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霞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2017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任务群学习和专题教学成为课堂常态。群文阅读教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古典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它篇幅短小,易于操作,赢得了大家的青睐。下面,笔者以杜甫诗词中的“望月”和“登高”主题为例,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确定主题,敲定组群
在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群文阅读的主题,如咏史怀古、咏物言志、送别怀人、爱情闺怨、羁旅思乡、边塞征战、山水田园等。以杜甫为例,他诗词中的“望月”和“登高”出现频率甚高,笔者以这两个关键词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主题,以此拓展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思想。
二、纵横交织、群文建构
群文阅读不是简单的文本数量的相加,而是把关联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有效整合。例如,在杜甫的“望月”和“登高”群文阅读中,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1.杜甫“望月”主题文本的整合
(1)纵向整合
笔者选取了杜甫不同时期(安史之乱前、中、后期)、不同情感的作品,将杜甫写于公元755年的《后出塞五首(其二)》、写于公元756年的《月夜》、写于公元764年的《宿府》、写于公元768年的《江汉》整合成杜甫咏月诗群文阅读文本,引导学生鉴赏每首诗中“月”的意象。
这四首诗中“月”的意象或表现士卒望月思乡的孤寂凄苦,或表达诗人被囚禁长安望月思亲的惆怅,或违心于幕府感慨政治的失意,或抒发年老多病、颠沛流离、漂泊天涯的抑郁之苦。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深刻地了解杜甫鲜活立体的形象和唐朝那个伟大时代的历史变迁。
(2)横向整合
在教学中,笔者还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名家诗篇进行横向拓展。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这些作品或月明如水皎洁恬静,或月洒花林明亮似雪,或月升海上勾连相思,或借月寄情直达夜郎,或月明风清蝉鸣蛙噪。教师可以将杜甫诗中的“月”与其他名家笔下的“月”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找出不同之处,横向进行拓展延伸,充分理解杜甫“望月情怀”的深沉与凝重。
2.“登高”主题文本的整合
(1)纵向比较
筆者选取了《望岳》《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登楼》《登高》《登岳阳楼》进行比较。
这五首“登高”诗是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创作的,《望岳》体现了青年杜甫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是中年杜甫忧国之思的发端之作,此时的他已从梦想的云端落下。《登楼》《登高》《登岳阳楼》三首诗均写于漂泊西南时期,杜甫半生怀才不遇,颠沛流离、年老多病、生计窘迫,此刻登楼个人悲怆与家国之痛一齐涌上心头,诗风变得沉郁顿挫、苍凉悲壮。由此可见,诗人登高时的经历不同,作品体现的情感也会不同。
(2)横向拓展
笔者选取了陶潜的《移居(其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崔颢的《黄鹤楼》、崔涂的《送友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将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登临之作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文本的意蕴,探究作者的情感。
三、聚焦专题,梳理探究
1.望月专题
笔者带领学生深入剖析了杜甫的“望月情怀”,并与其他诗人的“望月”诗进行了横向比较,让学生探究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沉郁顿挫诗风形成的深层原因。
(1)个人原因
杜甫经历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求官生涯的艰辛,经历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失子惨状,经历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流离孤苦,经历了“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时代苦难。这些经历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杜甫却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热情,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悲天悯人情怀,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伟大自我牺牲精神,成就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成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因此,他的“望月”诗情感深厚、浓郁凝重。
(2)家庭原因
杜甫的家世显赫,祖父杜审言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杜甫深受家族影响,信奉儒学、爱国忠君、忧国忧民。他悲天悯人的赤子情怀、深沉厚重的仁者之心,让他的诗词沉郁顿挫、苍凉悲壮。
(3)时代原因
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当时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时局动荡,民生凋敝,社会矛盾尖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社会动荡与个人悲怆一起倾泻,令“月”的意象更加深沉凝重。
学生通过对望月诗的纵横比较,拓宽了视野,增加了文化积淀,提高了筛选整合文本的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清代赵翼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笔者认为,国家的不幸亦是诗人的不幸,诗人只有与国家共情,才能成就他的不朽。
2.登高专题
笔者分别从文化传统、意蕴比较和情缘探究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登高是一种久远的文化传统
《劝学》有“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中庸》有“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沈约云:“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由此可见,登高习俗由来已久,登高的形式主要有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登山是首选,王维留下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慨叹;孟浩然留下了“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期盼;崔涂留下了“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的思念……登楼是最爱,《登鹳雀楼》《登黄鹤楼》《登岳阳楼》《登滕王阁》……登台、登塔也是古人登高的必选方式,登高在文人雅士那里已成为一种文化,成为古诗词的一个传统题材。
(2)登高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主题
登高眺远,既是古人抒怀酬志的精神仪式,又是纵展目力、寻求彻悟的行为方式。登高望远,或壮美山川尽收眼底,引无数风流人物竞折腰;或造化神奇秀美,令人心旷神怡忘却凡俗;或日暮乡关烟波浩渺,引怀乡思亲之苦;或把酒临风,叹人生苦短功业未就之痛;或登上高台目睹古迹颓败,感时伤世,愤世嫉俗;或亲见萧瑟寂寥之景,引发羁旅之苦孤寂之情……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登高必赋”,登高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3)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悲秋”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了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特色。如屈原和宋玉的袅袅秋风、萧萧黄叶、翩翩归雁、无声秋蝉;曹操和曹丕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草木摇落、白露凝霜;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等诗作;欧阳修、庾信、王士桢等作品。古代文人对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历来就有文人悲秋的说法。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自然万物由盛转衰的季节,对文人来说,他们感受更多是后者。
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穷其一生竭力追求修齐治平,这种人生选择的单一化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结局的悲剧性。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理想受挫、天涯沦落的悲惨处境,他们想通过流连山水、登高望远寻求解脱,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秋风萧瑟,落叶缤纷,满眼的衰败景象象征着繁华的消逝,及寒冷季节的到来,最容易使人产生时光易逝、岁月蹉跎的感慨。人从出生到衰亡的周期与春夏秋冬的变换刚好吻合,深秋万物的肃杀残败象征着人生的晚秋,但二者又有本质差异:四季可以轮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生命仅有一次。中国古代文人因身处逆境(失意、离别、羁旅、流放、死亡等),面对秋天的景致时,就产生了虚度光阴、老大无成的感慨,以及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感物伤怀,悲从中来,悲秋诗由此产生。
四、反思教学,收获启示
“群文阅读”是指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5~6组文章,或者更多,进行教与学。即使是这样,也需要教师的勇气和魄力,因为“一节課里读一组文章”意味着我们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可能会间接地侵占学生集中读和悟的时间。学生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单篇精读注重学生每个知识点的落实,能力的提升;群文阅读注重学生视野的拓展,思维的提升,它将学生的思维从线性引向立体,从单一引向综合,是单篇精读的重要补充,是教师和学生普遍选择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无论何时,教师都要坚守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不能盲目跟风,要做到独立思辨,理性思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临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