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考核方式探讨

2021-03-27 10:47张春梅刘泽良冯卉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3期
关键词:考核考试计算机

张春梅,刘泽良,冯卉

(1.空军工程大学 防空反导学院,陕西 西安;2.九江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江西 九江)

一 研究背景

2020年5月20日,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该公报从7个方面(包括:综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介绍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1]。

图1 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每年在学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增加的幅度变大,但是毕业生的“质量”不能使学生和企业满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与国际接轨,2016年2月,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在吉隆坡召开,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正式成员[2]。该协议对毕业生提出了沟通、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等12条素质要求,但是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比较注重工程知识和技术能力,而在沟通、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3]。针对2018届本科工程类专业毕业生,麦可思研究数据指出:66%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团队合作”提升较高;66%认为是“人生的乐观态度”;65%认为是“积极努力、追求上进”;3%认为大学对素养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4]。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国际竞争能力,需要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综合的拓展能力。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该课程既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新理论,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课程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需求,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使《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满足国内国外用人需求,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投身于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潮流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式教学、MOOC、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等,但是,在众多的改革方法中,却忽视了教学考核。

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课程考核的现状

(一) 考核内容单一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内容主要围绕教材、教师课堂所授内容,即使采用A、B卷,也只能涵盖一部分知识点,许多能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点不适合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这种考核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格局,不再追求学习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知识的延伸学习,很难打开学生的眼界,与现在国家提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符。

(二) 考核方式公式化

按照考核方式,高校课程可以分为考查课和考试课,主要采用终结性考试方式(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方式,在《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授课过程中,也采用了大作业、小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终结性考试方式的单一,但是这些方式无法反映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专业素质等真实水平。

(三) 忽视过程性考核

在《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力度,即:过程性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导致了学生去教室上课,是为了应对考勤,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课,养成了懒散的学习态度。遇见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熬几个通宵,死记硬背,有的学生安慰自己: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勉强通过考试的学生就会说:“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有的学生直接放弃复习,采用抄袭的方式参与考试,只求及格拿到学分。

单纯通过终结性考试直接造成两种结果:一是通过突击、死记硬背的学生获得了高分;二是具有创新能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仅仅勉强通过考试。考核的结果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差较大,长此下去,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形成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风。

终结性考试会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不同专业前期所修的课程不尽相同,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差别更大,因此学生的基础就会出现一定的差别,学习面临的困难也就有所差异,而终结性考试老师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数字,进而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影响后期专业课的学习。

三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考核改革建议

(一) 调整考核内容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因此针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制定适合本专业的考核内容尤为关键,比如对于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而言,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多门计算机课程,因此考核的内容更应侧重于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考核;侧重于职业能力的考核、侧重于人文素质的考核。而对于非计算机大专生而言,前期没有或者很少学习计算机类课程,所以在综合素质方面可以相对弱化一些,知识目标的考核比重可以大一些。

(二) 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对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考核可以采用传统的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实验,但是需要细化或者更新各部分内容。

(1)平时作业评定标准化

对于闭卷考试环节,侧重于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平时成绩,不能仅限于出勤率,还可以对作业进行评定,评定标准要从多方面考核:①工整程度,不同于老师或者同学的思路、方法;②程序化写作业(原模原样抄写辅导书的解题过程或者抄写同学的作业);③是否有做题痕迹(虽然主体思路是课本上或者参考书上的思路,但是是学生经过阅读、思考后书写的解题过程);④教师批阅作业后,学生对错误之处进行改正,并分析原因,标注涉及的公式、知识点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加入阶段性考核,比如:每一章进行一次单元测试。

(2)实验考核

很多课程对实验部分的考核是以实验报告为参考对象,但是实验报告不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差的学生也可以写出一份完美的报告,《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实验部分是通过每次实验课时,学生实验的速度及完成情况来评定的,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程性考核,但是也不完美,每次实验都有明确的主题,它不能全方位反映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环节考核可以采用:实验考核的平均成绩+综合性实验考核成绩。

(3)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机类比赛、以赛促学

对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考核可以加入新成分:国家类、省级、市级计算机类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类比赛,根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参与给予不同的评分,以赛促学。比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性。比赛对时间的设置比较严格,锻炼了学生在短时间内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方法。

比赛可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去解决问题、攻克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比如挖深到潜在知识的乐趣、和朋友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同学共同面对困境的勇气、不服输、永不言弃的精神。

我校每年会进行建模比赛,以3人为一个小组,在比赛中,从选题、查资料、写论文需要三位同学的密切配合。经常有人说,五官虽然都好看但整体不好看,这就好比汉字,即使你把每一笔都练得像模像样的,写出来的字还是不好看,比赛就是五官的组合,可能我们都不是拔尖的,但是配合度高,效果就好,无形中把团结深深扎根于学生们的头脑中。学生仅仅花费几天的时间就学会了文档的编辑、matlab的使用,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赛进入尾声,进入论文上交阶段时,有的学生计算机蓝屏,论文资料丢失几天的不眠不休、几天的努力化为泡沫,小组成员起初非常失落,但是后来,学生告诉指导老师,今年的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对他们而言并没有结束,这次比赛只是一次磨炼,他们会继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在明年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专题研讨

对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考核可以加入专题研讨部分。专题研讨部分由教师在第一次课时发布命题和要求,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学生五人一小组(不宜过多),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书面报告,比如PPT,进行评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 以考试、多种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近些年来探讨考试存在的问题、弊端的文章很多,考试有没有存在的必然?这是许多学者、老师、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一门课程考完以后,有的学生懊悔自己复习不到位;有的学生抱怨考题太难;有的学生感叹自己运气不好,要是拿到A卷(或者B卷)自己肯定没问题;有的学生因为考得好激动不已,总之,有人欢喜有人愁。考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所以在追求改革考核制度的同时,不可否认考试的重要作用。

考试是检测学生最直接的方式,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方式,对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而言,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部分、实验部分和专题, 要合理确定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一方面学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理论知识中,同样也不能忽视理论知识考核部分,考试内容不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侧重于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学生不能靠猜题、背题、突击等方式应对期末考试,而需要静下心来,扎实地学习、挖掘、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考试已不再是考试,也不再为考而学,而是检验自己的一种方式。专题展示方式、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查阅资料、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从而通过多种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 在线测试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一般是40课时,理论课20课时,实践课20课时,这就决定了理论课的课堂授课内容量大,如果采用课堂内测试,势必减少理论课的有效时间,因此,每次课后可以采用问卷星在线考试的方式。

教师设定好考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答题时间限制等常用设置。具体的设置每次不一定相同,主要看教师测试的目的,如果教师想通过在线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题去学习,学生遇到不会求解的题目,就会去精读教材,寻找解题的方法,如果自己的教材不能解决问题,就会去图书馆借阅其它版本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或者是相关图书,如果还是没有解决,也可能借助百度文库等网站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就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深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这样测试不再是测试,而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此时考试常用设置就采用默认情况,如图2考试常用设置。

图2 考试常用设置

如果教师想通过在线测试成绩分析学生掌握本次课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共同问题、个别问题,可以对答题时间限制等菜单进行设置,以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是我们使用比较广泛的软件,很多同学两种方式都在使用,因此教师在编辑完试卷并发放以后,可以直接采用默认的结果“链接与二维码”,如图3,此二维码支付宝和微信都可以打开。这种方式同时也提供地址链接方式,没有支付宝和微信的同学,可以使用地址链接方式进行访问。链接与二维码方式进行测试方式灵活,可以满足所有同学的实际需要。

图3 发放问卷后的界面

如果教师想限定在微信中使用,可以选择微信发送,选择后,会出现功能设置界面,如图4。邮件发送和短信发送针对的是企业版用户使用,所以主要采用链接与二维码方式和微信发送方式。

图4 功能设置

学生完成测试题并提交后,教师可以通过下载成绩选项查看每一位学生成绩以及错题情况,如图5,对于普遍性问题集中解答,对于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解决。还可以通过题目正确率查看学生成绩分布,如图6。

图5 成绩分析选项界面

图6 题目正确率

除了问卷星在线考试外,还有考试星、一点考试、考试宝等,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在线考试。

四 结语

终结性考试侧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局限于教材涉及的知识点,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多样化可以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考核考试计算机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