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书
农业教育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及战略研究——评《经济新常态下破解“三农”难题新思路》
王静书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8)
“三农”问题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决定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方向。因此,为了更快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要根据多年研究经验提出适宜的发展战略。《经济新常态下破解“三农”难题新思路》书中包含了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多项内容,例如,粮食安全、金融建设、土地问题、户籍制度等,这不仅为解决我国“三农”难题带来了新思路,整改了以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从经济新常态入手提出了更多有价值的解决措施,调整了各地农村建设的法律制度。由于我国人口数量非常庞大,农业经济作为农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素质,要先明确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从农业教育入手,研究如何保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更好处理“三农”难题。
根据书中第一章提到的工作目标和创新内容,基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了解“三农”难题,可以在完善阅读中,树立“三农”的工作目标,再由此实施改革与创新。书中涉及大量农学专业名词,因此在开展农业教育时需要学习者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现如今,受世界经济和格局变化的影响,很多农产品价格开始持续下降,整合研究国内外农产品销售情况可知,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逐渐被国际市场所“排挤”,导致农业的产量、库存及进口开始大幅度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开始运用工商资本投资发展农业经济。在学习这章内容时,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思考的时间,在开展农业教育时选择有针对性的研究案例,在了解农村地区生态变化的同时,认清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并学会正确利用工商资本实施投资。
同时,书中第四章阐述了在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护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将农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科学掌控重要粮食品种的收购价格,持续优化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另一方面要调整各个地区的补贴方式,保障资金可以及时准确的转入到农户手中。在教学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农产品质量和法律制度的关系,并结合现实问题分析如何正确处理科技技术与农业经济的关系。结合书中内容,在开展农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从微观角度入手落实相关政策,从宏观角度入手提出适宜的管控办法。本书可用作农业教育的指导用书,书中在针对现今农业热点问题提出具有先进性和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将本书内容整合为实践案例,结合“三农”发展趋势,明确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预期目标,这样既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又能强化他们的思维意识。
农业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农业的发展,但是绝不能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的,转变粗放增长模式,提高农村地区的竞争水平,在资源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因此,书中在第八章提到,基于新形势的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挑战与机遇,在政府与农民要认识到农业改革中创新的重要性,并将这一创新理念融入实践工作中,科学利用先进技术,改善农产品营销环境,以此引导现代农村向着全新道路稳定发展。从政策方面,在财政预算和投资体制方面着手改革。从生产方面,稳定好市场环境及农业生态环境等多变因素,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技技术作用于气象灾害预测,推动落实稳产增产等关键技术,做好农业生产风险预警。从人才方面,科技进步带动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在信息化发展中,农田作物取得了良种产学研一体化,全面机械化的成果。不仅如此,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在农业示范工程,可以创建符合新时期需求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教育为政策、生产、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本书在了解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化建设理念,全面诠释了未来有效的农业经济建设内容。因此,不管是专业教育还是业余学习,都能帮助读者了解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并由此入手分析如何解决“三农”难题,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不仅能促进地区的整改创新,而且可以丰富农业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