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蓓蓓,沈文娟,丛 晶,杨新鸣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异病同治”思想是指不同的疾病,如若疾病的病机相同,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治疗。《景岳全书》中云:“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疾病,当以经血为先。”《妇人大全良方》中也提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学术观点,可见,妇人的经、孕、胎、产、乳皆是以血为物质基础的,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无论疾病的症状如何变化,只要有相同的“证”,就能用相同的治则[1-3]。结合女性“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的生理特点,依据“异病同治”的理论,妇科疾病可从“补”论之[4-5]。因此,治疗妇科疾病要顾护精血,补益精血,根据“虚”的不同属性及兼症,采用不同的“补”,分而治之[6]。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也。”由此可知,女性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的自然规律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气,女子在“二七”之年,“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肾中精气充盈,化生天癸,“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由此可见,女性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只有肾精充盈,肾气旺盛,化生天癸充足,月事才能按时来潮,进而才能孕育、生产、哺乳。若先天之气不足,肾精亏虚,则会导致诸多妇科疾病。若青春期,则初潮年龄较晚甚至发生原发性闭经;若育龄期,则月经不能按时来潮影响孕育;若妊娠期,则肾脉系胎无力而导致胎动不安甚至堕胎、小产;若哺乳期,则精血虚少不能上化乳汁而导致产后缺乳等病。临床治疗时可选用肉苁蓉、菟丝子、桑寄生、杜仲、桑葚等中药直接补益肾气,也可从“虚则补其母”的中医理论,选用黄芪、人参、党参、五味子、蛤蚧等中药补益肺气,充盈肾气。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方剂有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寿胎丸、举元煎等。
此外,肾为阴阳之根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大病久病伤肾,等同于人体的阴阳之根受损。肾主水,藏真阴而寓元阳,因此,临证用药时应平补阴阳,依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原则,滋阴不忘阳,补阳不忘阴,代表方剂分别为左归丸和右归丸,此即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强调了肝脏对于女子的重要性。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妇人多有余于气,且易受情志因素的影响,肝失条达,疏泄无度,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例如《调经宜和气篇》中记载:“妇人多气,以深居闺帷,性情不能舒畅……肝火无时不动,每每郁结,以致月事不调。”可见,肝气失条达,冲任不调,肝郁气滞以致月经不调。《儒门事亲》中云:“可因啼、哭、悲、怒、郁、结,以致乳脉不行,而成缺乳。”可见,产后情志失调会使肝的疏泄失畅,影响乳汁的化生。《傅青主女科》中提出“善妒不孕”的观点,说明了肝气的疏泄失常也可导致不孕症的发病。由此可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可导致经、孕、产、乳各个阶段的疾病。临床上针对此类病症,多采用疏泄的治则,即“肝气郁结宜疏”,常常选用柴胡、薄荷、香附、郁金、川楝子、厚朴等中药行气疏肝,代表方剂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味乌药汤等。《肘后救卒方》中云:“凡妇人诸病,兼治忧喜,令宽其思虑,则病无不愈。”由此可知,治疗妇科疾病,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令疾病不治而愈[7]。
肝藏血,主司血海,体阴而用阳。妇人多不足于血,营阴不足,肝血虚少,肝经之乳络失于濡养,会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例如,肝气失疏,血海失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无常导致月经先后无定期;或素体血虚,又久病营阴受损,逢经行阴血下泄之际,感受风邪,血虚受风,致使经行风疹块的发病。临床治疗时多采用“肝阴血不足要养”的原则,疏泄肝气,滋补肝血,肝之气血调和,疾病才不易发生[8]。常用的中药有地黄、玉竹、山萸肉、北沙参、女贞子等中药滋阴养血,常用的方剂有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妇人以血为基本,若平素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则女性以血为物质基础的经、孕、产、乳的任何过程皆会受到影响。此外,脾可主中气统血、摄胞,脾虚化生不足,月经期血海不能按时满盈,或脾虚无力统摄经血,可致月经病的发生;妊娠期胞胎失于濡养,可致胎萎不长,或脾虚无力固摄胞胎,可致胎动不安、滑胎等;哺乳期不能生血上化乳汁,可致缺乳等[9]。临床上多治以健脾养血,依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原则,常用白术、茯苓、人参、黄芪等中药健脾益气,并配伍当归、熟地黄、白芍等气血双补,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等。若为脾虚统血无力导致的妇科疾病,多采用补气摄血的治则,健脾益气的同时配伍止血制品,如茜草、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炭等,常用的方剂为固本止崩汤加减。若脾气亏虚日久可致气陷,气陷则无力维系胞宫,导致内脏器官尤其是子宫的脱垂,临床上治疗阴挺多沿用张介宾提出的“当以升补元气,固涩真阴为主”的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脾为太阴之土,脾气以升为健,主运化水湿,《傅青主女科》指出:“带下俱是湿证”,可见湿邪是带下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白带多是脾虚……脾伤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白滑之物。”说明脾虚失于运化水谷精微聚湿成痰,下注冲任,带脉失约而发为带下病。另外,脾为生痰之本,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停聚,痰湿内生,下注冲任,滞于胞脉,使得月经稀发,增加病因复杂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的发病几率[10]。临床上多采用健脾益气、除湿化痰的治则,常用的方剂有完带汤、苍附导痰汤等。
“同病异治”思想是指相同的疾病,因其发病的病因、时间或不同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证”,临床上要采用不同的治则。“补法”可以预防疾病、治疗疾病、调摄机体等,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使用得当,立起沉疴,但使用不当,“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误开阖、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明根干、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可见在临证中应遵循“形神互荣、补之所宗,形神共损、补之所从,补从形需、神随形愈,补从神喜、形与神俱,补形全神、方药本真,持满御神、补法从慎”的原则[11-12],掌握好补法的适应症、禁忌症、配合方法等,并要兼顾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补虚”即为补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各个方面,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虚证的产生可能是某部位自身的病变,也可能是其他几个方面的共同影响所形成,可能是一脏腑独病,也可能同时累及几个脏腑。因此,补法的运用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虚证的程度轻重、病势缓急、寒热性质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灵活运用,全面考虑。
以妇科疾病中常见的崩漏为例,若见经血淋漓,数月不尽,可先补气健脾、收敛固气以止血;待血缓止之后,应着重补肾,兼理肝脾气血。若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则应按“急则治其标”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的止崩三法,以防厥脱,必要时采取手术止血。
补法运用得当,疗效立竿见影,但使用不当,也能促使疾病恶化甚至招致死亡。所以临证之时运用补法应注意辨证论治,辨别虚证的性质,以确定正补、峻补、缓补、滋补、温补、凉补的具体治则,切记犯“虚虚实实之戒”[13-14]。
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若为痰湿阻滞引起的病症,临床除月经迟至、带下量多、形体肥胖、痰多毛盛等实证的表现,也可见到神疲乏力、肢体困重等虚证的表现,此为“真实”而“假虚”的证候,即“大实有羸状”,临证之时切不可应用补法,以免不当补而补,贻误或加重病情;若为肾虚血瘀引起的病症,临床除月经迟闭、血瘀之象等以外,也可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不华等表现,此为“真虚”而“假实”的证候,即“至虚有盛候”,临证之时应首先考虑补法,切不可误用泻法,当补而不补,加重病情。
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因时制宜即为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来选择用药,如“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因地制宜即为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来选择用药,如“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因人制宜即为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选择用药,以患者的年龄为例,治疗崩漏时,青春期和育龄期的患者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为主,多从肝、脾论治,而围绝经期的患者多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主,多从肝、肾论治。
《景岳全书·脾胃》中云:“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由此可见,脾胃对生命活动及疾病防治的重要作用,从食物着手,也是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15]。
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以水谷为本。《内经·至真要大论》中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由此可知,五脏与五味一一相应,合理的食物搭配,才能保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的正常供给。根据女性“血常不足”“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平时应多食用动物内脏、胡萝卜、猪、牛、羊肉、红枣、阿胶、红糖、豆类、黑芝麻、黑木耳、山药等食物以补气生血、补气行血[16]。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记载:“多食咸,则脉凝涩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胼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由此可知,摄取食物时,要避免饮食偏嗜,违背了正常的饮食结构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灵枢·经别》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刺节真邪》中亦云:“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近年来,针灸以其绿色、安全、痛苦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针对虚证的病症,依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临证之时多用补益的手法,选取具有补益作用的穴位,如在治疗虚性妇科疾病多选用关元、足三里、百会、气海等穴补气养血,选用三阴交、太溪、肝俞、肾俞等穴滋补肝肾。对于虚寒性的疾病,如痛经,多应用温针灸或艾灸法,选用任脉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以达到温补阳气的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中医在诊治疾病时,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着眼于“证”的区别,而不单纯“病”的异同。本着“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原则,补法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治中。临证应用补法之时,本着“治病必求于本,滋苗必灌其根”的原则[17],首先要分阴阳、论气血,结合病程的发展及患者体质,辨别虚证的实质和所属的脏腑,选择合适的阶段进行补法治疗,切忌过早补益造成“闭门留寇”,也应避免过晚补益,造成“虚不受补”。临证之时,结合妇人“以血为主,以血养身”的生理特点,虚则补之以应形,喜则补之以应神,形神兼顾[18-19],药食同补,安于心乐于形,增强体质,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