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 孙永明 陈子洋 崔岳
人类科技发展时至今日,无论从算力、硬件性能,软件算法还是新兴科技方向,都有了极大发展和多角度的突破。各个行业由科技赋能焕发了新的更强的生命力,而后知后觉的同行业企业,则要面对的将是从生产效率到产品质量,再到企业运行模式等多方面的降维打击。
字节跳动、美团这种互聯网头部公司,可以从海量的用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获取用户实时需求、兴趣爱好,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推送或其他商业行为,在图书馆管理中,我们同样可以对读者的查阅、借书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获得近期读者主要对哪类目的书感兴趣,是文学还是科技,是计算机编程还是5G通信……其实如果我们潜心钻研就会发现数据分析的帮助不止于此,像哪类图书馆藏数量与借阅数量相比较少,易形成挤兑,需要补充购置、哪类图书作为主流读者爱好,可以继续购置入库形成完整的馆藏技术体系、馆内阅读场地在高峰时段满员率是否居高不下导致同样同时间有阅读需求的读者无法使用资源……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系统是一种应用程序,它通过模仿最终用户在电脑的手动操作方式,提供了另一种方式来使最终用户手动操作流程自动化。在传统的工作流自动化技术工具中,会由程序员产生自动化任务的动作列表,并且会用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或是专用的脚本语言作为和后台系统之间的界面。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会监视使用者在应用软件中图形用户界面(GUI)所进行的工作,并且直接在GUI上自动重复这些工作。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传统的读者排队、工作人员扫码等模式将会被RPA机器人所替代,就像阿里的菜鸟网络使用的图像识别技术或人脸识别技术在此处也大有用武之地,可以想象读者只需要在镜头前晃一下图书,再“露个脸”,借书/还书工作就完成了。
笔者团队历时两个月,分别对河北省图书馆、廊坊市图书馆、廊坊师院图书馆、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等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进行了总结,多数对象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并不高,与当下的科技发展并不匹配。下面对图书馆管理流程进行模块化展开,分别加以阐述,以最终形成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进场模块
现智能化时代,为了提高效率,增加安全性。入场可采用不同识别模式,比如人脸、指纹、虹膜识别模式等。识别完成后在大数据的库中搜索该用户的信息,并且写入智能芯片分发给用户,这种重复化的流程可以使用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来完成,大大增加便捷性,使其配合AI进行大数据的重复筛选。智能芯片可以是手环或者戒指之类的可方便携带可以与图书馆内任何模块进行信息交互。出馆归还该智能芯片,同步数据后擦除该智能芯片的数据,保证安全性。以便于后期进行系统维护 升级只需要更改RPA机器人独立的程序就可以。
读者模块
用户可通过智能芯片或使用上述三种识别模式进行登录,馆内所有设备进行交互(以借阅者身份)。权限低于工作人员。
馆员模块
馆员模块分为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可建立所有馆员的大数据库与书目的大数据库以便于便捷高效的管理尽量使其形成独立的RPA模块,防止程序发生问题时互相干扰。工作人员负责馆内设备的运营以及维护。管理人员负责后台数据的编写、监控以及应对突发问题的解决。
设备模块
智能图书馆,体现在设备智能上。馆内各种设备都可以通过RFID与借阅者进行智能互联、交互,实时更新数据,实现了万物互联交互。
智能屏幕:借阅者可登陆后在上面看到自己的账户信息包括借阅书籍、即将到期书籍、延期书籍包括账户余额等;
智能书架:与检索库相连,读者如需要某类书籍,书架某一层可以进行闪烁或者移动到借阅区,实现了精确寻找;
智能座椅:可根据借阅者自定义调节;
智能桌面:包括两个区域交互区域与识别区域,交互区域:采用模块化可以完成借阅、归还、查阅书籍与个人中心模块等,实现了界面简洁,操作方便的特点。
识别区域:根据不同板块分别采用不同识别技术,查阅书籍的时候,采用模糊识别、自然语言识别,检索出相似的书籍。如需要打印某一页的话采用图像识别精准扫描打印,直接扣除相关账户余额即可,安全性大大提高;
其他智能设备:比如可在不同情况下直接进行线上预约车辆,预约订餐等
书管模块
图书管理分为新书入库和书籍补充。新书入库:先通过扫描技术让AI自动识别书籍的类别,在使用RPA机器人分配不同编号,可使用类似于给以太网分配的IP方法,将书籍按照不同类别、不同科目、不同货架分配为唯一的书籍编号。便于书籍管理。
书籍补充:通过计算经常借阅的书籍及借阅数目来补充现有书目;新书补充:通过网络热点方向来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及近期出版的新书来补充现有书目。
针对上述各模块的阐述,可以看出,包含大数据、RPA机器人在内的多项主流科技都有所运用。一整套完整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在科技赋能的加持下,就是一座现代化、信息化的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其在便利性、安全性、高效性以及馆藏书籍的体系化进步上,都有云泥之别。如果我们在思维上进一步进行拓展,整套的系统设计,就不仅仅可以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而是有一定规模的对于信息管理有高效化需求的系统,都可以进行一定的参考,从而伴随科技,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