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经济出现的原因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2021-03-25 04:34张尔雅
商业文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单身婚姻经济

张尔雅

探究背景

中国结婚率创下10年内最低水平,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讨论。结婚率的一降再降意味着单身人口的不断攀升,单身人士不需要养家糊口,便有巨大的消费能力,而独身居住的条件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消费需求。为什么出现如此之多的单身人口,单身需要面对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单身经济出现的原因出发,探究单身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企业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单身人群己达2.22亿人,占到总人口15%。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该省15岁以上单身人口为2063万人,单身率为31.9%,五年前单身率为29.9%,十年前单身率为23.8%。基数大且增长快的单身人口是单身经济发展的基础。

去年某电商网站的数据显示,一人份量的商品正在爆款中迅速蹿红:迷你微波炉销量增 970%、迷你洗衣机销量增 630%、 一人份火锅销量增200%。苏宁大数据显示,情人节上映电影《一吻定情》,苏宁影城一张座的订单占到了18%。饿了么数据显示,2017年"一人用餐"消费订单较比2016年增加了26%。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一人消费的商品销量增加外,单身经济还对购买车辆和住房产生影响。适合单身人群的小排量汽车占据了汽车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MINI、甲壳虫深受单身女性的喜爱,而经济实用的日本车是单身男性的首选。2017年第一季度大众甲壳虫系列40%的份额来自中国,而其中80%的消费者是月收入过万的单身女性。近年来,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单身公寓销售火爆,某些楼盘, 在开盘后的短短数周便告售罄。这些单身公寓的共同特征是, 虽然很“玲珑”, 却“五脏俱全”, 房型充分考虑到单身人士的需求, 而且基本都经过了精心装修。 因为调查数据显示, 单身公寓的购买者大多在市中心上班,收入稳定,生活节奏快。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不愿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拥堵的交通和不完善的郊区生活设施上; 他们同时具备很强的分期偿付能力,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希望能打破“结婚买房”的定律。

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后,单身人群的消费趋势是"悦己"。奢侈品牌是单身人士的主要消费对象。北京一位月收入2万的白领,一身奢侈品,尽管不用买房,不用养孩子,但仍是“月光族”。“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我们往往会一掷千金,既然一个人生活,为什么不对自己好点。”是他们的心理状态。《新周刊》曾发布了《中国单身报告》。 报告显示,28.6%的人不经考虑购买奢侈品;16%的人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种种迹象都体现了悦己。

已有部分学者对单身经济现象进行了研究。杨丽媪(2008)分析了单身经济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王昊飞、周慧敏(2007)分析了单身经济的特点及其表现。杨信(2010)分析了单身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商机。刘稚亚(2015)分析了单身经济中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张凯(2018)分析了单身经济带来的直销商机。王佳昕(2019)分析了单身人群的消费潜力。已有的研究缺乏对单身经济现象出现原因和企业应对策略的系统分析,因此本文会从分析单身经济现象出现的各个方面原因入手来对企业如何抓住单身经济的商机提供建议。

单身经济出现的原因

大城市生活压力大

大城市加班文化非常浓厚。2019年出现一个热词“996”指的是每天9点上班,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有些企业称其为企业文化,而这样的工作制度在使人身心疲惫的同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没时间”成为许多年轻人躲避相亲的理由,却也是事实。“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样的生活和爱情在忙碌的大城市变得可遇而不可求。

男女性别比失衡

在石器时代,女性拥有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生育权,因而形成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随着农耕文明的出现,男性的生产力逐渐超越女性,男性开始占有主导地位,父系社会开始形成。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私有制萌芽、产生。在父系社会中,男性享有继承权,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男尊女卑出现并持续了几千年。

虽然有许多人在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如今的现状是社会的资源和权力依然掌握在男性手中,从社会资源领域占有量上看,女性处于被分配的地位。因而“重男轻女”“女子不如男”的思想便会依然存在。这导致了男女人口的巨大差距。

根据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鉴数据显示,“00后”(2000~2009年出生)男生比女生多出了近1271万,整体人口的性别比达到了118.91。换言之,未来这个年龄段将有超过1000万的人因没有对象而被迫单身。巨大的单身人口数量促使单身经济的发展。

女性地位提高,婚姻中双方都有主导权

《为什么离不开家暴男》一文中,主人公曾多次遭受家庭暴力,但依然没有提出离婚,是因为她有太多的顾虑:担心自己一个人无法在社会上生活,担心找不到工作,担心养活不了孩子。归根结底,她的顾虑就是源于没有实现经济独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这意味着女性提高了学历,提高了收入,提高了社会地位,实现经济独立。在经济独立的同时,她们不再依赖于男性。她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可以决定过婚姻生活或单身生活。因此,当婚姻使她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时,她们更倾向于保持单身。

社会经济发展

在中国古代,以农为本,而人口的多少将会直接影響农业的发展。因此统治者将会出台一系列法规提倡早婚。《周礼》规定,男子年满二十可娶,女子年满十五可嫁。若男子超过三十岁未娶,女子超过二十岁未嫁,那么在仲春时节,男方只要向女方打声招呼,两人即可成婚。

而对于大龄单身青年,他们有税。公元前189年,汉惠帝出台“单身税”,即对“不结婚”或“晚婚”的女人进行惩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相当于缴纳600斤粮食,是很严重的罚金。为何有税,因为单身有罪。

从国家角度而言,单身意味着人口减少。官府的徭役、兵役便得不到保障,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就会减少,不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从家族角度而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单身阻碍了家族的繁衍。从个人角度而言,单身便意味着没有子嗣。在没有养老制度的古代社会,单身者将会面对老时无人奉养,甚至死后无人祭拜的境况。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科技不断进步,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人口不再决定经济的发展。养老制度的健全,使人们逐渐不再“养儿防老”。日趋完备的基础设施,使人们逐渐不再为了结婚而结婚。这一切都为单身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婚姻中男女分工不均

古代婚姻一直奉行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准则。二战时,男人上战场,女人则负责后勤。从此以后,女人不仅属于家庭,同样属于社会。她们走上了工作岗位,与男人一起担负着赚钱养家的重担。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号召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和男同志一样的主力军的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女人投身工作,男人却没有奉献家庭,于是产生了“丧偶式婚姻”。在这样的婚姻中,仅有一方不断付出,另一方却不回应。“丧偶式婚姻”是不美满的婚姻,而在“丧偶式婚姻”中长大的孩子缺乏对婚姻的“安全感”。长大以后,他们对婚姻抱有“害怕”或“抵触”的情绪,因而他们不愿结婚。

单身经济带来的社会问题

孤独感倍增

人们在快乐、难过、生病时会格外需要倾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会格外需要与外界产生交流。在长期单身的状态下,这些需求得不到不能满足,人便会产生孤独感。长期的孤独感不利于身体健康,导致心理疾病。

安全问题

2019年5月,微博有这样一条热搜“这个女孩晚一秒门会怎样”。韩国首尔新林洞地区,5月28日上午,一个醉酒的女孩向家门走去,一个男子跟在其后,距离不远不近。在女孩关门的一刹那,男子突然向门扑去,试图趁女孩不备,强行闯入。幸运的是,女孩及时关门,将男子阻拦在外。男子在门外徘徊一分多钟,最终“黯然”离开。直到女孩酒醒后,她才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报了警。28日下午,监控在网络公开,引发热议。截止29日下午,已有23000人到青瓦台请愿,要求严惩嫌疑人。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中国网友的讨论。

那一秒钟,门关上了就是日常回家,门没关上就是地狱。不是每一个女孩都如那个女孩一样幸运。单身人士尤其是单身女士的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养老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单身人士没有孩子,他们应如何养老?老年大学、“夕阳红”旅游团等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理财产品和养老金可以使他们有钱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品质。但当他们瘫痪或患上老年痴呆症时,当他们不再具有行动能力或判断能力时,他们的生活便会陷入极大的不便中。

企业的应对策略

居住产品

單身贵族往往独自居住,小型洗衣机、微波炉、电饭煲、电冰箱等电器可以为单身者们节约资源。而小排量的两人座汽车更符合他们独自出行的需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单身公寓在满足他们居住需求的同时,也为他们节约了资金。

除此而外,公寓楼中单身女性专用楼层、24小时无死角监控、持续巡逻的保安和随叫随到的管理人员可以使单身女性减少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餐饮服务

当代的单身人士多为独生子女,生活能力相对较弱,往往不会也不愿自己做饭。而就算一个人,他们也想吃得既美味又丰盛。因此一人食餐厅、小火锅、半份菜等更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在超市中,小份装的商品更会受到单身者的欢迎。例如,将成熟度不同的7个香蕉包装到一起售卖,单身者一天吃一个,一周刚好吃完。这样的“单身香蕉”既可以节约单身者的购物时间,有可以避免食品被放坏。

文化服务

单身人士不止有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书法课、围棋课等可以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瑜伽班、健身房可以使他们强身健体,另外开设音像、书籍出租或零售的小店,也可以满足单身族的精神需求。在丰富自身生活的同时,单身者通过兴趣活动扩大了自己的交友面,交到知心好友,减少孤独感。

养老需求

单身意味着没有子嗣,在传统观念看来,他们会悄无声息地死在单身公寓中,直到死后才被发现。但在日本纪录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中,7位单身女人在同一栋公寓楼里买了房,她们组成了养老姐妹团,开启养老的新模式。这为“单身者如何养老”提供了思路。为了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单身者需要购买保险,同时减少对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的投资。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单身者应将5到6个月工资作为应急资金,这笔钱可以作为活期存款存入银行或投资银行的中短期理财产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单身者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弱,他们开始需要别人的照顾,养老院是他们的最终选择。对于养老院,医养结合是他们发展的新方向,专业的服务使老人可以在养老院安度晚年,同时可以不再让单身者为自身的老年生活而担忧。

(汉中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单身婚姻经济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1亿单身撑起一个IPO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单身
单身的你
经济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