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润
(安康市中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中医学对汗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曰:“阳加于阴谓之汗。”[1]33后世历代医家本于《黄帝内经》而各有阐发,诸家争鸣,代有创见,为汗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概括起来,汗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起源于秦汉。汗的论述起自于秦汉时期。《素问·阳阳应象大论篇》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1]23《素问·经脉别论篇》曰:“惊而导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1]92这些是《黄帝内经》对五脏汗出的论述。《黄帝内经》还有“寝汗”“淫汗”“灌汗”和“汗出偏沮”的记载及“心主汗”的认识。至此,汗的病因病理初步形成。
争鸣于隋唐。巢元方等各持己见,争议纷纭,质疑前贤,是非难辨,致使学术偏颇固守,徘徊不前,少于发展。
发展于宋金元。在病因病机方面,以成无己为代表的各大名家,或分门别类或列专篇或著专辑对汗的成因、病理、辨证、治则做了系统阐述。其中李东垣、朱丹溪补缺纠偏,分别就“虚寒致盗汗”和“心主汗”做了独到的论述,助推了汗学说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
成熟于明清。明清时期,汗学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病因病机、病证分型、临床诊断、辨证论治、方药应用均趋于完备,是汗学说的成熟时期。在《黄帝内经》的启迪影响下,历代医家精研圣典,体悟经旨,博览百家,宗其精华,著章立说,传承创新,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医特色的汗学理论。本文就中医学对汗的论述陈述于下。
《说文解字》曰:“汗,人液也。”[2]段玉裁注曰:“汗,体液也。”汗是由津液化生、由毛孔排出的体液。多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体液外泄,形成汗出。因此,高士宗说:“阳加于阴谓之汗,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阴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3]59
机体在不受劳作、运动和热邪影响的情况下,皮毛柔软,肌肤润泽,微潮不燥,微汗津津,属正常生理出汗。正常生理之汗的生成、分泌、运行、代谢与皮毛、肌肤、五脏、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
皮肤与毫毛总称为皮毛。皮毛的毛孔,中医学称之为“玄府”“鬼门”“气门”,即西医学的汗腺,汗的门户、出路。张隐庵说:“开鬼门,发表汗也。”[4]55“鬼门”即皮毛之孔、汗之门。汗以皮毛为用,皮毛以汗为养。两者相互为用,相互依存,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汗乃体液之一。汗的生成依赖于津液气血的化生,而津液气血的生成又有赖于五脏之精的化生,因此,汗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黄帝内经》“脏藏精”之谓,寓汗与五脏的关系于其中。
2.2.1 汗与心
《灵枢·九针论》曰:“心主汗。”[5]411《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1]101认为心主血,汗为心之液。林珮琴说:“血与汗异名而同类。”[6]认为:心主血亦主汗,汗血同源,汗血同类,汗血皆为心所司。心主司汗,则汗的分泌,输布正常,排泄有序;汗乃心之液,汗的滋养,有利于心的正常生理活动。由此说明,汗与心之间关系密切。
2.2.2 汗与肝
肝藏血,主疏泄。汗的本源是血,汗血一类。肝藏血即藏汗,肝以藏汗为荣养。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化有序,就能充分发挥肝对汗的调节作用,使汗的分泌、输布、升降、出入等生理活动顺利进行。
2.2.3 汗与脾
《素问·评热病论篇》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谷,谷生于精。”[1]134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为精微,精微化生津,津化生汗。由此表明,脾为汗的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篇》曰:“脾气散精。”[1]92汗在脾的“散精”运化、输布作用下,随脾气之升布散全身,有序循环运行。表明汗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脾为汗的生化之源泉,二是汗以脾之运化为动力而运行、输布、代谢。
2.2.4 汗与肺
《素问·经脉别论篇》曰:“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1]92肺主宣发,司开阖,合皮毛,司汗孔,故汗的调节取决于肺。肺的宣发、开阖对汗的运行、出入、代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在肺的主司下,皮毛汗孔舒张收缩有度;二是肺调控汗的循环代谢。此外,皮毛汗孔排泄汗的功能活动起到了吐故纳新、调节呼吸的作用。
2.2.5 汗与肾
《素问·逆调论篇》曰:“肾为水藏,主津液。”[1]139《素问·评热病论篇》曰:“汗者,精气也。”[1]134肾藏精,主水,主津液。汗与精、水、津液,异名同类,同为一体。因此,汗亦为肾所主,肾具有调控汗的布散、排泄、运行、代谢作用。此表明肾为汗之本。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4]99《灵枢·决气》曰:“汗出溱溱,是谓津。”又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以为一气耳。”[5]499《黄帝内经》论述表明,津、液、血虽名称各异,实为同类。汗乃津化生,故汗亦为同类。汗乃血之余,汗血同类。故《灵枢·营卫生会》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5]360经文及前贤的论述表明,汗与津、液、血同为一类,它们之间有着相互化生、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汗为体液,出汗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表现。汗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之一。汗在人体的呼吸、循环、代谢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汗的特有功能。
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汗液的排泄过程中,体内的废物、毒素会被排出体外。这对清除体内不良物质及病理产物,保持皮毛、鼻、肺、胃肠、肝、肾等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汗的排泄有散发热量、退热调温的作用,从而使机体保持恒温的正常生理状态。中医对发热患者采取“发汗”治疗,退热效果良好,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1]10因此,有“汗是体温调节器”之说。
出汗可以调控皮毛之汗孔舒缩有序,张弛有度,保持汗孔清利通畅。肺主皮毛,司呼吸,皮毛宣通自如则肺气宣降功能良好,呼吸正常。说明汗通过皮毛汗孔排泄的生理活动发挥了一定的呼吸调节作用。
汗是体液之一,汗津同源,汗津同类,同为体液。汗的输布、运行、代谢起到了协调共济、调节平衡体液的作用,从而保障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汗为体液,汗与津、液、血同源同类,因此,汗与津、液、血的输布运行是同步的。
《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尽皆有之。”[7]汗通过玄府汗孔、毛窍等通道升降出入,启闭开阖,渗透内外,循环上下,通达表里,敷布全身,成为津、液、血整体循环代谢的一部分。
《灵枢·口问》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5]478汗与津液同类。汗出玄府,润泽皮毛,濡养肌肤,使皮肤红润光泽,外表形色俱佳,容光焕发。由此表明,汗不仅营养肌肤皮毛,还能修饰美化人的容颜。因此,称汗是天然美容液。
正常出汗,可以调和营卫,温阳益气,增强卫外功能,提高抵抗力,防御外邪侵袭。因此,夏季酷热,毛孔张开,出汗散热祛邪;冬季严寒,腠理紧固,汗不外泄,有效抵御了外邪犯表入里。
阴阳相失,营卫不和,卫气不固,腠理失司,汗异常外泄而产生汗的病证。常可分为自汗、盗汗、战汗及局部汗等。
经常汗出不停,动则更甚者,称为自汗。多因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汗液外泄,常伴身困乏力、疲倦气短等症。故《素问·举痛论篇》曰:“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1]156
《证治要诀·汗病》曰:“眠熟而汗出者,曰盗汗。[8]张景岳说:“盗汗者属阴虚。”[9]267睡则汗出,醒则汗止,常因阴虚不止阳而阳气偏盛,阴虚火旺,蒸发津液为汗,多伴有阴虚热盛、潮热、心烦、面红、舌红少津无苔。
热病重危,恶寒战栗,肢体颤抖,遂之汗出,称之战汗。《中医临床大全》说:“战汗是急性热病中,正邪交争,正胜邪却之时,汗出而病解,此汗非战憟不出。”[10]429
《临证指南医案》曰:“脱之者,惟阳气聚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重危,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11]脱汗是病势重危,大汗不止,汗出如油,肢厥气微,脉弱欲绝,多见于亡阴亡阳之危证。因此,《灵枢·经脉》曰:“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5]262
部位汗也称局部汗,是指机体的某个局部出汗,如头汗、胸汗、半身汗等。了解出汗部位有助于判断相关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
4.5.1 头 汗
李用梓说:“阴虚阳浮,故汗出头颈。”[12]头面颈项以上出汗称之头汗。常因邪热上扰,阳亢于上,迫津外泄;或体弱气虚,固摄失常,虚阳上浮,引起头面出汗。故《景岳全书·上册》曰:“头汗之症有二,一为邪热上壅,一为阳气内脱。”[9]181
4.5.2 胸 汗
《张氏医通》说:“别处无汗,独心胸一片有汗,此思虑伤心也。”[13]461汗乃心之液,为心所主,因此胸汗又称心汗。思虑过度,损伤心气,或心之阴阳俱损,则汗失心主,而外溢。故《素问·经脉别论篇》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3]155
4.5.3 半身汗
《张氏医通》曰:“半身出汗,皆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13]462偏于右侧汗出,或上半身或下半身汗出,无汗的半身是病变部位。凡半侧汗出,多由风痰、痰瘀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失畅,而偏瘫。故《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1]10
4.5.4 手足汗
手足常有微汗润泽,此为正常生理性出汗。若出汗超出正常,多由于邪热内蕴于阳明,蒸发津液,分趋四肢,循环于手足心而外泄。故《医统·卷51》说:“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14]
4.5.5 阴囊汗
林珮琴说:“阴囊有汗为肾虚有湿。”[6]阴囊潮湿,出汗黏腻,多由肝经或下焦湿热,或阴虚火旺导致,常伴有阴部潮湿、黏腻不爽、微痒微热、阳痿不振。
在临床实践中,除了以汗证的发病机制、特点、部位等作为辨证、诊断依据外,还应辨其寒热、颜色等。
5.1.1 冷 汗
出冷汗,多由久病、重病,体力虚弱,阳气衰微,卫表不固,汗出冷凉。如脱汗证多见冷汗,常伴有四肢逆冷、气短言微等重症。故《类证治裁》说:“阴汗者,冷汗也。”[6]
5.1.2 热 汗
多为外感风热或里热蒸迫引起热汗外泄,常伴有身热恶寒、口渴、咽干、脉浮数等症状。故《类证治裁》说:“阳汗者,热汗也。”[6]
5.2.1 黄 汗
汗出色黄,如黄柏汁色,称黄汗。多由湿热之邪内蕴蒸化津液而成。《类证治裁》说:“黄汗因汗出浴水,湿热内郁。”[6]常伴有身重、身痛如痹、水肿等症。
5.2.2 红 汗
汗颜色偏红,名曰红汗,亦称汗血,常由胆经郁热或热邪内蕴伤络所致。
汗之质地主要指汗的稀、稠两个方面。汗液质地不同所反映的病证性质、轻重、预后不同。质地变化常见于重危病症。
5.3.1 清稀汗
《类证治裁》说:“汗出如水,此阳被汗散,发泄在外,而不归元。”[6]汗出清淡如水冷凉,常伴有四肢厥冷,身凉脉微,阳气将脱之重症。故《中医临床大全》说:“汗冷,质地清稀,汗出如流如珠,为脱阳。”[10]432
5.3.2 稠黏汗
汗稠,身热气弱息微,此为脱汗重症。林珮琴说:“珠汗不流,汗出如油。”[6]汗出如珠、黏稠不易流动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故《中医临床大全》说:“汗热,质地黏稠,汗出淋漓如油,为脱阴。”[10]432
因体质差异和感受外邪的不同,汗的气味也不同。常见的病理气味有腥臭味,多因湿热内蕴机体而致。《形色外诊简摩·嗅法》曰:“汗出稠黏,有腥膻气或色黄者,风湿久蕴于皮肤,津液为之蒸变也,风温、湿温、热病失汗者多有之。”[15]常见于各类温病或肝热、脚臭。①酸味:闻之有酸腐味,常见于风湿热或火旺于内。②臭味:常由瘟疫火毒入内所致,多称狐臭。③臭臊味:闻有尿臭味,多为肾阳虚衰、气化不行、浊气熏蒸所致。
根据汗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的病机,汗证的治疗总体原则应为协调阴阳,调和营卫。在此治则指导下,宜分虚实、辨主次。虚则补,实则泻,或补泻兼施,或标本兼顾,总之要谨遵汗证病机,辨证论治。自汗,治宜调和营卫;盗汗,治宜清里泻热、滋阴降火;脱汗,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战汗,治宜清营解热、扶正祛邪;头汗,治宜清泻里热、化湿清利;半身汗,治宜祛风化痰、通经活络。概括而言,汗的基本治则是以汗为本,以调为法,因证论治。
汗可分为生理之汗和病理之汗。生理之汗是健康状态下的正常出汗。正常出汗有排出毒素、抵御外邪、调节体温和呼吸、平衡体液、营养肌肤等作用。病理之汗常见自汗、盗汗、脱汗、头汗、胸汗等,名虽各异,但病机相同,均是阴阳相失,营卫失和,腠理失司。因此,治则应以调阴阳、和营卫为基本,辨汗论治。学习并探讨汗学说,对认识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维护人体健康、健全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提高中医学术水平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