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质量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

2021-03-25 13:05李梦娥
科技与创新 2021年5期

李梦娥

(南京邮电大学科研院,江苏 南京210003)

1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而且是在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都与科技工作息息相关[1]。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形势下,近年来国家关于科研改革的文件层出不穷,涉及科技体制、基础科学研究、科研自主权、科研评价、科研诚信、科技奖励、科研管理、知识产权等方方面面,都体现了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政府谋划规划的意志,是要强势、强力、强效促进科研水平提升,要实现“从1到N”模仿跟跑至“从0到1”并跑领跑的转段升级。高校是科研和人才的高度集聚区,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和科研产出的主力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应主动承担起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重任。德国柏林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立足于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现状,无不把科学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把科研立校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2]。新中国高校科研历经体制形成期、遭受重创期、改革探索期、创新提升期、全面深化期五个历史阶段[3],较西方国家高校起步晚,真正深入发力要到2000年以后。如今在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和任务下,要持续性地产生一流的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必须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高校的生存和成功之道,是“双一流”的标志性特征,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撑、内涵支撑,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2 高校科研现状和问题

近十多年以来,高校科研项目数、经费数、论文数、奖励数、平台数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青优青、国家科技奖、国家工程实验室、Nature/Science论文等方面也都有获得和突破。比如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出论文和专利,具体如表1和表2、图1和图2所示,项目的增幅比较平缓,而专利和论文每年持续大幅增长。

表1 近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

表2 近年高校产出科研成果(论文和专利)数据

图1 近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趋势

图2 近年高校产出科研成果(论文和专利)数据趋势

高校科研总体上是在进步,然而发展的加速度还不够、质量还不高、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还不够。几个关键、突出的问题主要如下。

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能力不足。高校科研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一直在模仿、跟踪,很少涉入“无人区”、前沿区,开展原创研究,疲于应付各种考核,如何去花费十来年的时间去产生原创性的成果呢?在跟踪阶段,科技工作评价依赖于数量指标,没有突出一个点的放大,再大的点也只能记作1,如何有耐心深入技术发展深水区,去解决重大关键问题、产生重大标志性代表性成果呢?高校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占比如表3和图3所示。图3中的数据显示,高校重大科技成果占全社会重大科技成果的比例没有升,反而是下降的趋势。行业产业参与度贡献度不高。高校科研人员习惯于、满足于待在高校里“申请项目—发表论文”的主要科研模式,不去也不愿去了解市场、行业、产业的状况、需求、发展,自我封闭、闭门造车,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是为了项目的验收,为了验收的成果自然没有显示度,没有应用价值,甚至理论价值也谈不上,除了贡献于数字化的指标,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发展,对国家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高校作为卖方在全国市场合同成交数在上涨,然而占全国总成交数却也在下降,如表4和图4所示。

表3 高校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占比数据

图3 高校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占比趋势

顶尖学者领军人才高端团队缺乏。大师级的领袖人物极度匮乏,新中国成立以来只有屈指可数的9位诺尔贝奖科学家,而在国内高校任职的更是近乎空白。两院院士有近2 000位,其中不超过50%分布在国内高校,而且集中在20来所的著名大学里,很多地方高校只有寥寥几个甚至都没有。高校即使有一些杰出的科技工作者,然而也只是个人或一个小团队优秀,很难驾驭大团队,辐射一大片,领队可以,领军不行,无法形成能量持续叠加的效应。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例,表5和图5显示20年来高校增选情况,93%增选院士都来自“985工程”“211工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只有100多所高校有增选院士,相比全国2 7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来说,真是九牛一毛。

表4 高校在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及占比数据

图4 高校在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及占比趋势

3 高校科研质量提升策略的思考

高校科研管理范畴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科研奖励、学术活动、学术组织等。科研管理在高校属于相对传统的职能,业务的过程管理已经比较成熟和规范,每一项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重在跟进国家的新政策、实际的新需求和落实的新问题,提升科研管理精细化水平和科研服务人性化质量。本文对过程管理称之谓“小管理”,其中的问题已不再是这个时期重点研讨和探索的领域。

表5 2001—2019年高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所在高校数据

图5 2001—2019年间高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所在高校数据对比

科研的短板弱项也是科研的增长极、增长点所在。从“大管理”的角度,如何打造增长极?按业务模块来讲,关于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等,要加强学科、学术资源整合,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关于科研重大项目申报等,要主动联系学院,加强学术、科研方向凝练,挖掘科研教师团队的潜力;关于国家科研成果报奖等,要主动对接政府,联合行业产业,依托科研重大平台;关于原创基础研究等,要加强引导鼓励,制订适应的科研政策。进而,从整体上提升科技创新的融合、叠加、溢出效应,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可持续、国际化发展。在宏观、综合层次上,这些思路中的三个核心发力点在于科研潜力的挖掘、学科资源的整合、组织模式的创新,三个关键改革方向是构建多元多层多类的学术评价、面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行业公共关键技术、促进交叉融合协同。如果将三个核心发力点和三个关键改革方向结合起来,可以构建点、线、面的三个主要路径和举措。

第一个是点。科研工作是讲究投入和产出的,而且投入在科研绩效中占据主要因素,但是基于高校现有的经费投入和人才引进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两项也不归口在科研管理部门,那么科研管理怎么去有效地挖掘现有的科研潜力呢?应该要靠科研评价。客观上,国内高校层次参差不齐、类型繁多,每个高校的的人才素质、层次、能力跟国内少量顶尖的高校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能力、水平可以后天努力获得,然而素质这一方面,绝大部分高校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天生不足、不够,可能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那么要靠外驱动力,外驱动力可以是思想灌输、引导鼓励、制度考量、惩罚处罚等,而这其中制度考量是刚性的、有效的、正面的,制度考量体现在岗位考核、职称评聘、导师晋升、学科评估、绩效奖励、人才引进、评优评奖等工作中的科研评价环节,科研管理部门应联合人事、学科、研究生等管理部门,扮演“大家长”的角色,以发展导向为原则,统筹数量和价值的关系,拿捏奖励和考核的程度,探索建立能够合理衡量质量贡献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有效促进科研潜力高质量、可持续地发挥、发展。

第二个是线。科研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改革也是一种科研组织模式的改革,但本文讨论的是直接完成科研工作、科研任务的科研组织模式。高校一直以来关注于传统的科研课题、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未来应加强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加强学院、系所、教研室等基层科研组织的建设,扩大院系科研规划、设岗、考核等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院主体的作用;建立一批科研特区,实体的或虚拟的,营造适合“慢研究”“深研究”“冷研究”的政策氛围,汇聚基础学科领域的大科学团队、专家学者,开展前沿、基础、交叉领域的研究;探索建设集成化、综合化、交融化、国际化的新科研组织,独立法人的或非独立法人的,实体的或虚拟的,近年来协同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都是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就在近期,教育部决定在高校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很难说这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还是纯粹的科研机构,科研组织创新要以多主体、多学科、多团队、多资源、新机制的有机融合,开展完成大科学、大计划、大应用的大攻关。

第三个是面。各种高校、学科排名、评估等一直在数量、数点,这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如今科研人员喜欢单兵作战、闷头作战的局面。当前无论是高校还是科研事业都已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期,这样的作战方式必然难以承接完成重大重点、关键核心、卡脖子的科研任务。应该要加强校院联动、院院联动、院企联动、人才联动,将现有资源充分融合、整合。科研管理部门联合学科管理部门,从学科顶层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重点学科的设计,同时联合学院,从学术结构加强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基础研究等的谋划。学院应联合学院,从学术方向产生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开拓,同时联合国内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甚至是国外企业,从社会急需开展直面行业市场关键问题的攻关。现有国家杰青、优青、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等人才资源应加强联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引领凝聚的作用,从学术团队形成以杰出优秀人才为中心的抱团效应。所有这些联合可以考虑以适当的方式写进目标任务、重点工作的考核中,以促进落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