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琼,李星锐,任永朋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许叔微是宋代杰出医家,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县)人,号白沙,又号近泉,字知可[1],曾任徽州、杭州府学教官,集贤院学士,人称许学士,以研究和活用《伤寒论》著称,是经方派创始人之一。
许叔微以仲景理论为指导,遵循经典,承袭传统,法古研新,用经典指导临床实践,注重实用和疗效。他的临床医疗实践主要记录在《伤寒九十论》和《普济本事方》中,开启了医案专著之先例,对中医治疗过程中医案的总结完善及对中医医案学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2]。
许叔微的著作存世的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此三书合称《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有《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续本事方》十卷(收入《四库全书》);此外,还有《辨类》《翼伤寒论》《治法八十一篇》《仲景三十六脉法图》等,但均已散佚。
1.1.1 《伤寒百证歌》
《伤寒百证歌》是按症类证研究和运用《伤寒论》最早的专著[3],又名《拟伤寒歌》《伤寒歌》,成书于1132年。全书共5卷:卷1为伤寒脉证总类歌,卷2为伤寒病证总类歌,卷3~5为伤寒各种证候歌诀。该书以七言歌诀的形式,把《伤寒论》主要内容编成歌诀,便于后学者习诵。何廉臣评曰:“初习伤寒者,辄谓《伤寒论》难读,《伤寒》难用,事实如斯,无足怪也。许叔微学士早鉴于此,将医经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各种传变,缕析条分,编成歌诀,附以诸方治法,使人头绪井然,易于记诵,岂非学者之导师乎!”[4]
1.1.2 《伤寒发微论》
《伤寒发微论》是许叔微研究《伤寒论》的论文汇编[5],成书于1132年。全书共2卷,22论。第1论列举伤寒72证,并加以自己的阐释。第2论以后为诊治和研究笔记,涉及伤寒的证候、脉法和用药等,充分阐明了其治疗伤寒独到的心得体会。内容包括:论桂枝汤用赤、白芍药的不同、论伤寒慎用丸子药、论桂枝麻黄青龙用药三证、论两感伤寒、论伤寒以真气为主、论治伤寒须依次第、论仲景缓沉迟三脉、论表里虚实、论桂枝肉桂、论滑脉、论用大黄药、论阴不得有汗、论林亿疑白虎证有差互、论弦动阴阳二脉不同、论中风伤寒脉、论表证未罢未可下、论中暑脉不同、论伤寒须早治、论发热恶寒、论风温证、论温疟证等。陆心源在《十万卷楼丛书》评论道[6]:“《伤寒发微论》于伤寒证治蕴义,论辨精评,悉微索赜,妙语通神。”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评:“此皆发明仲景微奥之旨,书名‘发微’,称其实矣。”[7]
1.1.3 《伤寒九十论》
《伤寒九十论》是许叔微治伤寒的医案集,是现存最早版本的中医医案专著[8],开创了中医医案书籍之先河。全书仅1卷,共90论,成书于1149年。每论均首先记录病例及治疗经过,然后加以评述。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典籍为依据,加以剖析,阐发病机和用药心得。其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不治的病例。俞震在《古今医案按》中曰:“仲景《伤寒论》,犹儒书之《大学》《中庸》也,文词古奥,理法精深,自晋迄今,善用其书者,惟许学士叔微一人而已。所存医案数十条,皆有发明,可为后学楷模。”[9]
1.1.4 《类证普济本事方》
《类证普济本事方》是许叔微晚年所著的方书,选方精细,用药严谨,注重实效[10]。该书简称《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成书于1143年,共10卷,收录方剂373种,既有古代文献中的方剂也有自拟方、民间单方。书中处方简单,选药精微。每首方先列主治、方药、用量,再录治法、服法。书中所载方多为丸、散、膏、酒、粥、针灸、按摩,其次为汤剂,其中煮散最多。余瀛鳌曰:“许叔微晚年所撰《普济本事方》选方精审,制方严谨,注重实效,并附列个人治案,反映了他对各科临床的证治心得,故素为医家所推崇。”[11]
1.1.5 《类证普济本事方后集》
《类证普济本事方后集》又名《续本事方》《本事方续集》,成书于1143年,共10卷,是许叔微晚年所著《类证普济本事方》的续集[12]。该书收录311首方,按病分为:治诸虚等并用药总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气冷等疾、治诸腰疼等疾、治脾胃等疾、治口舌牙齿诸疾、治诸眼目等疾、治诸喘嗽等疾、治诸瘰疬等疾、治鼻耳诸疾、治痈疖诸疾、治水肿等疾、治诸泻痢等疾(附大便秘)、治诸痔漏等疾、治打扑伤损等疾、治诸寒疟等疾、治肠风酒痢等疾、治诸寸白虫等疾、治妇人诸疾、治小儿诸疾、治诸杂病等。书中述评较少。
许叔微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对辨证论治理论多有阐述和补充,对临床各科制方用药也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观点。
1.2.1 研究伤寒,按症类证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的名著,初步形成了中医对外感和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其中《伤寒论》主要是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传变等整个过程的辨证论治。因为该书是条文札记,理论阐释较少,对疾病理法方药的解释也不具体,因此不便后学医者学习和运用。许叔微的《伤寒百证歌》是按症类证研究和运用《伤寒论》的最早的专著。他将《伤寒论》的53个症状进行归纳,采用以症类证的方法,把《伤寒论》中具有相同症状的若干方证汇集起来,赋以歌诀,辅以注解,内容简明扼要,易于记诵[13]。这一方法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又便于临床运用。如《如伤寒百证歌·第六十九证》曰:“腹痛有实亦有虚,要观证与脉何如。尺脉带弦并泄利,阳明虚痛建中须。关脉若实大便秘,更加腹满实中居。阴证腹痛四逆散,下之腹痛桂枝祛。胃中有邪胸中热,呕吐黄连汤可除。”
1.2.2 伤寒表证,三纲鼎立
“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中伤营卫”和“一则桂枝二麻黄,三则青龙如鼎立”之说,被称为三纲鼎立说。在中医学历史上,一部分人认为三纲鼎立说是明代方有执提出的,实际上是许叔微在王叔和与孙思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王叔和《脉经·卷第七》曰:“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伤,骨节烦疼,当发其汗。”[14]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之九》曰:“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15]许叔微《伤寒百证歌·第二证》曰:“一则桂枝二麻黄,三则青龙如鼎立。”《伤寒九十论·大青龙汤证》曰:“桂枝、麻黄、青龙皆表证发汗药,而桂枝治汗出恶风,麻黄治无汗恶寒,青龙治无汗而烦,三者皆欲微汗解。”
1.2.3 六经八纲,辨治纲领
对于如何辨证伤寒的发生、发展和传变,许叔微明确提出,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纲领。他的《伤寒九十论》曰:“盖仲景有三阴三阳,就一证中又有偏胜多寡,须是分明辨质,在何经络,方与证候相应,用药有准。”在《伤寒发微论·论表里虚实》曰:“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言之?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可见,许叔微对伤寒的八纲辨证是以表里虚实为先,在此基础上再分辨阴阳寒热,如《伤寒百证歌》中有“恶寒发热在阳经,无热恶寒病发阴;阳宜发汗麻黄草,阴宜温药理中宁”之说等。可见,八纲辨证能揭示六经辨证之实质,六经辨证能丰富八纲辨证之内容,只有将六经与八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伤寒辨证的正确性。
1.2.4 伤寒虚受,重视真气
《素问·评热病论篇》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曰:“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虛相得,乃客其形。”这都是说感邪为病。正气是疾病发生之内在因素,邪气是疾病发生之重要条件,正气在感邪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疾病的发生与变化是正邪相搏的结果,伤寒的发生、发展、变化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结果。真气又名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许叔微是研究伤寒的大师,精通仲景的思想精髓,对《伤寒论》中伤寒的辨证论治提出了“以真气为主”之观点。他在《伤寒发微论》中说:“伤寒不问阴证阳证,阴毒阳毒,要之真气完壮者易医,真气虚损者难治。”他在《伤寒九十论》中说:“或问伤寒因虚,故邪得以入之。今邪在表,何以为表实也?予曰:古人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盖邪之入也,始因虚,及邪居中,反为实矣。”总之,真气的盛衰不但决定感邪的深浅、病情的轻重,而且决定疾病的预后转归。
1.2.5 虚劳分治,治劳补子
虚劳[16]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久虚不复的一类慢性衰弱性病证的总称。“虚”者,阴阳、气血、脏腑等之不足;“劳”者,久虚不复,虚损日久。可见,虚劳之病或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正如《医宗金鉴·虚劳总括》曰:“虚者,阴阳、气血、荣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损者,外而皮、脉、肉、筋、骨,内而肺、心、脾、肝、肾消损是也。成劳者,谓虚损日久,留连不愈,而成五劳、七伤、六极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法,是依据《难经·七十五难》之“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而提出来的。许叔微则认为,治虚治劳当有区别:治虚可补其母,而治劳当补其子。正如《伤寒九十论·汗后劳复证》曰:“《难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此虚则当补其母也。《千金方》心劳甚者,补脾气以益其心,脾旺则感于心矣。此劳则补其子也。盖母生我者也,子继我助我也。”子病则母虚,子壮则母实。
1.3.1 创立新方,承前启后
《许叔微医学全书·普济本事方》[17]中有许多方剂是许叔微自己创制的。他依据中医方剂的组方原则或化裁古方或创制新方,创制了许多既有效又实用的方剂,如:珍珠丸、黄芪建中加当归汤、七珍散、双和散、黄芪丸、椒附散、人参丸、川芎散、钩藤散、羚羊角散、芎附散、槐花散、枣膏丸、青盐丸、化痰丸、猪苓丸、诃子散、实脾散、茯苓散、地黄丸等。其中很多方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故后世有学者将其称为“宋代方剂学家”。他在我国中医方剂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3.2 诊断疾病,内脉外形
许叔微诊断疾病强调内脉外形。他在《伤寒百证歌·第六十五证》中曰:“内脉外形当仔细。”在《伤寒百证歌·第九十一证》中曰:“外审证,内凭脉,内外并观斯两得。”外形即外在的症状表现,内脉即反映内在的脉象变化。内脉外形即中医的脉症互参。只有脉症互参,临床诊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许叔微对脉诊尤为重视。他的《伤寒百证歌》首篇将脉象分为阴阳,简要地指出了脉象具有的阴阳属性[9];此外,在《伤寒发微论》中有“论仲景缓沉迟三脉”。他曾著《仲景脉法三十六种图》,但已失传。这些都说明许叔微对脉诊的重视。
1.3.3 论治中风,肝虚风动
中风病[18]始见于《内经》,多指外受风邪而发的病证。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也认为中风之病因是经络空虚、风邪入中。至宋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的认识也多未超出内虚邪中的范畴。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19]开篇即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他以外风为主立论,提出肝虚风动之内风。如:《普济本事方·卷第一》曰:“真珠丸,治肝经因虚,内受风邪,卧则魂散而不守,状若惊悸。”“地黄酒,治风在肝脾,语謇脚弱,大便多秘。”“离至乾,肾气绝而肝气弱,肝肾二脏受阴气,故发于是时。”
1.3.4 治疗慢病,从肾论治
许叔微在五脏之中尤重肾脏。《普济本事方·卷第二》曰:“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此病不可全作脾虚。盖因肾气怯弱,真气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普济本事方·卷第六》曰:“消渴者,肾虚所致……若腰肾气盛,是为真火,上蒸脾胃,变化饮食,分流水谷,从二阴出。精气入骨髓,合荣卫行血脉,营养一身。”《续本事方·卷一》曰:“肾经虚则乃五脏六腑衰极而渐至肾,则诸病生也。”许叔微认为,疾病既久多与肾有关,因此治疗一些慢性杂病如水饮、水肿、泄泻、遗精、脚气、眩晕、消渴等多从肾论治,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下·命门余义》曰:“许知可曰:补脾不若补肾。”
1.3.5 肾闭精泄,导水使通
许叔微不仅主张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从肾论治,还提出了“肾气闭即精泄”“导肾气使通”之说。《普济本事方·卷第三》曰:“经曰:肾气闭即精泄。《素问》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又曰:肾气藏精。盖肾能摄精气以生育人伦者也。或敛或散,皆主于肾。今也肾气闭,则一身之精气无所管摄,故妄行而出不时也。猪苓丸一方,正为此设……盖半夏有利性,而猪苓导水。盖导肾气使通之意也。予药囊中尝贮此药,缓急以与人,三五服皆随手而验。”许叔微认为,因肾气闭而肾失封藏之遗精、梦遗,用猪苓丸以导水开结,使肾气开则肾精藏则精涩。
许叔微的学术思想内容丰富,对临床各科制方用药都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对仲景学说研究精深,故其是当之无愧的伤寒临床家。
中医医案是记载患者病情、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医疗实践的案卷,是患者的诊疗档案,也是中医传承医疗经验的重要手段。我国第一部中医医案专著就是许叔微所撰的《伤寒九十论》。许叔微开启了医案专著之先例,对中医医案学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对中医临证经验通过医案传承作出了贡献。至今,中医医案仍是中医记载诊治疾病的案卷,仍是中医传承医疗经验的重要手段。清朝俞震的《古今医案按·伤寒》评《伤寒九十论》“所存医案数十条,皆有发明,可为后学楷模”。
临床上,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中夹实。许叔微主张临证治病当先祛邪后议补。只有祛邪为先,才能邪去正安。例如:治疗梦遗,他认为梦遗不可全作虚冷,亦有经络热而得之,导肾气使通则梦遗愈。这是通因通用、祛邪为先的治疗梦遗之法。治疗泄泻,他认为“痼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泄泻,休作无时,服诸热药不效,宜先取去,然后调治易瘥,不可畏虚以养病也,宜温脾汤” 。温脾汤由厚朴、干姜、甘草片、人参、附子、大黄组成。治疗痢疾,他认为“大凡痢有沉积者,不先去其积,虽安暂安,后必为害”。治疗积聚,他认为“大抵治积,或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则易愈”。以上内容强调,在临证治病时应以祛邪为先。此观点至今对中医诊治疾病,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人体阴阳之根。脾主运化,有赖肾阳的温煦;肾主藏精,有赖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的充养。脾与肾在生理方面相互资生、相互依赖,在病理方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许叔微认为:脾与肾相互资生,肾如薪火,脾为鼎釜。若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脾则不能消化饮食。正如许叔微形象地比喻肾火与脾土的关系,曰:“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普济本事方·卷第二·心小肠脾胃病》)“凡下部肾经虚者,不必补之。至妙之法有二:一则但补脾护胃,使进饮食而全谷气……”(《续本事方·第一卷·治虚进食生血气并论》)许叔微在五脏中对脾肾的阐发较多,治疗疾病又善用温补脾肾之法,这对中医温补学派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痹证[20]是因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闭阻经络,内生痰浊、瘀血、毒热,导致肢体关节、肌肉、筋骨酸痛、麻木、重着、僵直,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畸形,以及活动受限等主要表现的病证。痹证包含历节病、风湿痹、骨痹、肌痹等病证,易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累及脏腑。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专列《风寒湿痹白虎历节走注诸病》,将痹证的论治分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主张辨证使用祛风、除湿、散寒、温经、化瘀和补虚法治疗。尤其是对于历节病诸痛、昼轻夜剧,一切手足疼痛,主张用温经散寒、虫类通络法。这是许叔微治疗痹证诸痛的独到之处,也为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此理论至今仍指导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许叔微穷其毕生研究伤寒,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典范,注重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相结合,著有《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他采用以症类证的方法,把《伤寒论》中具有同一症状的若干方证汇集起来,赋以歌诀,辅以注解,简明扼要,易于记诵;提出“伤寒表证,三纲鼎立”“虚劳分治,治劳补子”和辨证诊治伤寒“以真气为主”的观点。许叔微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医案和验方,著有《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和《续本事方》,提出“外审证,内凭脉,内外并观斯两得”“肝虚风动”“治疗慢病,从肾论治”和“肾闭精泄,导水使通”的临证治疗思想。这些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所创的医案传承对现代中医传承创新仍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