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GS方案化疗治疗胆管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1-03-25 02:4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胆管癌控制率胆管

王 伟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内科 462300

胆管癌属于一种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攀升,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2]。临床治疗胆管癌首选方式是手术切除肿瘤,而随医疗技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多手术方案应用于临床中,其中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属于近年来新型治疗方案之一,其创伤较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备受关注[3-5]。但如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仍是临床中研究重点。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是通过高能量引起组织凝固与坏死,同时切断肿瘤血供,进而实现肿瘤抑制生长,在多种实体瘤的临床治疗中,发挥良好治疗效果,但关于RFA在胆道肿瘤中应用价值却鲜有报道,需进一步探讨[6-7]。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胆管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ERCP引导下RFA术联合吉西他滨+替吉奥(GS方案)化疗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胆管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0.02±8.92)岁,肿瘤位置为胆管上段14例、胆管中段16例、胆管下段13例,临床分期为Ⅰ期15例、Ⅱ期14例、Ⅲ期1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9.87±9.11)岁,肿瘤位置为胆管上段13例、胆管中段15例、胆管下段15例,临床分期为Ⅰ期17例、Ⅱ期14例、Ⅲ期12例。两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胆管癌;临床资料完整者;符合RFA术指征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协议书者。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功能异常者;合并手术禁忌证与麻醉禁忌证者;伴有原发性肾、脑、肺、心等疾病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无法完成2年随访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予以GS方案化疗治疗。吉西他滨:取1 000mg/m2溶于浓度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第1、8天应用,滴注时间需>30min,持续治疗3周,后停药1周,4周为1个疗程。替吉奥:口服,20mg/次,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用药4周,休息2周,6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RCP引导下RFA术治疗。待麻醉起效后,于十二指肠镜辅助下插入导丝至十二指肠乳头,在肠镜引导下将胆总管切开,将造影剂注入,透视显示肿瘤与胆道狭窄位置与长度,后留置导丝,对乳头行小切开,后循导丝将8.5F扩张导管插入,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内置射频导管,输出时间设置为2min,功率设置为10W;于透视定位下对肿瘤与胆管狭窄部位实施射频消融;针对长度>2.5cm狭窄段予以分段消融。

1.4 疗效评估标准 依据实体瘤疗效标准评估:肿瘤已完全消失,4周未出现复发和新病灶归为完全缓解;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4周未出现新病灶归为部分缓解;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4周未产生新病灶归为疾病稳定;未达到上述标准归为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为疾病稳定率、部分缓解率与完全缓解率总和。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取晨起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取血清,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TBIL、ALT、ALP、GGT水平进行检测。(3)随访2年,比较两组生存率。(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CD4+/CD8+、NK水平。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取血清,经流式细胞仪对血清CD3+、CD4+、CD8+、CD4+/CD8+、NK水平进行检测。(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状况,包括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降低、WBC降低等。

2 结果

2.1 疾病控制率 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n(%)]

2.2 肝功能 治疗前两组ALP、ALT、TBIL、GGT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ALP、TBIL、GGT低于对照组,ALT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生存率 随访1年、随访2年研究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率比较[n(%)]

2.4 免疫功能 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NK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NK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5 不良反应状况 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中性粒细胞降低率及WBC降低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状况比较[n(%)]

3 讨论

胆管癌是源于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其病因和胆管炎、胆管结石相关,多见于>50岁男性,且伴随不良生活习惯增多,其发病率持续性升高[8]。临床多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形式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常用化疗方案为GS方案,即吉西他滨、替吉奥,可抑制细胞增殖,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肿瘤细胞生长,从而实现减缓病情进展效果[9]。但临床治疗术式较多,且疗效各异,各有优缺点,哪种术式效果更佳,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ALP、TBIL、GGT低于对照组,ALT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1)化疗对于乏氧细胞杀灭效果不足,极易导致化疗失败,而ERCP引导下RFA术可经热损伤对乏氧细胞起直接灭杀效果,进而弥补化疗不足之处;(2)ERCP引导下RFA术能灭杀大量肿瘤细胞,使处在G0的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变为G1增殖期,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进而增强化疗药物治疗效果;(3)ERCP引导下RFA术后坏死肝组织仍旧存在肝内,而部分成分被吸收入血,促进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发生簇暴露或者肿瘤抗原变化,进而提高肿瘤抗原性,提高免疫细胞对于化疗之后残存的癌细胞清除功能。故ERCP引导下RFA术联合GS方案化疗治疗可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并延长生存期。但ERCP引导下RFA术在临床中应用时需注意将术后灼烧坏死肿瘤组织清理,确保胆道通畅,且要精准定位,在分段灼烧期间保持持续性灼烧,此外,针对胰管开口通畅部分患者在术后极易产生急性闭塞,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故需提前内置胰管支架[10]。替吉奥在临床应用时,禁止与其他种类氟尿嘧啶药物联用,极有可能引起严重血流功能异常。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与选例较少有关,无法作为可参考研究结果。

免疫功能与癌症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一定关联性,其中CD3+、CD4+、CD8+均属于细胞免疫重要细胞,在调节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D3+、CD4+可将免疫应答启动,发挥抗肿瘤效果,而CD8+可分化为毒性T细胞、肿瘤细胞等,若CD4+/CD8+减少,免疫功能受限,产生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加剧病情[11-12]。本研究中针对免疫功能予以分析,结果为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NK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ERCP引导下RFA术联合GS方案化疗治疗时,发挥协同效果,增强肿瘤抗原功能,进而增强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胆管癌患者采用ERCP引导下RFA术联合GS方案化疗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提高生存率,改善肝功能以及调节免疫功能。本研究不足之处为选取样本数目较少,加上研究人员之间差异,极易产生各类变量的统计结果偏差,故需扩大样本量,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经验积累与循证证据支持。

猜你喜欢
胆管癌控制率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再治疗有哪些
什么是胆管癌
安丘市2016年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状况分析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X线造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