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斌
摘要 气象装备信息管理系统是保障地市级气象仪器设备送检、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实用性业务系统。系统采取C/S框架结构设计,市县二级应用与共享模式,有效利用气象内部通讯网络的优势,实现了对现用和备份气象仪器的全面监控与管理。本文从本文从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结构,以及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等方面介绍气象仪器装备保障系统的实现过程。
关键字 气象仪器,维护管理,保障系统
引言
气象技术装备是现代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气象监测、信息传输和预警监测等各项业务运转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气象技术装备工作基本处于一种静态模式,业务和管理方式落后,基本上还延续着人工抄录、纸张记载和电话联系,装备供应和仪器设备检定信息不畅,没有可供各用户单位和业务管理部门查询检索方式和途径,无法动态实现对各类仪器设备跟踪管理,致使有的仪器、装备超期服役而业务管理部门又不能科学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观测和探测质量。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气探测自动化项目的建设,对气象技术装备业务工作的规范化供应管理、高效的设备维护和快速的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我市气象技术装备涉及范围主要包括国家级与区域级自动气象站、酸雨站、农气站、雷达监测和气象雷达观测站等,气象设备种类多样、型号众多和数据较大,给统计管理和技术保障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手工记账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气象业务发展的要求。辽宁省保障部门虽已采用了省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各系统设计过程中与市级气象装备保障的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且由于保障系统管理相对独立,且采用单一的ACCESS做后台数据存储库,暂未形成统一的业务或管理接口,其它客户端很难介入或进行连接操作,发展前景有限;因而在总体上与市级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技术保障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而其市级气象部门还未开展过有关气象仪器保障管理系统的开发或应用。
为了保障气象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备、保障有力的市级气象装备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
为了加快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系统自身现代化建设,是我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实现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转变,构建省气象装备信息系统,将目前使用的各种气象设备库存及供应情况,仪器检定,全省各台站气象装备情况等分别建立数据库;对全省自动站点数据的上传进行监控、统计,对自动站点建立维护保障的交换平台,以实现气象装备的客观化、自动化、科学化的管理。
因此,根据未来气象保障业务发展需要,在我市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用于全面协调、科学有效地管理好气象保障物资,确保在日常业务中仪器装备得到及时更新、各类消耗器材得到及时供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结合已掌握的开源MYQL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技术,针对我市气象保障物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C/S结构的气象装备物资管理应用系统,从而实现气象装备物资信息化管理,提高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业务的时效性及设备使用效率,使业务管理更科学合理。
1设计思路
整个系统设计采取C/S(客户端/服务端)框架结构,客户端服务于市和县二级用户,通过配置用户享有级别和地域权限实现不同功能要求。市级用户重点是对全市气象仪器设备和耗材入库、出库和维护进行管理,以及接收县(市)级仪器或耗材的申请办理;县(市)级用户重点是对本地区气象仪器设备和耗材进行日常维护,并具备仪器设备或耗材的查询和申请。服务端设在市级单位作为数据共享中心,基于气象内部通讯网络共享给县(市)用户。
2系统概述
系统主要用于市一级气象部门对气象仪器和耗材的管理,主要包括仪器送检、转借、维护、入库、出库和报废以及业务耗材的入库与领取,具备日、月和年报告的统计查询与输出打印等一套实用性业务系统。系统采用二级应用模式(图),为市、县两级保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整个系统分两级用户,实现了对全市气象仪器和耗材的管理与维护和查询与统计等综合处理,以及年仪器与耗材领取实施方案与计划。系统的解决了由纸质形式转变为电子方式记账过程,很好地保障了气象仪器和耗材的供应要求,仪器管理更为规范、准确和及时,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了其经济价值。
3系统结构
3.1系统技术结构
系统的技术结构对于市级用户即是应用平台又是处理平台。应用平台是面向用户的框架结构,是对外的服务工具,通过技术手段,将仪器设备和耗材库存狀态、入库出库情况、仪器设备状况等信息结果提供给用户;处理平台是数据处理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仪器和耗材数据入库、出库、检定、维护和查询统计,采取独立功能模块处理,最大程度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能力。
3.2系统逻辑结构
系统采用两级用户使用与共享逻辑架构,可在市级和县(市)业务管理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和设备监控人员等用户群体应用,还可分别向不同用户以及各级相关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支持。系统基于市级气象内部网络通信系统以客户端方式访问和调用系统数据库。
3.3系统流程结构
系统的流程结构围绕数据服务端进行应用与共享,依托MYSQL数据管理系统依据仪器耗材编号表、仪器耗材身份表、仪器耗材入库表、仪器耗材出库表、仪器耗材维护表等数据为客户端提供数据支撑。
4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了对气象仪器和耗材的项目分类、物资档案、物资入库、物资出库和查询统计等六个方面。
4.1项目分类
项目分类主要功能是将各类仪器设备和消耗器材以及领取物资单位进行编码分类(图),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操作方法有删除和增加功能,其中分类原则为2位数字编码代表一级分类,4位数据编码代表二级分类,具体物资编码时前两位数字相同归为一大类。左边列表框可以查看物资分类具体内容和组织结构,分类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有效。
4.2物资档案
物资档案主要功能是对已编号的每种气象仪器和消耗器材进行详细登记(图),内容包括物资分类、编号、名称、单位、规格型号、号码、生产厂家、检定日期、超检日期、状态和备份等,通过添加和删除功能对每一物资档案记录进行维护管理功能,操作界面区域分为项目列表、物资属性和物资记录,各类物资最终存储到MYSQL数据库“yqhc”仪器物资档案数据表中。
4.3物资入库
物资入库主要功能是完成从省级部门领取的仪器设备和消耗器材进行逐个登记入库过程(图),内容包括项目的分类、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经办人、入库日期、状态和备注等。在操作界面“基本情况”区域中,通过选择项目和编号后系统自动从仪器物资档案数据表提取基本物资信息显示在相应数据框中,人工完成余下项目选项即可实现物资入库存储;在“物资选项”区域中可以查看各类项目分类和编号规则;在“显示结果”区域中可以查看数据入库情况信息。
4.4物资出库
物资出库主要功能是实现各业务部门对仪器设备和消耗器材的领取、出库和打印,内容包括物资项目、编号、领取人、名称、库存数量和领取数量等。在左侧树枝列表中确定领取单位,根据物资的相应编号选择领取仪器耗材,系统会依据编号检索后台数据库提取相应的物资,并在相应位置显示相关信息,通过添加、删除和领取操作功能实现对物资的提取。
4.5查询统计
在物资记录功能模块中,可以查询目前库中物资储备情况、物资入库和出库情况,并根据选择的时段进行物资总量统计功能,在进行年物资计划
5系统关键技术
5.1系统两级用户共享技术
设备保障管理系统是以后台数据库为依托,基于气象内部通讯网络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要求,管理系统可依据用户级别不同功能侧重点有所不同,市级应用主要对物资数据的日常维护和库存管理,县级应用主要对物资数据的查询统计和申请领取,满足了市、县两级用户的使用,同时根据每个级别用户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可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功能扩展。
5.1MYSQL数据库处理技术
整个系统是以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开源的,数据库本身功能强大灵活性高,应用编程接口丰富,系统结构精巧,属于多用户和多线程SQL数据库服务器。系统采取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实现,它由一个服务器守护程序MYSQLD和很多不同的客户程序和库组成,利用MYSQL_connector_odbc数据库连接组件可以迅速连接数据库系统,应用Navicat_for_MySQL軟件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方便对数据的备份、还原和数据表的结构维护。
5.2仪器耗材数据处理技术
依据本地区气象保障物资的类型、功能和用途等特点,定义为一级14类,以2位数字进行相应编号处理,分类编号:单位管理(00)、地面耗材(01)、地面仪器(02)、农气耗材(03)、农气仪器(04)、酸雨耗材(05)、酸雨仪器(06)、其他耗材(07)、其他仪器(08)、办公用品(09)、区域自动站(10)、检定仪器(11)、超检仪器(12)和报废仪器(99)等项目,再根据物资的具体型号特征进行二级类定义,编号为4位数字,前2位为一级类编号,做为归类方式,如:编号0101 气薄-1 归类到地面耗材一级类中。
6结语
系统设计是以市本级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借助于气象内部网络实现了市县两级用户数据共享与应用,解决了传统纸质记账向电子记账的转变,规范了种类繁多仪器管理,减轻人力负担,有效满足本地区业务部门对仪器耗材供应及时性、可靠性要求。然而,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系统还需在仪器检定、维护和报废流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邱辉,詹红霞.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巧[J].沙洲与绿洲气象,2011,5(增刊):56-5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R].国发[2010]31号,2010:1-10.
[3] 徐枝芳,赵平,张强,等.适用于全国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J].气象,2010,37(7):124-230.
[4] 李雁,李峰,赵志强,等.中国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系统建设[J].气象科技,2013,41(2):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