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奈
1915年,一戰期间,在一艘法国巡洋舰的甲板上,获救的亚美尼亚难民
2020年年末,BBC曝出消息,在内战逐渐平息的叙利亚,有组织出2000美元/月,招募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边界的看守员。该金额是当地工资水平的20~40倍。
然而,边界看守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募工将会通过土耳其,被转运至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前线。土耳其是其中的掮客,它与阿塞拜疆同信奉伊斯兰教。不出一周,数百人就会死在那里。
土耳其和亚美尼亚是世仇,纠葛最早要追溯到100多年以前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其原本拥有的独立国家,在1064年被拜占庭吞并,1454年再被奥斯曼帝国吞并。
之后500年,他们在奥斯曼帝国做“二等公民”,自觉忍辱跟穆斯林共处。不料,1915—1918年,在奥斯曼帝国内,土耳其人、库尔德人为首的穆斯林,针对亚美尼亚人发起遣散和屠杀,致后者死亡人数破百万。
之后,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口蒸发了90%。同样遭到迫害的,还有也信奉基督教的亚述人。
1918年,亚美尼亚跟阿塞拜疆同期建国;亚述人则流亡到叙利亚和伊拉克。亚述人后来的命运,比亚美尼亚人还要凄惨。
18世纪末起,和以往的帝国不同,欧洲人理想中的国家是民族国家,只有一种民族和一种文化传统。19世纪中后期,西方科学界声称种族决定了人潜力的高下。而奥斯曼帝国太急于证明自己跟欧洲一样“文明”,导致境内穆斯林的民族主义抬头,对亚美尼亚人的敌意越来越大。
1912年爆发巴尔干战争后,在欧洲列强的支持下,包括希腊人在内,奥斯曼境内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民族宣布独立,除了亚美尼亚。
1915年10月,一战期间,法国战舰在叙利亚的沿海救起乘船逃难的亚美尼亚难民
但这不代表亚美尼亚人没有觉悟。亚美尼亚民族运动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开始。亚美尼亚精英撰写亚美尼亚历史,发行亚美尼亚报纸、小说、诗歌。一部分精英处于高位,试图在奥斯曼帝国内部推动有利于亚美尼亚人的改革。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是巴尔干战争后,一些亚美尼亚人开始寄希望于欧洲列强,期待被拯救,免于伊斯兰的压迫。虽然在奥斯曼帝国,大部分亚美尼亚人是赤贫的农民,但是在首都君士坦丁堡,亚美尼亚精英长期跟欧洲保持联系,并以此纽带作为贸易优势,积累了大量财富。
亚美尼亚商界和金融界的许多家庭,都将小孩送去欧洲留学。其中一些人学习欧洲的礼仪和梳妆,在人群中变得惹眼。许多君士坦丁堡的亚美尼亚人进入奥斯曼帝国的上流社会和政界,或运营铸币厂,或成为首席建筑师,还有的参与外交事务。
这使得亚美尼亚人过分乐观,自以为跟奥斯曼的统治阶层关系良好,不但不相信大屠杀前的“流言”,还认为可以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
亚美尼亚人的着装还引起嫉妒。君士坦丁堡的地面是非常泥泞的,土耳其人在下雨天浑身都是泥巴。而马车里的亚美尼亚人、希腊人和犹太人衣着光鲜,戴着礼帽,还安家在豪华公寓里。
这些都埋下祸患。亚美尼亚大屠杀幸存者兼传记作家格里戈里·巴拉希扬说,一战刚好给了土耳其人机会,“修复”奥斯曼帝国时期他们犯下的错误—没有对基督徒进行清洗,因为在那时候,其他国家都无暇自顾。
19世纪到20世纪初,亚美尼亚人主要分布于沙俄、波斯(今伊朗)和奥斯曼帝国。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境内享有自治权,归属于亚美尼亚米利特(宗教团体)及君士坦丁堡的精英阶层管辖。
但在奥斯曼帝国内部,对于亚美尼亚人的歧视是结构性的。穆斯林不仅对亚美尼亚人多加税,层层盘剥,还公然表示后者是不干净的,且不值得被信任。
亚美尼亚难民中的儿童领到面包
针对亚美尼亚人的烧杀抢掠是常有的,小规模的屠杀在19世纪末就已经存在了。另外两个国家中,波斯比较衰弱,在波斯战役中又输给奥斯曼帝国。沙俄给予亚美尼亚人最大程度的自治,也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受教育和留学。
因此,沙俄是亚美尼亚人较好的选择。许多亚美尼亚人在这个时期移民到欧洲、美国和沙俄。
沙俄给予亚美尼亚人最大程度的自治,也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受教育和留学。
但是,沙俄也并非一味地支持亚美尼亚人。在亚美尼亚大屠杀发生时,沙俄虽然守护了边境地区的亚美尼亚人,但是他们也对屠杀亚美尼亚人的库尔德人伸出橄榄枝。
而也正是后来的苏联,为了讨好土耳其,将主要居民为亚美尼亚人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划给阿塞拜疆,埋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百年来的战事祸患。
1914年,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国和奥匈帝国,跟大不列颠、法国和沙俄宣战。沙俄和奥斯曼帝国的东部接壤,两边都想招揽亚美尼亚人。
大部分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站在土耳其人这边。也有一小部分建立了武装部队去帮助沙俄,族内也有“希望沙俄胜利”的呼声。
1915年4月19日,奥斯曼东部的凡城发生亚美尼亚人暴乱,起因是为了抵抗奥斯曼政府的暴行。这点引发土耳其人恐慌。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和穆斯林发生小规模冲突。
4月,奥斯曼帝国从东部一些领土撤出,亚美尼亚人则实际控制了一部分区域。在亚美尼亚人控制的地方,也存在对穆斯林的迫害。
“青年土耳其党人”基于此认为亚美尼亚人叛变,也成了大屠杀的肇因。当月底,奥斯曼帝国宣布针对亚美尼亚人的“遣散令”,将境内尤其是跟沙俄接壤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南迁至当时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叙利亚省。
1915年2月,亚美尼亚士兵成为第一批遭受迫害的牺牲品。
他们被解除武装,被派去小亚细亚修路,但是没有给足够的食物、衣服和医疗资源。他们在寒冷中自生自灭。好不容易活下来的人,几个月后,被自己的土耳其下属屠杀。
4月凡城暴乱后数天内,奥斯曼帝国开始逮捕首都圈的亚美尼亚精英和活动家,以去掉亚美尼亚人的“大脑”。这些人先是被关进监狱,然后被分批遣散。
接着,境内亚美尼亚人的武装被解除,针对他们的大规模遣散开始。遣散和屠杀,发生在君士坦丁堡以东1600公里、朝向波斯和高加索地区的山区、峡谷、河流地带和沙漠里。
约200万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士兵和宪兵的监控下迁徙,前往叙利亚及周围荒漠的集中营,途中遭到奥斯曼帝国陆军下属的特殊组织(由库尔德人、土耳其人和贝都因人组成)攻击和屠杀。
其他一部分亚美尼亚人,则被迫改信伊斯兰教以求生。男人大量死亡,女性和孩子被送入当地穆斯林家庭。一些孤儿被国外传教士收养。
在奥斯曼东边,亚美尼亚人跟穆斯林起冲突的地区,发生了屠村。亚美尼亚的男性被杀死,妇女则充当军妓—如果染上性病就被毒死,孩子被淹死。
因为东部地区主要是亚美尼亚人跟库尔德人混居,因此暴行的发起方通常是库尔德人。
前奥斯曼帝国内政部长塔拉特·帕夏,于1921年在德国被亚美尼亚人枪杀
1918年,奥斯曼帝国战败,新政府上台,允许亚美尼亚人回家。大屠杀的罪犯开始流亡。其中,主谋、前奥斯曼帝国内政部长塔拉特·帕夏,于1921年在德国被亚美尼亚人枪杀,凶手被判无罪。
暴行的发起方通常是库尔德人。
在大屠杀前夕,正是塔拉特和德国大使冯·旺根海姆联手欺骗亚美尼亚人,要他们信任奥斯曼政府的善意。
后来,国际社会通常采信受害人亚美尼亚人一方的观点,认为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有预谋、有组织的種族灭绝,目的不仅是杀人,更是消灭一种文化。而这也是奥斯曼帝国实际造成的后果。
亚美尼亚裔的历史学者认为,奥斯曼帝国当时觉得德国会赢。一旦德国赢了,作为胜利一方的盟友奥斯曼帝国,不会为屠杀的事情受到谴责。即便他们输了,残留的亚美尼亚人也不能形成强大的独立政权,对土耳其人不构成威胁—当然最好,是能把亚美尼亚这个可能独立的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然而,另外一些流派,包括斯坦福大学、历史学者伯纳德·刘易斯等人,都声称来自奥斯曼官方的种族灭绝政策并不存在。
原因在于,一是没有奥斯曼的官方记录显示有来自政府的命令,且官方没有批准和鼓励杀戮;二是因为,1397位土耳其官员因为行为不当被处罚,这跟纳粹大屠杀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这些学者推断,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主要是由于奥斯曼帝国在战火中对土耳其和库尔德人的武装缺乏掌控力。
这也是近年来土耳其否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原因。根据土耳其刑法第301条,承认存在“亚美尼亚大屠杀”有可能构成“损害国家名誉”的罪名,这被用来责罚为亚美尼亚大屠杀著书的土耳其作家,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和小说家艾丽芙·沙法克。
现在的土耳其,很少有人能追溯家谱到四代以上。许多人都是从波黑、阿尔巴尼亚、格鲁吉亚等国移居来的,早已不是当年迫害亚美尼亚人的后代。
2009年,土耳其和亚美尼亚建立外交关系,但这远远不是该地区动荡局势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