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时,还要注重与GMS其他几个成员国的贸易合作,充分发挥GMS合作机制带来的优势。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笔者从贸易便利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提高泰国与GMS国家双边贸易效率并扩大贸易潜力的对策建议:积极推进泰国与GMS各成员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泰国与GMS各成员国应当在现有的贸易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速推进“滇—老—泰” 通道(南北经济走廊)和“泰—老—越”通道(东西经济走廊)以及相关铁路建设项目,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减少贸易运输时间,从而为泰国企业参与GMS合作提供更好的贸易环境;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泰国与GMS各成员国的双边贸易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泰国与中国的贸易效率最大,与老挝和缅甸的贸易效率最低。因此,泰国应当根据GMS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特点,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优惠。同时GMS各成员国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适当地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果,降低各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远带来的贸易阻碍,从而促进泰国与GMS各成员国间双边贸易的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