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文化与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构建

2021-03-25 19:55黎炼
关键词:龙母骆越稻作

黎炼

(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近几年,南宁市环大明山地区龙母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高度重视龙母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壮族三月三”(1)“壮族三月三”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壮族特掘传说”(2)“壮族特掘传说”于2018年入选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壮族罗波庙会”(3)“壮族罗波庙会”于2014年入选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上林壮族龙母节”(4)“上林壮族龙母节”于2014年入选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南宁市上林县文化馆。等与龙母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陆续被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涉及民俗、民间文学等,涵括面广,这有利于龙母文化的整体保护。龙母文化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开发、利用,也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挖掘、开发龙母文化的独特价值,促进环大明山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一、相关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龙母文化进行研究,成果颇丰的有广西的谢寿球、黄桂秋、苏华清、罗世敏、李宏等,以及广东的叶春生、蒋明智、王敏、关玉、欧清煜等。在龙母文化的学术研究观点和视角上,两广的专家学者分为两大流派,广西的专家学者基本都以大明山龙母文化为论述对象,探寻龙母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对南宁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等,如谢寿球《大明山,龙母文化的发源地》[1]、黄桂秋《大明山龙母文化与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2]、苏华清《“掘尾龙拜山”:源远流长的原生态龙母文化》[3]、罗世敏《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全力打造文化强市品牌——深度挖掘开发广西大明山壮族龙母文化》[4]、李宏《环大明山乡间龙母庙宇的社会价值——以武鸣县罗波镇罗波庙考察为例》[5]等。其中,谢寿球《大明山,龙母文化的发源地》以大明山地区的“掘尾龙拜山”故事、龙母村的龙母文化遗存、龙母和龙子崇拜习俗等民俗文化及考古发现为素材,充分论证了大明山是龙母文化的发源地,龙母信仰具有浓郁的壮族文化底蕴及壮乡地域色彩。广东的学者多以广东肇庆、德庆以及广西梧州等西江、珠江流域城市的龙母文化为论述对象,论述龙母文化的起源、时代特征和保护、传承等问题,如叶春生《从龙母故事看民间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6]、蒋明智《论龙母文化的发源地——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历史文献》[7]、王敏《论粤剧龙母戏的创作》[8]、关玉《肇庆悦城龙母祖庙 西江之滨民族瑰宝》[9]、欧清煜《悦城龙母文化探微》[10]等。其中,叶春生《从龙母故事看民间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广东德庆悦城的龙母文化为例,归纳龙母整治水患、抗击洪涝灾害等传奇故事,着重论述了龙母信仰获得历代敕封的原因,并从传说学、风水学等角度探究龙母信仰的流布和源头,强调龙母文化的时代特征。可以说,两广学者对龙母文化的研究推动了龙母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龙母文化在横向和纵向研究上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发掘了龙母信仰的深厚底蕴,拓展了龙母文化的利用价值。

两广学者、专家对龙母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在研究如何加强两广龙母文化的合作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有不足。笔者以大明山龙母文化为论述对象,挖掘其骆越稻作文化基因,探寻其与骆越族群稻作生产的水环境以及“壮族三月三”等的密切关系,并基于环大明山龙母文化的独特价值,建议以“壮族三月三”为纽带,以龙母文化为核心,以西江、珠江水系为导向,打造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助推南宁市塑造首府城市文化旅游新形象,促进区域文化旅游合作蓬勃发展。

二、环大明山龙母文化延续骆越稻作文化基因

环大明山龙母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与骆越族群的稻作生产息息相关,其原生态内容延续了壮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骆越稻作文化基因,渗透在世代壮族人民的文化空间里。环大明山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决定了龙母文化与大明山水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壮族三月三”形成高度融合的文化整体,并相互吸收、丰富和创新,反映出壮民族在保护、传承龙母文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哲学智慧和审美趣味。

(一)环大明山龙母文化与骆越族群稻作生产的水环境融合共生

大明山是广西中部弧形山脉西翼的一组大山,中心地理位置处于南宁市武鸣区,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等县(区),这些县(区)具有地缘结构、文化习俗、经济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性,学术界及官方将这一联片区域文化称为环大明山文化。长期以来,环大明山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龙母文化是环大明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龙母的民间传说,在珠江流域有多个版本,其中,环大明山地区的“特掘扫墓”故事最具有骆越族群的生活印记、文化气质和历史底蕴,故事中的地名、人名都是壮语词组,而且在流布和传播过程中完整保留了原生态面貌。

其故事梗概如下。有个“娅迈”(意为老寡妇)在挖野菜回来的路上捡到一条小蛇并带回家养。小蛇越长越大,娅迈的茅棚装不下,只能砍掉它的尾巴,并给它起名“特掘”(意为“断尾蛇”),人们就把娅迈叫作“乜掘”(意为“特掘母亲”)。特掘越吃越多,乜掘实在难以供养,就把特掘送到河里谋生。后来,乜掘病死了,村里人要为她办丧事,却见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昂头摆尾凌空而下,把乜掘棺木卷到大明山安葬了。之后,每年农历三月三,特掘都上大明山为乜掘扫墓。

在环大明山地区,与龙母传说相关的地下文物相继被挖掘出来。20世纪80年代,武鸣马头镇元龙坡、安等秧等古墓群及古遗址被发现并被发掘,一批西周时期的船型墓、蛇形玉雕饰以及明朝时期蛇图腾石雕像等以蛇为装饰的文物、遗存相继出土,说明远在西周时代,蛇已成为骆越先民的图腾崇拜。从这里可以看出,特掘是环大明山古骆越蛇氏族或部落的图腾崇拜对象,龙母娅迈是蛇氏族或部落的首领。在这一传说故事中,特掘具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和魅力,他身上具有感恩图报、葬母行孝的壮民族优秀品德;龙母娅迈母仪龙德、惠泽天下的形象则深入人心,其恩德感化众生。他们的精神品格浸润在世代壮族人的德行教化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壮族蛇图腾崇拜和龙母文化。龙母文化因蕴藏着古骆越文化基因历经千年淘洗而越发显得瑰丽,逐渐演变成环大明山地区壮族族群共同的民族记忆,进而促进了壮族族群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壮族先人将大明山视为神山,这是一座给人们带来粮食、子嗣、安定、福气和吉祥的圣山,在古书和古文献中均有相关记载。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大明山为“武缘县发龙之祖”[11](P342)。《武缘县图经》(5)《武缘县图经》由黄君钜、黄诚沅编纂。黄君钜(1818~1888)系广西武鸣人,清代举人,该志书由其起例编纂,未成书即辞世。其子黄诚沅继之,民国十年(1921)完成书稿,同年以铅印本面世。记载:“大明山之中干,自镆铘峰而南起……为县龙脉发脉处”,大明山佛光普照的龙脉气象也因此而更加神秘生动,龙母文化深深扎根其中,如同树木汲取了养分而生机勃勃。大明山水系发达,发源于大明山的主要河流如廖江、东江等有30多条,依次汇入浔江、右江、邕江、郁江等,是西江、珠江水系的重要源头,也是武鸣、上林、马山、宾阳等县(区)稻作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区。《交州外域记》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12](P447)“雒”的发音与壮语的“水”字发音相近,所以这里所记载的“雒田”应是“水田”,而“雒民”应是“耕种水田的骆越子民”,此为骆越族群巧用水利发展稻作生产的有力例证,其稻作生产与水的密切关系可见一斑。

骆越族群稻作文化依托于大明山特定的水环境,骆越先民因水而生,因水而活。然而,人力毕竟不能左右自然力,特别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骆越族群尚缺乏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出于对雨水的强烈需求以及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惧怕,他们不得不寻求一个可以掌控“水事”的神灵来护佑,以求得本族群的安定发展和繁衍壮大,在骆越先民的生产实践中,龙母、特掘是他们公认的拥有这项神力的神灵。正如学者黄桂秋所说,“大明山龙母文化则包涵有水神和山神信仰两者融合的文化因素。具体表现在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祭祀仪式、遗物圣迹、民俗事象等方面,其信仰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壮族原生态水神信仰特征,由此推知大明山是中国南方原生态龙母文化的核心区域和重要源头”[2]。可见,以龙母、特掘为核心神灵的龙母文化与骆越族群稻作生产的水环境融合共生,互为表里。

龙母文化从实践中孕育出来,最终又运用到实践中去。古骆越人对龙母、特掘的崇拜,正是从水稻种植以及以稻米为主食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饮食习惯等实践中生发出来的,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创新性,经千百年岁月洗礼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特掘崇拜的原型便是蛇图腾崇拜,产生于大明山独特的自然条件,大明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众多的溪河成为古骆越人生存的必备条件,这为他们带来稻作丰收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在长期的稻作生产实践中,人们希望天上能够呼风唤雨的龙给世间带来风调雨顺,而龙难以见到,所以环大明山地区的骆越先民便将随处可见的蛇当成龙的化身,由此产生了对蛇的崇拜,形成了蛇图腾崇拜文化。正如武鸣两江镇龙英村壮族《龙母歌》所唱的:“特掘在我村,龙母在天上。众人敬龙母,子孙都兴旺。”

环大明山地区龙母文化和稻作文明,反映了稻作民族对水的实践、认知以及对水的依赖、利用。龙母文化延续了骆越族群稻作文化古老基因,是古骆越人对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认识和反映。

(二)环大明山龙母文化与武鸣“壮族三月三”是高度融合的文化整体

《武缘县图经》记载:“龙母庙,县境乡村多有之,祀秦女龙母温夫人。”可见在南宁武鸣区,龙母崇拜习俗由来已久。“三月三,龙拜山”,是自古就流传在环大明山地区的歌谣,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的清明节,与特掘农历三月三回来给龙母扫墓的传说密切相关,而且壮族扫墓的常备祭品五色糯米饭,传说也是因为特掘是一条五花蛇的缘故。可见“特掘扫墓”故事对壮族的民俗节庆、饮食习俗以及道德教化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骆越族群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其一年四季的民俗传统节日基本上源于本民族的农事安排或宗教信仰活动,并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壮族三月三”正是壮族先民基于农事安排、歌唱习俗、宗教信仰等形成的节日,是壮族先民依据节令开展的春祈秋报活动。因此,龙母祭祀活动中的祭祖祈福和祭神祈雨成为“壮族三月三”节日链中的重要环节,是骆越族群稻作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历代的传承中,“壮族三月三”逐渐演变成壮族的代表性民俗传统节日,呈现出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和地方特性。

在壮族民间,“三月三”不仅是龙母祭祀节及清明节,还是传统的壮族歌圩节。清代壮族文学家、诗人韦丰华(广西武鸣人)创作了《今是山房吟草》《今是山房吟余琐记》等诗集,《今是山房吟草》收录了他创作的《廖江竹枝词十七首》,该组诗对武鸣廖江(今武鸣区马头镇)“三月三”描绘得尤为生动,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三月三”歌圩风俗的盛况,如“试向黄林林外望,三三佳节好花多。胙颁真武台分将,食罢青精糯米香。忽漫歌声风外起,家家儿女靓新装”[13](P297),展现了祭祀、对歌、聚会等多姿多彩的“三月三”传统习俗,情感细腻、情景交融,令人向往。

长期以来,壮族与瑶、苗、侗等民族杂居一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交流极为频繁,使得壮族文化在发展中呈现了开放包容的显著特征。传统节日“三月三”演变成当代节日“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节日,也是广西其他世居民族的节日),既延续了传统的文化基因,也汲取了其他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正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形态影响着当下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从文化层次来看,骆越族群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春祈秋报的农时节令性规律,因此特意在春季挑选适合水稻播种的时间向龙母、特掘祈求庇佑,以获得粮食的丰收。龙母崇拜正是源于骆越族群稻作生产的农时节令性,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大明山龙母文化与“壮族三月三”共同形成了具有原生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骆越稻作文化积淀和文化表征,是高度融合的文化整体,二者不可分割。

三、依托龙母文化,打造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

从“特掘扫墓”故事来看,龙母抚养特掘,特掘葬母尽孝,彰显了环大明山龙母文化中所蕴含的母仪龙德、中华孝道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等精神内核。龙母传说以环大明山地区为中心传播源,沿着西江、珠江流布传播,一直传播至泛珠三角区域、东南亚(比如越南人自称龙仙子孙,也是在农历三月三过清明节)一带,当它沿江流传到另一地后,当地的人们就会结合地方语言、地理环境、自然风物、民风民俗、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对传说加以吸收、融合并衍生出新的变异文本,呈现出沿水路向周边辐射的流播形态。很多变异版本还延续了古壮语对特掘的叫法,将故事中的蛇称为“掘尾龙”,并催生出一系列与龙母崇拜相关的传统民俗节庆,体现了文化的传播规律。直至今天,龙母文化依然在环大明山地区、泛珠三角区域、东盟国家壮侗语族中活态传承,人们不忘龙母恩泽,每年都自发祭祀龙母,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在某种程度上,大明山龙母文化的特质及龙母信仰获得了新的发展,这是文化传播的规律,也是文化传播的特有现象。

“将口头传统当作一种动态的民俗事象,或者更进一步视作人类的言语行为、表达文化、叙事传统的学术理路,已逐渐在中国学界取得广泛共识。”[14]朝戈金先生在《口头传统在文明互鉴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为什么要提高对口头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呢?这是因为口头传统是人类‘古老常新’的信息技术,是人类‘表达文化的根’。”[15]中国壮族与东盟国家壮侗语族同属于中国古代百越族群,在族源上具有密切关联。长期以来,龙母文化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艺术等方面的交往和认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母传说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壮侗语族“表达文化的根”。这正是龙母文化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亲近、和谐理念,对于增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心相通、民间相亲,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挖掘大明山龙母文化资源,打造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意义重大。目前,环大明山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未能凸显壮族传统文化内涵,缺乏特色,难以让游客充分认知和理解壮族传统文化,对文化旅游爱好者没有形成吸引力。因此,应当依托龙母文化打造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以此突出南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进而打造南宁新的文化旅游地标。

(一)以“壮族三月三”为纽带,丰富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的文化内涵

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确定为广西法定节假日。之后,无论是从参与的民族,还是参与的人口来看,它都毫无疑问地撑起了“广西第一节”的美名。当下,“壮族三月三”在空间上实现了广西全覆盖,其活动范围从乡村扩大到城镇,并从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参与逐渐演变为众多旅游者共同参与,在活动内容、形式上更加符合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除了民间自发举办的祭龙母、唱山歌等传统活动外,各级政府也推出了系列“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南宁市“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自2015年举办以来,就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近年来文旅融合政策的出台,让“壮族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传承、利用迎来了更多机会和空间。在民间层面,由于“壮族三月三”和龙母文化具有紧密的历史渊源,很多相关的活动都会相继举行,节期因活动内容的需要,有时甚至长达一个月;在政府层面,因“壮族三月三”与国家法定假日清明节节期接近,形成了两个节假日累加的法定长假,这为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

在以后的“壮族三月三”节庆期间,可以把环大明山地区的武鸣“壮族三月三”、武鸣壮族罗波庙会、上林壮族龙母节、马山“三月三”传统庙会等民间龙母节庆串联起来,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注重发展体验式、参与式旅游项目,进一步整合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策划推出系列环大明山龙母文化节庆游或环大明山龙母文化周等,并且每年定期举办,使其具有周期性和常态性。推动“壮族三月三”从传统节庆向现代节庆转型升级,使之与大明山龙母文化形成自然、平衡、和谐的发展形态,打造专项龙母文化旅游产品,凸显龙母文化底蕴,丰富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的文化内涵,从而为龙母信仰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平台。

(二)以龙母文化为核心,讲好龙母故事,弘扬龙母精神,传播龙母声音

环大明山龙母文化蕴含壮族先民高尚的道德情操,积累了壮族先民独有的知识经验,是壮族先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智慧结晶,彰显着壮族先民非凡的生产生活实践能力,千百年来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人们的言行。《南越志》中有龙母的相关记载:“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媪见其辉光炳耀,谓曰:‘此龙子也,今复来也。’……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诏使者以赤珪礼聘媪。”[16](P319)这里的“媪”即龙母,“端溪”为今天的广东德庆,秦始皇南征岭南时曾为龙母养育龙子的传奇事迹所触动,并归功于自己的德政。千百年来,人们到龙母庙拜谒求庇佑,龙母的灵性和恩德给予人们无穷的力量,龙母文化对于人性的向善、家庭的圆满、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安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以龙母文化为核心,讲好龙母故事,弘扬龙母精神,传播龙母声音,对开发环大明山龙母文化旅游产业,壮大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加强龙母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如设计龙母、特掘的动漫形象,或设计具有壮族特色的龙母、特掘的民族纹饰,并以壮族刺绣或印制的形式装饰旅游纪念品、工艺品。二是成立龙母文化采风创作基地。组织广西区内外的文学家、艺术家前来采风、创作,推出一批接地气、具有时代风格的,与龙母文化相关的戏剧、歌曲、影视、文学作品等,增强龙母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三是建设环大明山龙母文化产业园。产业园可包含龙母文化雕塑、龙母文化博物馆、龙母歌坛等龙母文化主题建筑。如龙母文化雕塑可以龙母雕塑、特掘雕塑、龙母和特掘故事的组雕为主,组雕可以龙母拾到特掘、抚养特掘、特掘断尾、特掘离家、特掘探母、特掘葬母、特掘扫墓等故事的重要环节作为具体形象,使龙母文化产业园真正呈现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气质,彰显出壮族丰富的稻作饮食习俗、服饰文化习俗、民族节庆习俗,成为龙母文化的独特性地标。

龙母文化蕴含壮族传统稻作文化基因,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历史性,又因其流传地域广泛,在西江、珠江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融合了时代性、国际性等特点,是一个现代的文化复合体,是发展城市现代文化、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资源和优势条件。加强环大明山龙母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提升新时代龙母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为南宁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作用,同时也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对龙母文化的了解,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大明山真正成为南宁的旅游胜地。

(三)以西江、珠江水系为导向,规划设计西江、珠江水系龙母文化旅游黄金线路

在环大明山、泛珠三角区域以及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龙母崇拜盛行地区,伴随龙母崇拜而产生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楼阁庙宇、碑刻史记、戏剧曲艺以及稻作文化、民风民俗、饮食文化等,构成了丰富繁杂的龙母文化景观。“口头传统是存储族群记忆的宝库,涵养民族精神的源泉,它不仅奠定了一个民族的底色,也珍藏着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记忆。”[17]从这个意义上看,环大明山龙母文化承载了壮族族群的“核心文化记忆”,反映了壮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生活、价值观念和审美传统,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与泛珠三角区域、东盟国家的龙母文化之间具有互补性,具备双边或多边开展文化旅游合作的优势和条件。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环大明山、泛珠三角区域及东盟的文化旅游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龙母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符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彰显的是人类共通的价值典范。因此,利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西江、珠江水系为导向,推动西江、珠江流域龙母文化旅游的开发,充分展示龙母文化特色,将环大明山、泛珠三角区域、东盟国家的龙母旅游要素联接起来,推出西江、珠江水系龙母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以环大明山为源发点,以西江、珠江流域为旅游的升华点,努力让游客获得龙母文化的深度体验和情感认同。

南宁是面向东盟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先决条件。其区位优势在于,联结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有发展潜力的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各国。龙母文化为打造西江、珠江水系龙母文化旅游黄金线路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基础,它在南宁与泛珠三角区域、东盟国家展开文化旅游合作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大明山龙母文化资源丰厚,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龙母文化的有效利用将助推环大明山文化旅游圈的打造,这对培育具有壮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大有裨益,同时,对增强龙母文化在中国—东盟乃至世界的影响,凸显南宁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国际化都市魅力,塑造首府城市文化旅游新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龙母骆越稻作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骆越•印象系列设计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南宁市博物馆馆藏西周铜盘赏析
“三月三”、掘尾龙与龙母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骆越花山岩画的稻作文化解读
青蛙谢龙母
西瓯、骆越的出现、分布、存在时间及其它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