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解毒汤联合艾灸对脾肾亏虚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3-25 02:49周靖颖李明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肾衰竭艾灸肾功能

陈 扬 钟 超 周靖颖 李明玥

1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2 自贡市中医院; 3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慢性肾衰竭是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患者肾脏代谢功能严重失调的一种疾病。早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若积极治疗可延缓肾脏衰竭进程,当其发展到晚期则需要借助长时间血液透析、肾移植等替代肾脏部分代谢功能,虽有一定效果,但往往付出的时间、经济代价较高,部分患者难以承受,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优势在既往的研究中可有效改善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1]。补肾解毒汤是笔者常用经验方,本次研究将补肾解毒汤联合艾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肾衰竭,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9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47.51±6.34)岁,病程5~8年,平均病程(6.24±1.01)年。对照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42~59岁,平均年龄(46.37±5.12)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6.17±1.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肾脏病学》[2]中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制定BUN>7.14 mmol/L,Cr>177μmol/L。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包括:面色晦暗、食少纳呆、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脘腹胀满、夜尿清长,舌苔腻,脉沉细等。纳入标准:复合慢性肾衰竭诊断及脾肾亏虚证中医证型;年龄18~60岁。排除标准:近2个月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拒绝中药及艾灸治疗;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按时血液透析;必要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钠、水摄入;饮食生活指导等。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艾灸选穴:命门、双肾俞、脾俞、悬枢。操作: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双手自然放于身侧,腹部垫软枕,暴露腰背部。以温和灸对上述穴位进行操作,每穴灸5min,隔日1次,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解毒汤口服治疗。中药处方:煅牡蛎30g,白花蛇舌草20g,淫羊藿15g,丹参15g,当归15g,党参20g,白术20g,茯苓15g。中药由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房统一煎煮并配送至患者,早晚口服,150ml/次,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肾功能指标:抽取患者2ml空腹静脉血离心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CCr等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评估肾功能。(2)血清炎症因子: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3)临床疗效:以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Scr,CCr变化程度评估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症状消失并Scr降低>30%以上,CCr增高>30%;有效:患者症状改善,Scr降低20%~30%,CCr增高>20%;无效:患者未达到以上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均降低,CCr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Scr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IL-6、CRP均减少,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CR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124 5,P=0.000<0.05)。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属于中医“溺毒”“水肿”“癃闭”“关格”“虚劳”“肾劳”“肾风”等病的范畴,多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为脾肾亏虚,同时又夹杂湿浊、湿热等实邪。因此,慢性肾衰竭治疗以温补脾肾之阳,益气扶正为主。慢性肾衰竭患者因肾脏过滤作用已大部分丧失,加之长期使用各类药物,易产生较大毒副反应,因此补肾的同时应兼顾解毒。研究所使用的经验方补肾解毒汤药物组成包括:煅牡蛎、白花蛇舌草、淫羊藿、丹参、当归、党参、白术、茯苓。方中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同时可重镇安神,软坚散结。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顾向晨等[4]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证明淫羊藿苷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肾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丹参、当归补血活血祛瘀,通经止痛。谢胜等[5]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有效抑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微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利水渗湿,诸药合用,共行滋肝补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可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提升临床疗效。许正利等发现补肾解毒类中药可减轻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6]。

艾灸属于中医针灸疗法,是将艾叶制成的艾绒后点燃产生艾热刺激局部穴位,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营卫的等作用。朱敏等[7]发现温灸中脘、神阙和关元等穴位可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腹膜透析充分性。本次研究艾灸选穴包括命门、双肾俞及脾俞等穴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脾俞、肾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夹脊穴,可温肾健脾、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徐艺菲等[8]发现刺激肾俞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贫血状态,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增强肾脏功能。命门为督脉穴位,艾灸可温补脾肾阳气。曾祥平等[9]发现命门穴按摩联合贴敷治疗可明显患者肾绞痛患者疼痛程度。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高于对照组,提示补肾解毒汤联合艾灸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肾脏的代谢功能。陈杰等[10]发现解毒泄浊类中药有效缓解肾衰竭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并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后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患者机体内多存在微炎症状态,以 CRP、TNF-α 等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增高为主要表现,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11]。

综上所述,补肾解毒汤联合艾灸可有效改善脾肾亏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肾衰竭艾灸肾功能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艾灸保健知多少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膳食营养护理与要点分析
婆婆迷上了艾灸
肾衰竭血透能活多久
千万“别”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