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摘 要:通过对怀宁县植保机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了怀宁县植保机械使用现状,明确了植保机械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推进怀宁县植保机械使用水平的再提升。
关键词:植保机械;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4-0098-02
怀宁地处安徽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前沿,处于我国十大优势农业(水稻)产业带上,是国家优质米基地县和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粮食生产历史悠久且得天独厚。当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提升植保装备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关于开展2020年全省植保机械调查的通知》(皖农植药械函〔2020〕26号)文件要求,笔者开展了怀宁县植保机械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摸清了现有植保装备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推进怀宁县植保装备水平的再提升。
1 調查方法
随机调查3个乡镇、90个农户和9个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选择高河镇方祠、平安、万兴3个行政村,黄龙镇菱湖、杨林、康宁3个行政村,马庙镇育儿、鹿苑和马庙社区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择10个农户进行植保机械保有与使用情况调查。同时,每个乡镇还调查了3个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家庭农场、合作社)的植保机械保有与使用情况。
2 调查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面积、全县专业化防治组织数量、作物种类的种植面积、病虫害发生面积、年平均打药次数以及农民自防和专业组织代防的比例。对农户的调查:主要调查农户姓名、所拥有喷雾器的种类和数量、种植面积、年防治病虫害次数。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调查:主要调查专业化防治组织名称、所拥有喷雾器的种类和数量、每种喷雾器每年作业天数和面积、从事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人数等。
3 调查结果
目前,怀宁县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已发展到326个(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民主体为主),2020年新增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25个。其中138家专业化防治组织完成信息管理平台注册,在农业部门备案的有204个。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主要拥有担架式动力喷雾机520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0台、植保无人机76台。从事专业化防治服务人员达到2302人,其中经农业部门专业技术培训人员数量1566人。怀宁县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日作业能力可达7000hm2。90户农户拥(租)有植保机械441台,其中:背负式手动喷雾器28台,占调查数量的6.35%;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05台,占调查数量的69.16%;担架式动力喷雾机87台,占调查数量的19.73%;无人机21台(5台农户自有,16台农户租用),占调查数量的4.76%。被调查农户全年防治病虫害3~5次(包括“一杀一封”或“二杀一封”)。9个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拥有植保机械201台,其中:背负式电动喷雾器150台,占调查数量的74.62%;担架式动力喷雾机38台,占调查数量的18.91%;无人机13台,占调查数量的6.47%。参与调查的新型经营主体年平均作业69.8d。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提升散户植保机械装备水平,增强病虫害防治能力 怀宁县当地农村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散户受种植面积、年龄等影响,病虫害防治知识、施药观念落后,施药水平良莠不齐,对新型高效植保机械不够了解,不知道如何更新观念、更新装备,部分农户至今还在使用手动喷雾器。植保、农机推广部门应加强引导和宣传,积极推广质量好、性能优的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引导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对散户开展统防统治,积极鼓励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在做好自有庄稼病虫害防治的同时,对邻近农户庄稼开展代防代治工作,既解决了散户植保机械提升问题,也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能力。
4.2 提高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植保机械装备防效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及土地集约化管理趋势加快,农村生产经营模式也在发生转变,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越来越多。为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作物病虫草害规模化防治的需要,节本增效的植保机械也越来越受到种植大户的青睐,植保机械也向大中型机械化发展。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仍主要使用电动喷雾器和担架式喷雾器施药,且服务面积大,劳动力需求也较多。另外,也有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主要为自身服务,未能充分发挥植保机械的作用。农广校要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采取集中授课、电视讲座、网络教学、发放资料及田间实际操作等形式广泛开展培训,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施药技术水平和观念。
4.3 建立区域性植保机械租赁平台 本次调查发现:很多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所购机具以自用为主;水稻以单季稻为主,植保机械年使用时间较短;跨乡镇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联动较少;部分承包大户因年龄增长、家庭因素等原因,近年都未再承包大面积田块,家中很多担架式喷雾器、电动喷雾器闲置。因此,可搭建一个类似滴滴打车的APP平台,将辖区内在用的中大型植保机械和在岗的无人机手登记入内,并标注服务费用、服务地点、服务时间等,种植户可根据自己在田农作物的生育期就近联系自己满意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种植户不需要自己购买无人机等机械,节省成本和人力;专业化服务组织也不需要通过别人介绍来开展服务,扩大了服务区域,同时也实现了机手和植保机械利用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稼仙大米[EB/OL].[2018-04-20].http://baike.baidu.com/view/2051906.html.
[2]渑池入选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N].河南日报农村版,2020-03-25.
[3]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5.2%[N].人民政协报,2016-12-16.
[4]张贵锋,孙慕君,姜策.辽宁省植保机械应用与发展[R].第2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2011-11-23.
[5]张丽.涟水县蔬菜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6]施药装备大型化是方向[N].河南日报农村版,2016-08-08.
[7]朱志刚.扎实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R].第三十三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2017-11-22.
[8]程武俊.泾县植保机械使用情现状调查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8,6(5):105.
[9]第35届中国植保双交会特展企业风采【植保机械及无人机篇】[EB/OL].[2019-09-18].https://www.sohu.com/a/3.
[10]姚晓明,高吉良,宋涛.浙江省植保机械发展应用现状与对策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2):1941-1943.
[11]2015年荆州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总结[EB/OL].[2016-02-18].https://www.hyzhibao.com.
[12]于海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6(2):84.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