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芳
摘 要:在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精神扶贫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中国扶贫实际,围绕动力源泉、核心要义、基本方法三个向度回答了“扶持谁、依靠谁、做什么和怎么做”等理论与现实问题,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精神扶贫;马克思主义;乡村振兴
当前,脱贫攻坚已全面收官,随着“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政策的稳定落实,以物质生活贫乏为主要特征的绝对贫困问题已成为历史。物质层面的绝对贫困可以彻底消除,但精神层面的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探索精神扶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筑牢可持续脱贫基础、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必由之路。精神扶贫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动力源泉、核心要义、基本方法为向度回答“扶持谁、依靠谁、做什么和怎么做”等理论与现实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精神扶贫彰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以解决工人阶级贫困现状、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依归。对马克思而言,无论是在被资产阶级占有全部剩余价值所导致的外部世界贫困中,还是在受商品拜物教所束缚而导致的内部世界贫乏中,作为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人都被工具化和抽象化了。而其中首要的原因在于工人阶级精神生产的萎靡不振与批判意识的消失殆尽。工人阶级要摆脱贫困,首先必须恢复自身的主体间性,从“自在”阶级变成“自为”阶级,亦即实现自身精神的健全与丰满。在解决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问题的当下,无论人们要实现生存或者生活的最低需要,还是要满足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多维需求,仅仅靠“家长式”“输血式”由外向内式的援助和“拍脑袋、瞎指挥”的办公室式扶贫方式,往往会使作为主体的贫困者被遮蔽在自上而下的决策计划之中,最终成为被动服从的客体,一旦失去外在帮扶,贫困者将陷入长期贫困。因此,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消除和缓解,应该始终坚持扶贫先扶“智”与“志”,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把精神扶贫放在统领解决贫困问题的首要位置。
作为新时代精神扶贫工作的主体,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即是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精神脱贫的动力源泉。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在精神领域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也表现在将观念转变为现实存在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中。精神贫困大致源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诱贫类型:前者包括先天禀赋不足,贫困文化基因代际相传等;后者包括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条件落后,社会救助体制失灵等。因此,精神扶贫必须从内生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同步推进,既要激发他们求知求上求富的意识能动性,也要催生他们改变生活面貌,完善和创造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的实际行动力,全面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精神扶贫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首先,精神扶贫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契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旧式分工造成劳动的分离和独立,造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二元对立,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在共产主义社会,脑体劳动对立和城乡对立将消失,人将得到全面发展,从而真正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在中国特色扶贫实践中,要解决农村人口的精神贫困,关键在于剔除旧式分工思维。一方面要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另一方面要避免现代社会中工具理性、消费至上、面子工程等负面思想侵蚀乡村社会群体的传统价值观念,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乡村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
其次,精神扶贫的制度完善之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指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寻找。”奠基于资产阶级社会的“现代国家制度”是造成和固化贫困的根本制度因素。改变劳动者贫困命运的根本途径在于进行针对社会制度的革命实践。新时代中国精神扶贫注重筑牢制度根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党在精神文化发展领域的集中统一领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体系和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应不断实现制度改革与创新,在扶贫过程中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在扶贫工作评价指标中纳入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等精神元素。
最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充分诠释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精神生产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关于思想、意识、观念的生产,是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统一。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作为精神扶贫的重要实践路径,就是要统筹协调好农民情感取向、心理需要、文化需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群众个体与乡村社会的协同发展。
三、精神扶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第一,精神扶贫立足实践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精神扶贫从脱贫攻坚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强烈的问题意识分析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短板。“干部干,群众看”“等靠要”思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问题是扶贫开发的“硬骨头”。实践是连接认识短板与补齐短板的桥梁。精神扶贫旨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认识脱贫致富道路的艰辛曲折,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摘帽,开启新生活的新奋斗征程。
第二,精神扶贫在联系和发展中整合力量资源。精神贫困不是一个单面向的问题,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无志”态度,有封建迂腐、自我封闭的“无智”意识,亦有好逸恶劳、争当贫困户的“求贫”心理。同时,精神贫困也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环节密切相关。因此,精神扶贫中注重扶思想、扶观念、扶志气、扶信心多方施力,也强调做好教育工作、维护社会公平、加强就业指导等多措并举。扶贫工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从绝对贫困治理到相对贫困治理转变的过程中,精神贫困特征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比如表现出更深层的能力发展障碍,相对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多的物质消费欲望等,所以精神扶贫须不断调整方针政策以适应现实条件的变化。
第三,精神扶贫在对立和统一中充分把握扶贫规律。在落实精神扶贫过程中,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运用整体思维把握未来扶贫中精神与物质、精神与贫困的对抗性关系,确定战略步骤分阶段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精神贫困特征和文化环境特性,运用精准思维制定突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精神扶贫方案,全过程、全方位确保精神扶贫的有效性;同时准确把握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深入分析精神贫困现象在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同表现以及背后的根源,着力解决主要矛盾,突出补齐短板,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基金项目: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研究”(2019-A-04);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政课“四理贯通”教学理路与实践图景研究”(2020GXSZ070)
(作者系韩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