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Youthcat Studio推出的《戴森球计划》是一款类似《异星工厂》的模拟经营游戏。“戴森球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的一个设想,就是建造一个巨大的球体把太阳这样的恒星包裹起来,以便利用恒星发出的所有能量,这个人造球体就被称为戴森球。本作从标题就在筛选游戏的目标人群——科幻迷与工程建设爱好者。顺便说一下,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能是人类消耗总能量的上千倍,然而到达地球的太阳能,却只占太阳发射出来的总能量的22亿分之一,戴森球的意义不言而喻。
游戏开始时玩家所在的行星空无一物,想要实施戴森球计划,首先得发展基础工业。玩家需要在行星上建设各种工业区积累能源与物资,同时努力攀爬科技树,解锁更先进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玩家就可以摆脱重力的束缚,建造宇宙飞船迈向太空。然后通过勘探确定附近行星的资源储备,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到游戏后期,玩家的目标自然是运用整个星系的资源建设戴森球,需要规划不同行星之间的物流线路,将所有资源集中起来以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等建设完成,玩家就可以伸个懒腰好好欣赏自己在宇宙里建造的这个奇观了。
现阶段游戏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建设与物流方面,目标就是让玩家建设完成戴森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挑战。游戏中的星系地图虽然可以随机生成,但星球上没有随机事件,没有外星生物,也没有战争或灾难系统,所以现阶段重复游玩的价值不高。其画面采用了色彩比较鲜明的风格,用于表现宇宙的广袤悠远非常合适,但考虑到场景的宏大,制作方还是在画面上有所妥协,以保证游戏的流畅度,而从实际效果看,它对低端配置的优化依然不够完善。所以最低配置要求,即英特尔酷睿i3-530处理器、英伟达GTX750 Ti显卡,4GB内存,进行游戏到中后期会有明显的卡顿。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大家使用其推荐配置,即酷睿i7-7700K处理器、英伟达GTX 1660显卡及16GB内存。
自从独立游戏《太吾绘卷》爆火之后,这两年国内就陆续出现了很多以修仙为题材的单机游戏。由于成本的限制,这些游戏画面并不出众,但却能抓住修仙小说中的精华内容并融入游戏设计之中,给玩家以很强的代入感。此次的新作《鬼谷八荒》在画面上依然以简单的2D为主,游戏系统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本作最大的亮点是战斗系统的革新。相比于同类作品在战斗时总是选用回合制或卡牌类玩法,本作开创性地使用了地牢冒险模式的2D动作系统。玩家终于能够摆脱走格子的束缚,在地图上自由奔跑,与Boss打一场有来有回的战斗了。游戏大地图的可探索内容丰富,名山大川之间隐藏着各大宗派。玩家可以选择加入不同的宗派,学习不同的武功心法。不同宗派的武功各有优势,在战斗时会带来不同加成。玩家自己炼制的武器法宝同样能够在即时的战斗中直观地体现出来,厉害的法宝更是可以全屏攻击,让玩家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新颖的战斗系统,游戏在其他方面也做得不错。细致的捏人系统属性天赋选项丰富,光是创建角色就足以让玩家摆弄半天。修仙系统则多有参考前辈作品,在套路上没有什么新鲜,本质依然是炼丹与练级的不断循环,修仙游戏必备的拍卖会与擂台比武自然也不会少。此外NPC与玩家的互动也比较丰富,有时还会触发一些事件链,比如胡乱杀人会导致仇家寻上门来等等。
总体而言,除了在画面上比较简陋,本作对整个“修仙”过程的还原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也许有人要说游戏的本质还是一个刷刷刷游戏,说实话,很多修仙小说本质也就是刷刷刷,游戏只是把那个过程真实反映了出来而已。在硬件方面,由于本作画面以2D为主,所以对硬件没有要求。玩家只要准备主频2.5GHz的处理器并搭配英特尔HD4400级别核心显卡,加上4GB内存和6GB硬盘空间即可流畅游戏。
由Aluba Studio制作的这款游戏将目光聚焦到了当今的网络世界。游戏似乎在悄悄地告诉你,在这个无数信息高速流动的网络中,也许有一条信息正在出卖你的隐私。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位黑客,接受委托寻找网络事件的真相。游戏中的网络世界除了隐去互联网公司的Logo之外与现实无异,而玩家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最简单的搜索开始,通过目标角色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去推导他们的个人隐私,如生日、工作地点、家庭住址等。游戏巧妙地模拟了现实中的社交网络,让目标角色在众多信息中留下“破绽”。随着信息收集的深入,目标角色的个人账号密码、聊天记录、私生活照片等信息都将依次被玩家破解掌握,他们刻意隐瞒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当然,最终是收钱办事抹除一切還是公布事件的真相,决定权依然在玩家的手中。当通关游戏的那一刻,也许你会长舒一口气,庆幸于刚刚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游戏,而非现实。然而在现实中,其实每个人的隐私防线也并不比游戏所展现的好多少。
作为一款以推理解谜为卖点的游戏,画面主要是静态图文。不喜欢此类风格的玩家也许会觉得沉闷,但作为一款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其解谜部分很有代入感,也许在玩过游戏之后,你就有冲动去修改一下自己的常用密码了。这款游戏简单的画面对电脑硬件的要求不高,只要英特尔酷睿i3-3220处理器、英伟达GT 610显卡、4GB内存以及3GB硬盘空间就可以无阻碍地玩起来了。想要更好的体验,推荐配置只是略微升级为英特尔酷睿i5-3470、英伟达GT 630显卡和8GB内存。
说到罗马尼亚的的魔怪,也许玩家的第一反应是西方传说中的吸血鬼。不过在这款由罗马尼亚工作室出品的2D动作游戏里,你要对抗的是正宗斯拉夫民间传说中的精灵鬼怪,扮演的也是古代真实存在的一种职业,一位受命于国王的断臂战士兼铁匠。
作为一款高自由度、高随机性的所谓“肉鸽”类游戏,本作的整体系统四平八稳。玩家接受国王的任务去斩杀肆虐的怪物,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武器战斗,既有攻防兼备的剑盾组合,也有暴力美学的铁锤与双刃斧。作为铁匠,玩家自然能自己打造与升级武器,为武器附上更为强大的能力,顶级装备甚至能几招之内秒杀Boss,不过这样的机会不是每局游戏都有。在剧情上,本作采用“肉鸽”游戏常用的碎片化叙事,神秘的女巫会不时出现为你讲述背景故事,然后对你释放诅咒,削弱你的能力,阻碍你的任务。想要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就需要反复通关,从巫婆口中收集更多的信息。
总体来说,本作最吸引人的还是其独特的题材。以斯拉夫传说为背景的游戏不多,玩起来很有新鲜感。此外,游戏的音乐由罗马尼亚当地乐团操刀,动感的乐曲与游戏整体的艺术风格相辅相成,沉浸感颇佳。作为一款2D游戏,本作对硬件的要求倒不高,推荐配置只是英特尔酷睿i5-2500K/AMD羿龙II 570处理器、英伟达GT640/GT730显卡或英特尔HD 530核显、4GB内存、3GB磁盘空间。
这是一款第三人称恐怖解谜游戏,玩家将化身一位拥有超能力的“灵媒”前往荒废的度假村揭开关于自己身世的谜团。
说到恐怖游戏,很多人的印象就是遍地血腥的僵尸或是突然冒出怪物。《灵媒》并没有走这种套路,而是力图用极致的细节征服玩家。游戏放弃了当下主流的自由视角,而是采用类似《生化危机2》的第三人称固定视角。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游戏像电影那样通过画面来叙事,固定的镜头会让玩家把注意力集中于制作人想让玩家注意的事物,有更强的沉浸感。为了保护玩家的沉浸感,游戏尽量剔除了操作界面的干扰。玩家与场景物品的互动都会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比如锯断铁链就是交替按左右键,打结开锁就是转动摇杆等等。甚至冲洗照片的过程都在游戏里得到高度还原,玩家必须按部就班地加入定影剂、显影剂并算好冲洗的时间,而不是按个键就完成冲洗。细节的到位让本作即使没有僵尸妖怪也依然恐怖气氛十足,恐怖感主要源于环境的真实感与玩家的沉浸体验。
真实的环境当然离不开高质量的画面。本作没有激烈的战斗场面,制作方把精力全都花在了对景物的雕琢上。市镇的建筑物纹理多变,几乎没有重复的贴图,地面的纸屑、杂草、水洼等细节也足够丰富。高质量的画面对硬件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官方要求的最低配置就达到了英特尔酷睿i5-6600/AMD锐龙5 2500X处理器、英伟达GTX 1650Super/AMD R9 390X显卡、8GB内存,以保证游戏在1080P分辨率下保持30帧。想要开启光线追踪与DLSS等特效则需要配备英伟达RTX 2080/RTX 3060 Ti显卡、英特尔酷睿i5-9600/AMD锐龙7 3700X处理器及16GB内存。此外其容量高达55GB,最好使用高速固态硬盘来加快载入速度,而且游戏为了同时表现现实与精神两个世界而使用了同时分屏演出的独特方式,更大尺寸的高分辨显示器效果会好很多。
本期上市时,因为春节受到影响的国内市场应该已经逐渐恢复,RTX 3060等新品也开始上架,而广受关注的英特尔第十一代酷睿桌面版则呼之欲出,甚至可能在大家拿到杂志时,就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在网站和微信上发布的相应评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着急的玩家应该已经在筹划最新的配置单了,咱们就来看一看如何用这些最新的产品来搭配主流和中端游戏平台吧。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供货问题,预计显卡与AMD处理器仍然可能存在缺货、涨价问题,但我们的配置暂时不考虑这些,而是提供更合理的型号与价格参考,也提示大家在实际选购时最好设置一个心理阈值,即使非常心动,也不要一味追涨。
虽然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i3型号仍采用第十代酷睿的核心,性能不会有跨越式提升,但应对主流需求绝对足够,再考虑到目前显卡的供应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价格较低,同时内置核显的型号,即使买不到计划中的独显,至少还可以用核显玩一玩主流网游消磨时间。如果能买到显卡的话,也可以考虑换用核心升级,价格贵一些的i5-11400F无核显处理器。此外,如果手头有支持PCIe 4.0的Z490主板、性能尚可的显卡和固态硬盘、较高频率的DDR4内存、400W或更高功率的电源、状态较好的机箱等,也都可以考虑留用来降低购置成本。
使用RTX 3060与第十一代高性能酷睿i5的组合,可以获得超过RTX 2070 Super、第十代酷睿i7这种前代中高端配置的性能,如果不考虑涨价因素,价格还更低一些。因为内存与固态硬盘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且速度更高的PCIe4.0固态硬盘没有普及,所以我们暂时仍使用接近主流平台的配置,可以满足一年内高端游戏的需求。在未来价格合适的时候,还是应考虑升级为32GB内存+1TB PCIe 4.0高速固态硬盘,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