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飞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中间白衣者为俾斯麦
我们眼前的德国,其实仍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欧洲国家。在漫长的欧洲历史中,曾经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是一些彼此竞争又相互依存的日耳曼邦国。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一个全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由此诞生。
几天后,法国宣布投降。普法战争于1871年5月10日,以《法兰克福和约》的签署为标志结束。普法之战过后,法国被削弱了。作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一方,德国取代法国成为最重要的大陆强国。迅速崛起的德意志帝国打破了传统的欧洲均势,成为决定欧洲政局的新力量。
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人物、著名的“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借此机会,巩固了曾经松散的日耳曼邦国,实现了民族和领土的统一。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后,德意志帝国的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约有4100万居民。就面积和人口而言,其成為欧洲第二大国。
统一之后的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地六成左右,是占地和人口最多的联邦。经济和社会结构上,它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以及首相俾斯麦分别兼任帝国皇帝和首相。俾斯麦把君主专制和议会民主两大要素,结合在一个不稳固的相互妥协中—即被称为“德意志式宪政”的政治体制。
随着欧洲国际形势的变化,俾斯麦的位置变得岌岌可危。帝国第二位皇帝腓特烈三世在位只有99天。威廉二世继位后,逼迫俾斯麦下台,帝国摇摇欲坠。
1918年,魏玛共和国成立,君主立宪制下的德意志帝国终结。
1848年欧洲大革命过后,普鲁士王国开启了统一德意志的进程。
继1864年普丹战争和1866年普奥战争之后,普法战争是德国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统一战争,为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国之路画上了圆满句号。
普法战争的导火索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868年9月,西班牙军方发起政变,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被要求立即下台。发起政变的领导人向欧洲各统治者寻求西班牙的新国王。经过意大利和葡萄牙的多次拒绝,西班牙政府首脑求助于日耳曼皇室霍亨索伦家族。
1871年6月16日,在柏林举行的普法战争胜利庆典
当时的世界舆论和同情心,都偏向受到攻击的普鲁士。
这个决定引起了法国对无法控制新王室的恐惧,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担心自己倒台。即使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法国还是在1870年7月19日向德国宣战。
在西班牙王位事件中,法国曾经要求霍亨索伦家族放弃王位。这个举动在各国舆论看来,实在无法理解。所以,当时的世界舆论和同情心,都偏向受到攻击的普鲁士。
多数国家保持中立,法国因此被孤立,没有得到任何一个真正的盟友国。而普鲁士方面,成功得到了德国南部四国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施塔特的支持,成功与它们结盟。
法国发起战争的最大目的,是出于强权政治的考虑,追求阻止德国统一。如果能够遏制普鲁士对权力的争夺,法国将继续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导国家。同时,这也可能是拿破仑三世政府用军事压制法国反对派的手段。
普鲁士王国上层经过商议,决定吞并位于法国东北与德国西南交界处的阿尔萨斯-洛林,希望借此在政治强权上永久地削弱法国,建立一个缓冲区以保护德国南部未来免受法国可能的战役影响。
在战争开始时,法军的士兵人数只有33.6万人,事实上寡不敌众。由于法国人口较少,德意志各国能够招募到更多的士兵。德军在边境附近就部署了46万人。
法国方面几乎没有为即将到来的部队调动做任何准备,并且缺乏住宿和帐篷。在食物方面,士兵们最初只有自备的口粮。即使在战斗已经开始的情况下,直到当年9月,法军部队仍然缺乏装备和人员。
9月2日,拿破仑三世皇帝在比利时边境小城色丹被普鲁士俘虏。战败的消息传回巴黎,帝国政权开始彻底崩溃。9月4日,28名议员请求投票废除君主制。
普法战争是德国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统一战争。图为1870年8月18日,发生在法国梅斯附近的战争
当天,巴黎发生了骚乱。骚乱人群占领了议会,当即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并成立了一个“临时国防政府”,继续与德意志各国军队抗衡。
德军方面开始计划向法国首都巴黎进军,却暴露出兵力不足以攻城。兵荒马乱之际,法国政府成功招募了大约100万士兵。但他们训练不足,武器装备也差,因此导致作战能力低下。
反攻中,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下令炮击法国首都,以此来加速法国的投降。接下来的几次地方战役,德军成功击退法军,取得了最终胜利。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杰弗里·瓦夫罗分析了法国战败的原因。在他的《普法战争》一书中,他特别强调了法国军方领导层的犹豫不决和缺乏规划。高级军官们没有利用好法军的主要优势—崔斯波特步枪。
对德军的成功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士兵的数量(约85万法军对130万德军)。另外,德军炮兵的实力也是导致法军失败的原因之一。
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后,是德意志帝国建立的主要幕后推手。他在位期间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因此被史学家称为“铁血宰相”。
作为一名政治家,俾斯麦起初在普鲁士,作为保守派圈子里容克利益的代表人物名声大噪。普鲁士宪法冲突过后,国王威廉一世于1862年任命他为普鲁士王国首相。
在外交政策方面,他的目标是在欧洲列强之间取得平衡,保住帝国在欧洲的强势地位。在对内政策方面,他在1866年后的统治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与温和的自由派结盟。德意志帝国早期的国内政策,是以俾斯麦与自由保守派和民族自由派的合作为基础的。这些对帝国和普鲁士的经济和法律秩序的形成、统一和现代化,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当时,现代国家与教会的冲突是欧洲的普遍现象。对于天主教来说,自由主义作为启蒙运动的继承者和现代化的承载者,代表了其自身立场的对立面。对自由派来说,教皇制拒绝一切变革,是中世纪的遗迹。
自由党和俾斯麦在反对天主教政党方面是一致的。在这一时期,国内进行了许多改革,如实行公证结婚。俾斯麦用激烈的措施打击来自天主教方面的反对意见。
俾斯麦与自由党的合作,不仅在改革政策上发挥了作用,而且在所谓的反天主教和中央党的攻击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德意志帝国建国阶段的政策,得益于许多经济部门的蓬勃发展,并大大促进了社会对自由主义改革的认可。1872年,德意志帝国超过了被战争削弱的法国,成为工业强国。从1873年到1879年左右,国内还出现了所谓的“创业潮”,德国从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型。
但俾斯麦和自由党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一致。自由党得以成功地在某些政策领域取得成绩,是通过与俾斯麦的妥协才实现的。这导致自由派阵营内部关系紧张,一些选民群体感到失望。自由党再也不能自称是全体人民的真正代表。
从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俾斯麦为了阻止帝国的进一步自由化,以及想在保守的意义上发展帝国,开始远离自由派。
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初,经济开始蓬勃发展,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取消了阻碍国家的关税,使得境内的贸易大大简化。战争的胜利和帝国的建立引发了普遍的乐观情绪,导致了投资大幅增加和建设热潮。
自由主义的思想被指责为经济衰退的原因。现代反犹太主义的思想开始加重。
但所谓的“创业时代”不久之后,就出现了经济萧条。
随后,农业陷入危机。在与俄国和美国的直接竞争中,德国的粮食很快变得过于昂贵,甚至在国内市场上也是如此。一个长期的后果是经济利益集团的出现。
1881年的俾斯麦
即使自由贸易者最初在德国东部仍占主导地位,但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大地主和重工业家要求征收关税的声音越来越高,保护性关税协会也开始在农业部门出现。
经济危机对政党格局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人们由前十年进步的乐观态度转向悲观。而且,自由主义的思想被指责为经济衰退的原因。在这种情绪下,现代反犹太主义的思想开始加重。因为人们怀疑自由主义和股市资本的背后是国际犹太人。
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开始以监管的方式干预市场,而不是像经济繁荣时期那样依靠市场力量。税收下降,财政赤字增加,国家本身也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
同时,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体系日益受到威胁。自1886年起,法国的复辟主义倾向增强后,他时刻警惕其他国家与法国结盟。
19世纪80年代后期,尽管俾斯麥竭尽所能地排除潜在的继任者,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他的政治领导作用即将结束。
威廉一世的继任者腓特烈三世在位时间不长。其后的新皇帝威廉二世,和俾斯麦因性格不合而产生对立。除了代际差异外,威廉想夺回政策制定权,两人在很多地方有不同看法。1890年3月,俾斯麦被逼迫辞去所有职务。
威廉二世成功摆脱了俾斯麦的掌控,开始转变对外政策。他建设强大的帝国海军,但却忘记了地缘政治存在的危险,使整个帝国在战争的边缘徘徊,最后亲手葬送了德意志帝国。
1918年11月,魏玛共和国成立,并于第二年推出议会民主制,德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