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侯保龙
(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必兴盛。乡村振兴不只是乡村经济的单一发展,而是蕴含乡村经济、文化、组织等多方面要素在内的全面发展。其中,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性要素,是乡村振兴的“软件”基础。当前,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村居民在物质上已摆脱了绝对贫困,但在精神上还相对贫乏,乡村文化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弱项。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补齐短板和弱项,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期盼,为乡村振兴“立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1]这实际上告诉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乡村的基础力量,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实现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指引,贡献文化力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两个文明建设”[2]政策指导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城市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现代转型,乡村文化建设仍面临乡村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流失、现代市场文化的负面影响、封建性文化的顽固性阻滞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乡村文化根植于农耕文化,正如梁漱溟所言,“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3]。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和主脉,是农民群众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实践中的智慧结晶。乡村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是农村长期历史沿革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标识,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积淀着一方乡土的价值追求,这其中既涵盖古村落、传统民居、祠堂等物质文化资源,也包括传统手工艺、饮食、地方戏、节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
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大量年轻人离乡进城闯荡,乡村常住人口迅速减少,很多乡村出现了人走房空的颓势。在乡村空心化的背景下,传统乡村物质文化资源日渐流失,如体现乡村情怀和乡愁纽带的农村老房子、令无数现代城市人怀念和向往的小桥流水等乡村建筑、田园风貌,或被拆除,或规划成了千村一面、整齐统一的新型农村社区。有些地方虽然注重乡村物质文化资源的修缮保护,但却疏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转化传承,带来农民精神生活的贫困。以前乡村特有的文化活动如舞龙狮、唱大戏等已渐渐退出农民的生活舞台。在城镇化的语境下,传统乡村社会的价值体系已趋于瓦解,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乡土文化不断被解构,面临极大的衰退风险。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村社会逐渐走向开放、现代化,新的乡村伦理还处在长期的重建过程中,市场文化趁机渗入乡村文化领域。一方面,市场文化对农民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给农民群众带来一定的现代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等先进观念;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摆脱物质贫乏的广大农民来说,受市场文化的消极影响,往往会过于夸大物质财富的作用,贬低精神性要素的作用。受西方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有的乡村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被打破,注乡谊、重诚信、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和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价值认同被削弱。村民祖祖辈辈传承的乡风民俗被不断边缘化,传统的特色乡村文化资源遭到遗弃,传统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同时,外出务工人员中先富起来的那些人衣锦还乡,冲击着乡村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长期接受网络文化和都市文化熏陶的中青年群体,偏好快餐式、消费性的流行文化和城市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共情感”和认同度迅速降低,特别是年轻一代越来越难以融入乡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这在实际上失落了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家园’”[4]。这些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逐步走向衰落,市场功利性价值观盛行,不利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
封建性因素的存在阻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受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制约,乡村社会不同程度存在封建迷信之风抬头的情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及其影响总体说来还很微弱,而各种迷信却大行其道。”[5]还有农民思想观念中狭隘落后的小农意识,守旧、短视、小富即安等思想都与封建主义的影响不无关系。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首先需要大量具有现代科学理性和民主精神的新农民。而造就这样的新农民,首先必须清除封建文化的负面影响,用先进文化占领、武装农民的头脑。在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就是逐步消除封建性文化、大力传承和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
总之,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未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亟待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文化阵地,消除落后、腐朽的文化糟粕,净化乡村社会风气,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健康和谐发展。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为满足新时代农民对美好文化生活日常需要的应然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追求文化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加强党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自身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为乡村文化兴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手段。“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6]乡村振兴,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富“口袋”,更需要富“脑袋”,需要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同频共振。乡村振兴内在包含乡村文化振兴,二者相互作用、彼此推动、共同发展。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强调要“记住乡愁”,这里的“乡愁”就是乡村的“根”与“魂”,就是我们的“魂”之所牵、“梦”之所绕的一方水土,就是我们的乡土文化、文明乡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继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优良传统,加强对乡村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断赋予乡村文化以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生存智慧、道德资源、价值理念,让它们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各环节,在潜移默化中教化民众、培塑民风,让子孙后代在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健康成长。
总之,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是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若没有文化的支撑,乡村就失去了根脉和底蕴,是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便成了一句空话。更重要的是,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导航器”,确保乡村振兴在正确道路上稳健发展。所以,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翼,并具有相当重要的统领地位和作用。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也是乡村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内容,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动力。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可以直接渗透到乡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建设中,与它们相融合、相协调、相促进,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在乡村场域下,就农民个体来说,文化发挥着塑造个人价值观和人格的功能。对乡村集体而言,文化发挥着社会整合即形成价值规范和道德教化的功能。文化不仅为社会系统服务,并且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系统结构的塑造。[7]中国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原有的乡村空心化突显,乡村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孝老爱亲、热心乡里的优良品质日趋淡漠,甚至有些地方的乡土文明正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给乡村社会在维持稳定、价值认同和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可以强化村民的价值认同、促进村民协作和培育淳朴民风,发挥对乡村振兴的人文功效,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增强乡村社会整合功能。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诉求和文化推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农民群众一旦得到先进文化的武装,就会转化成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物质力量。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提升其思想境界,使其成为具有先进思想的新时代农民;有助于发挥农民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涵育乡村振兴的强大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也认为,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的自身价值、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9]。
实践证明,社会经济越发展,物质生活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越突出。进入新时代,乡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丰裕的物质生活为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乡村存在的传统文化资源流失、现代市场文化的负面影响、封建文化的顽固阻滞等问题表明,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满足不了农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当前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除了物质生活的富足外,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农民已经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田者的形象,他们当中很多人特别是“80后”“90后”的农民,已经走出乡村,在城市里定居,在知识结构、观念情感、生活方式等方面和他们的祖父辈有很大不同。他们期待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期盼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简言之,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面对当前乡村文化的发展跟不上农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之间的矛盾,作为党在农村的一线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乡村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立足于新时代农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农民对乡村文化的多元性、个性化需求,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与文明品位。我们应当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去重视乡村文化建设,这已经成为顺应农民高品质文化生活期盼的现实选择。
总之,文化振兴是党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更是提升新时代农民的生活质量、契合农民对高品位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重要手段。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主体,是带领广大农村居民实现文化振兴的核心力量。乡村文化建设的每一项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落地执行。因此,我们党应充分认识自身所承担的乡村文化建设责任,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重要的文化使命。
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应从“文化使命、文化产业、文化治理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使命感,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治理能力,加强党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组织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直把乡村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把建设现代、科学、文明、和谐的乡村文化作为主要目标。在党和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下,我国的乡村文化环境持续向好,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文化载体日益广泛,群众性文化活动逐渐增多,农民的文化满足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精神风貌明显提升。同时也要看到,相对于城镇发达的文化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乡村文化建设的短板凸显。如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建设资金短缺,文化产业效益差、经营意识缺乏,农民群众参与不够,基层组织的文化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等。不少乡村的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引领。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增强文化使命感,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对解放农民思想的促进作用,是衡量农民美好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建设好乡村文化,守护好农民的精神家园,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基层党组织要勇于担负起革除封建性文化、整治陈规陋习的重任,当好乡村文化振兴的“领头羊”,带领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农民生活的人文底蕴,帮助他们夯实乡村文化基础。
振兴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都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筑牢文化民生基础意义重大。因此,要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轨并进、同向发力,共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一方面,扎实推进乡村文化事业。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乡村场域的一线力量,应坚持文化建设的普惠性、公益性、群众性原则,尊重农民的文化诉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改革力度,盘活和用好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公共资源,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服务水平;发现和使用乡村文化人才,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创作出展示现代乡村风貌和村民生产生活实践的艺术精品;创新乡村文化传播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创新活动;加强乡村公共文化阵地管理,在文化站的基础上再修建文化广场、休闲中心,通过开展政策宣传、农家书屋等一系列接地气、惠民生的文化实践活动,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另一方面,着力壮大乡村文化产业。文化兴则产业兴。乡村文化是对乡村社会历史沿革和发展过程的反映,又可以反过来为乡村的建设服务。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就是文化反哺乡村社会建设的一种形式,即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提供物质积累。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乡村场域的掌舵者,应做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评估,做好产业规划论证和落实工作,坚持实事求是、集体所有、管理高效、惠民富民原则,围绕乡村特色的文化资源,借助市场和社会力量,尊重村民意愿,循序渐进地发展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康养基地、乡村民宿、乡村节庆等项目,助推乡村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空间,实现文化强村。
在乡村文化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基本特色,也是引导乡村多元文化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可靠保障。乡村文化治理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化工程,涉及到乡村文化事务管理和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统揽和指导,准确把握乡村文化治理的方向。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应树立乡村发展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理念,基层干部应摒弃“重经济、轻文化”的传统思想,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乡村文化建设作为当下工作的重点,坚持以农民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注重保障农民的文化发展权利为根本,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党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参与的文化治理格局。以农民文化体验参与的形式、喜闻乐见的风格、独特的乡村特色,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乡村落地生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影响、改造其他文化,努力形成“农耕文化、家教文化、乡贤文化共荣”[10]的德治格局。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引导农民转变落后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旧习俗,提高抵制不良风气的意识,促进乡风文明。加强保护、开发传统民居和古村落等乡土文化载体,留住乡村文化的韵味,提升村民文化幸福感,确保将乡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积极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
总之,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对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时代回应,也是考量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质量和成色的重要标准。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牢牢掌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动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此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