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培养

2021-03-24 11:01萧顺欢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保温瓶魔法师磁铁

萧顺欢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即在科学学习中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1. 将工程与技术目标融入课堂

工程与技术型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将科学课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未来科技助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如五年级下册《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这一节课,将四维目标的第四维工程与技术目标落实到课堂,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制作一个实用的保温瓶。学生实际动手制作前,教师可带学生回顾《热》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并讲解不同保温瓶的结构与优缺点,之后,提出让学生设计的目的:做一个比市面上的保温瓶更精巧的保温瓶,以期改善现有保温瓶的缺点。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跟学生强调保温与恒温的区别,并让学生充分理解辨析热源。这便是知识移动、知识巩固与知识提炼的过程。在学生设计完成之后,可让学生进行汇报,进行生生互评,之后继续改良方案,再次设计,最后进行成品设计,让学生根据设计真正做出保温瓶,将工程与技术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2. 利用绘本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绘本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在任务式课堂中,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生动再现问题场景。这个模式更适用于低年级课堂教学,如在二年级下册的《磁铁能吸引什么》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扮演魔法师,将磁铁化作自己的分身,让学生在学习“寻找亲人”这一环节时形成对磁铁的整体认识。之后在“揭示魔法师真面目”这一环节,认识不同形状磁铁,之后通过设计、制作并检验分类器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认识到磁铁的特性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堂课中,教师将磁铁包装成“魔法师”。通过“魔法师找亲人”“揭示魔法师真面目”等活动让学生重新认识磁铁的特性,纠正一些的错误认识(如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重构对磁铁的整体认识。在“设计、制作并检验分类器”环节中,以任务驱动学生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与制作产品,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本课中制作的“分类器”,仅是本单元的一个开始,“分类器”的制作贯穿整个单元,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3. 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

探究实验是当今小学科学最普遍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事物着手,发现问题并就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融入科学探究方法。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从身边事物感知摩擦及摩擦力,激发其探究科学的兴趣。由于“力”的概念很抽象,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想办法让“摩擦力”具象化,让学生感知它们。因此,本节课可先从新鞋和旧鞋的鞋底花纹开始,让学生分析新旧鞋底有何不同,探究造成不同的原因,引出運动与摩擦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知道:物体运动过程中,会在接触面产生摩擦现象,运动物体只有克服阻碍运动的摩擦力,才不会在原地打滑,运动才能正常进行。之后,引出:“如何测量和描述摩擦力大小?”借此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借助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由此他们会发现:摩擦力是不一样。这时便可提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这个层层递进的探究模式中,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探究中感受到科学的美妙。

4. 将不同课型综合融入新型课堂

综合类型的教学设计是前面几种设计的简单融合,它可以解决剩下的大部分的课型,如在四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由生活推动导入,利用移动式板书将学生所答的一天的食物写下并贴上,之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吃这么多的食物。引导学生回答食物与人体的关系,并让学生尝试说出所吃食物各自含有比较多的什么营养物质,之后教师进行分类总结并说明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这便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架构的过程,其中也蕴含了螺旋式上升问答过程。

这些教学设计的类型虽大不相同,但均遵循培养学生实证意识这一主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真正将科学课科学细化。由此可见,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保证,这对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情,以确保课堂实施的高效。

二、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为科学教育变革创造了新的可能。于是,强调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交叉融合和有机统整的STEM教育应运而生。学科融合模式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各种课程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更是课堂内外融合的显著标志。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课外资源,利用课外活动养成实证意识。如在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在这一单元之前,学生或多或少对动物外观形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不知道蚕卵到蚕虫再到飞蛾这个动态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因此也无法在课堂的开始提出有效的问题,对问题的探究也仅限于老师提到的一些现象,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教师处理这一单元时,可开展“科学养蚕实践活动”等评比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查阅、访问、交流等研究方法,对自然界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亲自动手、亲眼观察、亲身体会养蚕的过程,还能用情去体验,用心去探究养蚕时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遇到的问题,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由此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探索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科学实证意识培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GDXKT174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保温瓶魔法师磁铁
老魔法师的长胡子
大魔法师
一种保温瓶
数的魔法师
21世纪中国保温瓶工业发展前景与战略——纪念中国保温瓶工业诞辰90周年
为什么保温瓶能够保温?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