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齐
摘要:2021年高校招生适应性考试辽宁省政治卷具有三个特点:学术气息浓厚,考查能力层次化;叙述视野开阔,背景材料情境化;关注核心素养,答案表达结构化。师生在复习备考中应关注命题规律,加强对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及对开放性试题的研究。
关键词:适应性考试;八省联考;辽宁政治卷;备考启示
2021年1月,辽宁省与其他7省共同举行了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适应性考试。辽宁政治试卷共有16道选择题,5道主观题,共设6个小问。此套试卷是辽宁省实施新高考以来首次组织专家、学者为本省考生量身打造的一套仿真试卷,体现出具有辽宁特色的命题思路与命题风格。试卷板块清晰,结构合理,继承了原全国Ⅱ卷的框架结构,以时事材料为现实起点,以教材的叙述顺序为逻辑结构,进行了创新尝试。因此,依据文件、结合课标、研读试卷对于辽宁师生复习备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政治卷主观题部分的剖析,总结归纳试题命制的特點,助力师生把握辽宁政治卷的命题方向。
一、2021年辽宁政治卷主观题的情况与数据
为把握2021年辽宁政治卷主观题(囿于篇幅,原题此处略)的特点与风格,本文选取2020年全国Ⅱ卷主观题,以此为参照,对辽宁政治卷进行梳理。(见表1)
二、2021年辽宁政治卷主观题的特点
通过试卷梳理和研读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试卷主观题情景丰富、考查全面,呈现出学术气息浓厚、命题视野开阔和学科特点明显的特点。
(一)学术气息浓厚,考查能力层次化
辽宁政治卷是思想政治学科理论体系的具体体现,承载着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征。主观题部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在保持原全国Ⅱ卷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融入了浓厚的学术气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础理论与基本观点、方法。以《经济生活》的第17题为例,其理论背景是2020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第16期上发表的《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一文;其实践逻辑则立足于GDP总量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广东发展的瞩目成就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命题人紧紧围绕“创新”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引领学生分析通过创新引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高考对于“创新”考点的考查一直在持续。自2010年以来,考查次数达五次之多,以往考查模式多以原因、意义呈现,而此次考查“创新”以措施角度命题颇具新意,由此可以窥见命题人不回避热点、重点问题,但是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发生了变化,遵循以往全国卷的“围绕一点,多维考查”的命题趋势和命题思路。这种思路可以扭转传统模拟试题中能力要求分散、扁平,只能“单打一”的特点,可以在每道主观题中多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17题(1)问仍是传统的“看图说话”题,以“科技企业的营业收入”为考查能力的着力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此之外,每道题都有明确的考查范围,一旦考查范围明确,考查的知识也就明确,就需要学生具备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三道“分析”题,这也是在考查学生论证探究的能力。试卷考查学生能力的内容全面、层次多样。
(二)叙述视野开阔,背景材料情境化
新时代以来,改革已成为常态。此次辽宁政治卷立足社会变革的宏大视野,展示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直面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成果。试题叙述视野开阔,从时空双重维度对主观题的背景材料进行贯通与融合,构建丰富的情境。
从时间维度看,试题纵贯历史,从古代青花瓷到今天的粤港澳,静态展示了穿越古今的多项成就,呈现出命题人命题视角跨度之大。其中19题通过深入浅出的笔触引领学生思考“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史上里程碑的原因”,进而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青花瓷的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以此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其中17题以精准详实的数据引领学生分析“如何发挥创新优势,引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希冀学生在企业规模、科技投入、研发人才、成果转化等多项数据变化中找寻规模优势、龙头企业、人力基础、产学研合力等多种措施。
从空间维度看,试题横亘东西,从留学生回国就业到瓷器传递文化,动态展示了人才、技术、文化在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呈现出命题人命题视野范围之宽。其中19题学生在立足本国实际的同时,还要放眼世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促进青花瓷融汇多种文化特质,彰显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征,以此坚定学生文化自信;18题中通过宏观叙述党和政府重视留学生,并在微观层面实施了搭建面试平台、提供科研资助、创造条件、建设基地等多种具体措施,引导学生阐述党和政府两个主体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关注核心素养,答案表达结构化
试题的设置既体现出知识与逻辑的有机统一,又体现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度整合。试卷通过综合导向指引、构建系统思维、涵养价值观念等手段,贯穿于教材、试题、生活之中的知识逻辑、材料逻辑和科学逻辑三条主线,映射出对于核心素养的深度考查。试题以图表、数字等信息作为知识逻辑,深度考查学生所学经济知识,如17题(1)问,试题通过柱状图的形式来考查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的变化,让学生调动所学企业、市场、经济体系等方面知识来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由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试题以生活化情境作为材料逻辑,将重大时事融入试题中,如17题和18题分别让考生在作答过程中感知粤港澳大湾区取得的辉煌成就,感悟党和政府对于留学人员的关心和关爱,从而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试题以科技发展为科学逻辑,通过展示测量珠峰高度,反映我国不同时期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水平,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参与意识。
试题答案没有标新立异,脱离教材;也没有一成不变,拘泥教材,尤其是第20题哲学试题的答案体现出命题人对于答案的来源、语言表述方式、逻辑结构进行的认真构思与精巧组合,摒弃了传统命题多以“教材+材料”“原理+方法论+材料”等方式简单拼接的答案,而是采用了“主体分析+原理引入+情境带入+结论生成”的表达结构(见表2)。此答题结构适合小切口命题,尤其是类似于20题这类主观题,命题人出其不意地利用了一对贯穿于《哲学生活》全书的哲学概念“主体与客体”来考察认识论,这就需要学生按照“厘清主体与客体的逻辑关系—整合所学知识—分析情境—组织答案”的过程进行思考,因此答案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2021年辽宁政治卷对于教学的启示
2021年辽宁政治卷是新高考实施以来,辽宁省首次组织专家学者依据新课标、新高考的相关要求在全省范围独立命题,其政治站位、专业水平毋庸置疑。通过试卷,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辽宁省政治试卷的命题团队对于全国卷命题方向心中有数,对于辽宁高中教学学情了如指掌。他们能够立足本省实际,根据课标、教材科学命题。试题不仅为正在紧张备考的高三师生提振信心,也为基础学年师生提供了科学指向,给教学和备考带来了很多有益启示。
(一)加强命题规律的研究
从试题内容上看,考点覆盖范围广。试题没有回避常规重点考点,主观题涉及创新、经济发展体系、规模效益、科技成果转化;党的领导、政府职能、为人民服务;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交流与传播;认识的反复性、主体与客体等多个考点。在某种程度来说,此套试题对于高三师生具有极强的查缺补漏功能。从考查方式看,试题创新性强。以哲学主观题为例,认识论部分往年在全国二卷的出现频率很高,2014年、2018年都有所考查。此次辽宁卷考法新颖独特,没有按照传统方式考查框架知识,而是别出心裁地让学生从“主体和客体”角度进行分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此考点或是由于过难,教师只做识记层面要求;或是由于不常出现而被学生所忽视。命题人对此洞若观火,直接抓住这个知识体系中的考点,从学生耳熟能详却又不求甚解的细节处进行命题,提醒广大师生对此种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式要给予重视。当务之急是,师生需要梳理出教材中与此类似、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主观与客观”“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等考点,对其进行系统分析。
(二)加强关键能力的训练
从设问的方式来看,主观题多以分析说明类为主,其中17题(1)问为说明信息类,19题、20题为说明原因类,17(2)为说明措施类,18题为说明作用类,21题为开放类试题。从设问指向看,所有设问均有明确的限定范围,问题设计指向明显,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如此设计一方面节省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高了答题速度,另一方面能够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振答题信心。由此可以看出,命题人在命题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本届学生作为辽宁省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届、迎接新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其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使命,所以命题人也或多或少考量了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使试题同往年真题相比难度合理、坡度略缓,但是文字量较全国Ⅱ卷略有增加,这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师生要加强阅读数量和速度的训练,重点提升对于文章和语段的理解能力。
其中18题答案基本是教材中党和政府相关知识的简单再现,这种考查方式与以往政治生活考查学生应用知识阐述道理、原因、措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式相比略显简单。此次18题的难度是命题人出于试卷整体难度的平衡有意而为,还是以此难度作为未来试题难度的“风向标”,我们尚不明确。鉴于此,在复习备考中,师生仍需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为遵循,重视关键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要提升判断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综合评价能力,不能掉以轻心。
(三)加强开放性试题的研究
高考政治试卷中的开放性试题形式灵活,考查素养全面、考查能力多样,更有利于观照学生思维个性,辽宁政治卷21题以“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为主题,学生自选节日,自拟题目,写一篇发言稿。此题既与《普通高中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中指出的“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的要求相呼应;又与2014年全国二卷第39(3)题“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第39(3)题“就否认侵华历史的言论加以批驳”等考题相衔接。此次开放类试题考查的文体为发言稿,属于应用文体范围,而应用文体共计有十余种之多,囿于答题时间及字数限制,考查计划方案、总结、调查报告、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报告、请示、批复、函的可能性较小,而通知、简报、提纲(演讲)等文体值得师生关注,尤其是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对于应用文的格式、内容可以适当加强训练。同时,开放类试题倡导、鼓励思路和答案的多元化,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这需要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字数内将自己的观点进行梳理、提炼,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教师可以采用限时训练的方式,给出主题,专项训练学生的语言、逻辑和思维能力,推动思维品质的提升。
2021年辽宁政治卷试题设计科学合理,彰显了学科特色,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于促进辽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起着导向作用,也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中连.2020年江苏高考政治卷评析[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10).
[2] 胡思华.全面认识高考思想政治评析类主观题[J].教学考试(高考政治),2020(52).
[3] 何振华.高考思想政治开放性试题的趋势分析及教学建议[J].教学月刊(中学版),2020(6).
[4]胡贞福,邵维娜.核心素养视域下评价情境的构建路径——以2021年高考湖南省政治卷选择题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3).
[5]陈航波.浙江选考政治卷命制的“四種意识”[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6).
[6]李伟.温度·温情·温暖——全国高考江苏政治卷哲学试题漫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3).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