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娇,储浩然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肥 230061)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脾胃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1]。国际相关流行病资料显示[2],IBS全球患病率约11.2%,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基于罗马Ⅲ标准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混合型及不确定型,尤以IBS-D最为多见[3]。现代医学治疗IBS-D主要采用益生菌、抗抑郁药、抗生素、解痉药及心理疗法等综合处理[4],短期疗效尚可但容易复发。传统中医学治疗本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容易操作、耗费较低、疗效确切及安全可靠等优势。
中医学认为IBS-D发病主要与肝郁气滞、脾虚湿盛及肠腑传导失司相关,常规针刺方式多以腹针、头针及体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调肝理气、运脾化湿以及疏通经络等目的。陆春霞[5]对76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各38例,针灸组采用针刺疗法(选取天枢、百会、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常规治疗,治疗后结果可见针灸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临床研究证实用针刺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显著。
中医学认为腹部分布着丰富的经脉,是治疗腹部疾病最重要的部位。腹针创始人薄智云教授[6]认为腹针为治疗腹部及全身疑难病新型针灸疗法,具有调理脏腑、疏通气血及止痛止泻等功效。覃宇等[7]将61例IBS-D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临床观察,其中腹针组针刺腹部中脘等穴位,西药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总有效率及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
头针疗法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是指通过刺激大脑皮质在头皮相应投射区的腧穴来达到疾病的一种针灸方法[8]。近年来诸多医家以头针疗法作为切入点进行IBS-D临床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张红昌等[9]纳入100例腹泻型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头针组50例取胃区及肠区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药治疗,治疗30d后结果显示,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亦有不少临床报道证实头针疗法在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及减轻肠道炎性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功用[10-11]。
口针疗法是指通过针刺口腔粘膜上的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学认为,足阳明经与手阳明经与口联系紧密。孙伟等[11]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了口针治疗IBS-D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治疗组予以口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口腔黏膜痛觉比较敏感,所以可搜索到的口针治疗IBS-D的研究文献较少,针刺疼痛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从而促进口针疗法的临床发挥及运用。
灸法又称为灸、攻法、火法,是一种用艾火持续薰灼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主要通过腧穴及经络的传导来达到疏通气血以及解决病痛的目的。艾灸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
艾炷灸根据隔或不隔药物,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鉴于化脓、瘢痕、灼痛及患者接受度等方面的原因,多数医者倾向于运用隔姜灸、隔药饼灸等间接灸进行IBS-D患者的临床研究。
2.1.1隔姜灸 隔姜灸乃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具有温经散寒等功效。濮孝娟[12]将100例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隔姜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及MOT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2.1.2隔药饼灸 近年来诸多医家发挥中药多靶点的优势,运用复方中药隔药饼灸治疗IBS-D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王玉霞等[13]对60例IBS-D患者给予隔药灸治疗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采用西药匹维溴铵片规范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不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改善SF-36量表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艾条灸亦称艾卷灸,其作为临床最常用的施灸方法,近年来在治疗IBS-D等研究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功用。储浩然团队[14]运用艾条灸天枢、上巨虚观察其对D-IBS大鼠模型的影响机制,研究证实艾条灸天枢、上巨虚可降低D-IBS大鼠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亦可降低D-IBS大鼠结肠组织β-防御素-2蛋白表达水平。
温针灸乃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以及良好的临床疗效。王晓江[15]纳入98例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得出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2组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6.12%,对照组复发率为24.49%(P<0.05)。
温灸器灸亦属于灸法治疗的一种,其具有散寒化瘀、温经通络之良效。虞露长[16]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了新型温灸器灸法治疗IBS-D的疗效确切。其将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澳铵片口服,观察组则采用新型温灸器行灸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针刺疗法与艾灸疗法同用是临床针灸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诸多医家运用针灸治疗IBS-D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王茜等[17]探讨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及对肠道菌群指标影响机制,其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与温和灸,连续使用4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疾病可以将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有机的结合,协同发挥疗效。娄静等[18]对30例IBS-D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白术芍药散加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证实针药并用可以更好地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李彦欣等[19]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8例IBS-D患者平均分组,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并联合逍遥散治疗,得出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电针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60多年的历史,随着针灸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发展,电针技术已经成为传统针灸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0]。今年诸多针灸医家运用电针针刺大肠腧、足三里等穴位治疗IBS-D取得了良好的功用。李萍等[21]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了电针大肠俞不仅能改善D-IBS小鼠内脏痛敏而且可改善D-IBS小鼠肠道炎性因子含量。冉国平等[22]通过制备IBS-D大鼠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证实电针可改善IBS-D体重增长率,亦可降低结肠黏膜组织炎性因子含量亦有一定的功用。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以中医针灸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把白芥子、干姜、肉桂等温散的药物研成细末用生姜汁等调成糊状直接贴敷穴位的中医外治法。王艳艳[23]根据IBS-D的临床特点,运用穴位贴敷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其纳入120例D-IBS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各60例,2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采用白术、苍术、白芍等疏肝健脾利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总有效率及临床肠道症状(BBS)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穴位注射俗称水针疗法,近年来临床研究亦证实穴位注射在改善D-IBS患者症状及有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用。王家满[24]将96例D-IBS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采用口服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对脾俞等穴位进行穴位注射,显示治疗组在腹痛程度和腹痛频率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穴位埋线是基于中医针灸经络经典理论指导下,采用针具联合药线将其刺激信息传入机体以治疗疾病的针灸特色疗法。柴增辉等[25]将110例脾肾阳虚型D-IBS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临床观察,针刺组55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埋线组55例予穴位埋线,经治疗发现埋线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且在改善证候积分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埋线组均优于针刺组。
耳穴作为传统的中医外治法, 历经千年的医学实践证明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是有效的[26]。于新捷等[27]纳入60例D-IBS患者进行观察,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结合心理疗法,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结果可见临床运用耳穴联合心理疏导不仅可以促进D-IBS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而且可以提高D-IBS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以上所述的针灸及其他特色疗法之外,临床上亦有不少医家报道点穴、推拿、走罐配合针灸等综合疗法治疗D-IBS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IBS-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功能紊乱疾病,西医学目前对该病缺乏特异性治法,传统中医药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发挥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基于国内外众多针灸医家的努力,针灸治疗IBS-D的理论及临床研究不断完善,针灸治疗IBS-D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从近5年针灸治疗IBS-D的文献及研究成果来看,针灸临床亦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1)对于针灸治疗IBS-D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少,多数仅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2)实验设计不完善,随机、对照、双盲法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3)尽管西医诊断标准多采取罗马标准,但是中医诊断标准不清,不同文献采取标准不一,部分文献质量偏低;4)评价方法偏单一,所研究文献指标多是从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着手,对于客观指标的评价偏少;5)针灸包括理法方穴术五部分,而手法作为针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中对手法操作研究较少,而且中医辨证尚不能很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