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围墙的内涵特性

2021-03-25 13:57赵仁广祖峰徐楠楠杜永华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20期
关键词:院落围墙

赵仁广 祖峰 徐楠楠 杜永华

围墙是一种向上的空间隔断结构,本意是园场周围的障壁,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围墙是与院落分不开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园林、宫殿、民居、住宅小区、校园等都有围墙的元素。

围墙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自我保護意识有关。从古代到现代,从城市到农村,可以想象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一直生活在围墙的空间里。从平民的院落到帝王的皇室坛庙,从现代农村的村寨到城市的住宅小区、机关大院,每个人都会感到围墙无处不在,深深体会到它的魅力。在军事上也不例外,“有了围墙,良将劲弩便可集中守要害之处。”

本文将从围墙的“防御”、“围合”、“象征及审美”三个方面阐述其内涵特性,并试图探讨围墙文化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1“防御”

围墙具有防御和保护的实际功能。在院落外建起高高的围墙,任何外人想翻越进去都会增加很大难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安全。《左转》云,“人之有墙,以蔽恶也”,即说明围墙的防御功能在于对“恶”的排除。无论院落、都城的城墙,还是宫殿、邸宅的围墙,都具备这一重要功用。

最初,人类是为了防止野兽的伤害,把聚居地围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围墙的防御作用也逐渐的加强。在冷兵器的时代,墙的防御作用是巨大的,“攻城拔寨”或者“飞檐走壁”毕竟是不容易的事。

古代战争中,一方依据高厚的城墙而长期坚守城池的例子并不鲜见。帝王的宫殿中的重重围墙也绝非是摆设,清代嘉庆年间著名的“林清之变”中, 多名起义者攻入了紫禁城,但最终功败垂成,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紫禁城的围墙保护了皇帝的安全。长城是世界的奇迹,其主要功能是防御,用来防御敌人的入侵。早在公元前656年,南方的楚国开始筑造“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修建长城的帷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直至秦始皇横扫六国,成功修建了万里长城这项浩大工程,起到了防御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时至今日,围墙“防御”功能仍然存在。《易林》云:“千仞之墙,祸不入门。”虽然没有部落间的战争掠夺等大型冲突,但是对于偷盗、暴乱等小型冲突行为的防御功能还是起到作用的。由于人们长久的居住在某一固定的地点,财富、人口等日积月累,不轻易也不便移动。一旦发生冲突,出现暴乱,面临袭击骚扰,在这种情况下,围墙作为一种防御设施,其可靠的实用性受到居民的普遍认可。因此,修筑围墙也因此成为居民正常且惯用的防御手段。

2“围合”

围墙还具有分割、隔绝用地,起到围合的实际功能,并具有了一定私密性。小到一组建筑群,大到一座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一方疆界,都由墙来完成围合的使命,围墙成为一个领域的界限和标志。在中国,使用土地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政府会划分地块红线范围来出让土地,大多数土地使用者会用围墙沿着批复的红线范围围合起来。“围合”是体现围墙的社会性功能,其本质是以控制、划分界域、营造秩序。中国古代城市从北魏开始,曾经长期实行里坊制,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用高大的墙垣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程实行宵禁,社会相安无事,围墙起到很大作用。

在围墙和房屋的围合下,可以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院落空间,自有天地。在这里围墙不仅划分空间隔断人流,隔绝了尘嚣,也区别了内外,丰富了围墙内外环境,如苏轼的《蝶恋花》所描绘:“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标准的北京四合院中,倒座院和内院之间的墙把客人礼貌地挡在主人的生活空间之外。围墙的围合功能作用使院落对外封闭,但院中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轻盈而开敞的,建筑中的墙只作为槛墙和山墙使用,这些设计手法、设计思想都以院落围墙的围合和保护为前提。

而在当下的院落中,围墙是惯用的“门禁”。使用者用围墙通过指定领域、划分范围的围合手段将地域空间快速个体化、私有化,彰显了领地意识,才有了归属感。一个院落小区被围墙围合起来,也有防范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能力特别强,如果没有及时的封城,封闭小区,很难想象现在会是什么样子的,可见围墙对于一些重要情况,有及时应对的时间。

3“象征及审美”

围墙,除了具有防御围合的功能属性,保证院落主人的隐私安全,还可以作为院落景观的一部分。围墙有着艺术性的内涵,具有强烈的象征性符号和审美意义,是城市不可缺少的一个构成元素。

在古代,围墙的权利、制度等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和“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墙围所分隔的绝非仅仅是空间,同样也划分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围墙的分隔下,城市与乡村,帝王与臣民,贵族与百姓,彼此均壁垒分明。

围墙在中国建筑的礼制和等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故宫太和殿的围墙,在封建时代是全北京城至高无上的,也仅有它可以使用象征权力顶峰的红色。其它围墙不得使用,且在高度上也必须按照其主人身份门第的高低逐层递减,这主要是利用围墙的大小、高矮、颜色等形式进行控制,意义在于展现皇帝的权利,建立阶级的秩序。再比如,《墨子—辞过》云“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实质是将围墙与当时的社会伦理相结合。以围墙为载体表达了当时的社会防范需要,达成统一的社会共识。恩格斯也曾指出“只要村子一旦变作城市,也就是说,只要它用壕沟和围墙防守起来,村制度也就变成了城市制度”。从而将围墙与制度挂钩,使其具备了从控制范围到指定领域的界定意义。

围墙的审美价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围墙上镂空雕花的石窗、漏窗等设计手法都是审美意义的表现。在这些艺术表现和空间造景作用中围墙起了极其重要的审美作用,正如,明代计成的著作《园冶》中的“墙垣”篇对围墙的审美意义的论述,古典园林在表现形式上讲究“取含蓄,引而不发,显而不露”;追求意境的深邃,空间表现讲究“隔则深,畅则浅”。

在当下,人们对围墙的期待不仅仅是防御和围合,更期待它的审美价值。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搭配方式,出现了更多的美轮美奂的围墙,比如高科技围墙,艺术型围墙,梦幻型围墙等,运用金属、玻璃、镜子等复合材料,加上灯光以及柔美线条的造型,打造出来的围墙,给人一种科技感的梦幻。镂空的墙体加以造型堆叠而成,里与外产生虚实,明与暗形成层次,传达出传统东方文人追求的端庄、秩序、和谐。清水混凝土墙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干净利落、显得十分天然庄重。

4“围墙情结”

围墙,对于中国人来说,自古就有难解的情结。中国人的“围墙情結”集中的表现在两个方面——领地意识和安全感。一个院子、一个商场、一个县城、到这个中国,都可以看到围墙,围起来也是为了自己的地盘,财产和生命,免于危险,没有恐惧,祈求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围墙的存在给了围墙里面的人一个隔离于外的空间,而使得他不至于被围墙之外的事物所干扰——哪怕这个干扰并不存在,仅仅存在于墙内之人的心理之中。

与西方人喜欢侵犯别人,不劳而获不同,中国人自古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潜意识的思想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中国人用围墙围合的不仅仅是地域空间,更是一种传承着独特文化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洗尽铅华后,于骨子深处渗透出来的东方格调、中国情怀。

2016年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固化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了“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也就是说,我国住宅小区要逐步实现从封闭式到街区制的转型,已建成的封闭小区采取“破墙规划”,“小区拆围”行动,以期在城市规划层面开放“尽端路”。其目的是疏通城市脉络,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唤醒城市活力。

虽说科技进步,各类监控设施、治安管理相对成熟,可是围墙给居民的“心安”是不变的,提供给人的心理安慰是存在的。被围墙包围的居民认为除了人身、财产的安全得到保障外,他们的隐私及心灵等同样能够得到庇护,且这种基于围墙对隐私、心灵等保护的需求已经远胜于对肉身、财产的保护。有专家认为围墙是封闭小区内居民应对现代世界中“恐惧文化”的防御设施之一,也是社会关系中的边界,贸然拆除、可能打乱社会曾有的秩序,从而激起社会化矛盾。

拆除围墙受到了社会各方的质疑,决策者的初衷意图是好的,可是如何在居民意识层面消融“心中墙”,拆除人们心中无形的围墙,抹掉几千年心中形成的“围墙情结”,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拆掉心里的那道围墙,方能实现从社区融合走向社会融合的发展道路。

总之,伴随着改革开放,几千年的围墙文化也在不断地改变,围墙本身和它的内涵特性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墙的实体功能和它的艺术功能结合的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心理围墙”也可以慢慢拆除。

参考文献:

1、米江辉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住宅小区围墙的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工业设计。

2、贾珺. 中国古建中墙的功用及文化特性[J] 南方建筑,2000。

3、图片及解释部分来自网络。

猜你喜欢
院落围墙
跨越“围墙”的博物馆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危墙
院落春秋
院落春秋
围墙的信念
院落春秋
夏天的围墙
院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