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概论》“一体多元”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探讨

2021-03-24 09:58熊锋刘赟邹喜红张志刚郭栋李文礼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熊锋 刘赟 邹喜红 张志刚 郭栋 李文礼

摘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重庆理工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汽车工程概论》课程特点、教学方式及不足,探讨其“一体多元”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混合教学方式,为改善其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协同效果提供了方法路径,也为其他非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汽车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生主体;多元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論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要求,逐步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着力推进和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非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主要形式是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意识及行为举止,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多元统一。

1课程特点及教学方式分析

《汽车工程概论》是重庆理工大学(后文简称我校)面向非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全校性通识教育核心课,自2013年设立至今,深受我校理、经、管、法、文、艺、医等各学科专业学生欢迎。该课程既富含汽车基础专业知识,又不乏汽车人文、艺术、经济、法律以及环保等内容,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成对非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汽车基础专业知识通识教育之目的,为提高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为其今后解决与汽车相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该课程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特色鲜明,受众面广。

鉴于该课程内容覆盖汽车基础、汽车制造、汽车材料以及汽车电子四大主要汽车知识板块,既宽泛又不乏深入,为有的放矢改善课程质量、提升课程专业知识传授效果,本课程安排由我校车辆、机械、材料以及电子各专业教师分工协作、轮岗讲授,颇具跨专业流动协作特色。

然而,广泛调研发现,本课程自开课至今,一直沿用我校一般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即“教师为主体,采用讲授式教学”。该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思政养成规律,不能胜任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目的。为此,本文结合该课程内容及特点,探讨其“一体多元”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以改善其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协同效果。

2“一体多元”课程思政教学方式2.1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充分觉醒,使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中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因此,课前做好调查,找准学生兴趣点,立足学生角度,挑选学生更喜欢、更易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

为此,笔者针对本人授课班级学生开展了《汽车工程概论》教学方式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两大问题:一是你最喜欢的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方式,二是你最喜欢的课程授课方式。参与调查学生共140人,其中男女比例为50:90,00后学生有94人,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0份。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方式是播放视频,认同率超过一半,与预期相同。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教师结合授课知识和所要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制作成教学视频,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其次是案例教学,说明大学生也比较认可教师通过讲述真人真事来启发和感染学生。

(2)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授课方式前三位,分别是开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这说明学生更认可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摆脱单一讲授式教学,灵活采用多元混合教学方式。

2.2采用多元混合教学方式

基于上述课前调查,结合《汽车工程概论》通识教育、专业知识传授规律及学生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以及道德塑造规律,设计课程多元混合教学方式[2]。2.2.1利用网络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思政教育

充分利用知到、慕课、微课以及云课堂等多样化网络教学平台,打破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的时空局限,使课程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安排更加灵活、方式更加多样、评价更加公正。举例如下。

(1)通过讲授式网络教学,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或视频共享到线上班级,使学生能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律精神。

(2)通过演示式网络教学,如动画演示发动机工作循环、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构成与运动区别等,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理解课程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其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通过探索式网络教学,使学生根据教师布置问题进行分析、查阅、思考和解决,让学生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又是解决问题的研究者、探索者,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讨论式网络教学,教师不定期在本课程网上研讨专区发布研讨专题,例如: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新能源汽车最终会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吗?你觉得无人驾驶终有一天会彻底取代有人驾驶吗,为什么?这些专题使学生通过思想碰撞集聚汽车相关知识,同时引领其关注能源、安全和环保等社会议题,增强社会责任心等。

2.2.2使用案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政教育

结合授课内容,适时穿插真实案例,使教学内容更真实可信、客观生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课程感染力。如在讲述我国汽车工业起源和发展时,通过讲述建国初期我国第一代汽车工业先驱们克服重重困难,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厂、十堰第二汽车厂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发奋图强、勇挑重担,为振兴中华不懈努力,并传递给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另外,在讲述汽车新技术时,通过讲述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轻舟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轻舟无人小巴等案例,激发学生开拓创新、赶超世界一流的改革创新精神;在讲述汽车法规时,通过讲述“某品牌汽车无故漏油,女车主激进维权”事件,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等。

2.2.3借助开放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政教育

借助我校國家级车辆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优质实验教学资源,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活泼、自主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结合解剖教具开展现场教学和演示,帮助学生加深汽车结构及原理认知,培养学生们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善于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心得等课堂上主人翁意识和主体精神。通过组织汽车零部件拆装小组比赛,让学生自由组队、自由探索、自由交流与合作,并由学生自己发言总结比赛心得,使学生在加深汽车零部件结构及功能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塑造学生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等。

2.2.4依托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督促学生思政教育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把灌输式知识传授转变为以解决任务为导向的探究式习得,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这样的教学过程除了能使学生达成一定的认知目标外,还对学生的学习技能、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乃至道德情感、人格塑造及价值取向等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针对当前的新冠疫情让学生写一篇以“新冠疫情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为主题的论文,督促教导学生查阅文献、思考写作的同时,培养其关注时事和辩证思考的习惯,塑造其不惧困难、勇于担当的个性品格和生活态度。再如,可在汽车维护和保养课时,布置一篇“关于某品牌汽车排放门事件的感想”的专题论文,教育学生诚信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3结束语

长期以来,思政课独立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任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在高等院校,专业教育课、通识教育课等非思政课占据课程体系绝大比例。因此,如何种好非思政课的“思政教育责任田”,是高等教育能否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汽车工程概论》“一体多元”课程思教学方式,为改善其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协同效果提供了方法路径,也为其他非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楗,田小风.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48-49.

[2]刘秀清,曲金玉,郇荣“.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汽车文化课程思政改革[J].大学教育,2019(2):90-92.

作者简介:

熊锋,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汽车轻量化设计、复合材料力学及结构设计、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与智能控制。

通讯作者:

刘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CIMA)、经济责任审计。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