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悠
编者按:
唐维虹就这么上任了,当然有人会不服,但,木已成舟,又能奈何。
要不,挖个小坑,埋个小雷?
怎样的坑?怎样的雷?看呗。
没多久,唐维虹迎来了就任后的第一次值夜班。这天下午,她和往常一样,一进办公室就翻阅起早上白班选题会的记录,思索哪些稿件可以上头版、上头条。还没翻几条,门响了。
“请进。”唐维虹放下笔。
进门的是摄影中心主任黄景钰,他手里拿着一摞报纸。
“老黄啊,咋的啦?拿着一摞报纸来,发现多少差错了,找我要纠错奖来了?”唐维虹一边给他倒茶一边打趣。
这位同样资历深厚的摄影中心主任可没心思开玩笑。黄景钰把自己往沙发里一砸,没好气地说:“唐总你看看,能看出什么问题吗?就看头版。”
“真叫我挑刺儿啊,我可没那工夫一篇一篇地看。”唐维虹把茶递到黄景钰手里,对于这些资历深厚的部门一把手,不管是以前做副总编,还是现在成为总编,她都是这样礼遇。
既然来客都提了要求,唐维虹便一张一张地翻阅起来。不看不要紧,一看还真看出了问题:连续七天,头版选用的照片全是新华社稿,本报记者的作品一张未见。
“怎么回事,连着七天都是新华社照片,你们自己的照片一张都没用啊?很不正常。”唐维虹也不遮遮掩掩。
“是吧?我就想来问问,为什么连续七天我们自己的片子一张不用。是真的差到一张都不够资格上头版吗?还是值班老总对我们摄影部有什么意见?有意见直接找我提啊,跟记者过不去算怎么回事?”黄景钰连珠炮一般吐槽。
唐维虹安抚道:“老黄你先回去,上周我工作调动,事情比较多,没顾得上。是我不对,我下午开会一定了解清楚。大伙儿都是从一线跑过来的,知道一条稿子背后的付出。”
下午编前会,各部门主任报了当日的选题后,唐维虹开始点评:
“金马商圈门口发现警车违停的稿子,照片一定要清晰,拍清楚车牌号。让交警支队自己看清楚,别到时候反咬一口。每天光顾着罚老百姓车子,自己车子违停了看他们怎么处理。”
“立秋‘啃秋是四季歌一样的老选题,今年要在角度上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意。构图上花花心思。老黄你看呢?”她一说完,就把目光投向了黄景钰。黄景钰顿时领会了唐维虹的意图,慢悠悠地盖上茶杯盖,开了腔:“感谢唐总关注,我们自是会不断创新,可就是创了新,版面老是关着门不让上,咱也没办法不是?”
唐维虹收起一贯的微笑,对一屋子采编部门主任说:“听说前阵子连着七天头版没有本报记者的摄影稿件,有哪位能告诉我一下是什么原因吗?”会场顿时安静得只听见墙上的挂钟在一秒一秒地走着。
听了几秒挂钟的“嘀嗒”声,唐维虹基本明白了。有些人这样做用心昭然若揭,她要是当真处理就会得罪自己班子里的同僚;她要是不了了之就会得罪摄影部这个集团唯一的图片供稿平台,现如今一张报纸没有好图片压根没人看。究竟是维系自己的人脉重要,还是维护采编部门的正常风气重要?
“好了,以前的事情不说了。今天主要采编部门的主任都在,我提议,《采编规范手册》里增加一条:每天一版至少选用一张摄影部提供的照片。大家同意的话请举手。”唐维虹平静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她也是想借此试探一番,几个主要采编部门的主任对自己这个新上任的总编辑是什么态度。
总编室、时政文化部、经济社会部、副刊部、摄影部等五个主要采编部门的主任竟然毫无异议地都举了手。但唐维虹知道,老搭档贾春和举起的那只手,可不是支持她的体现。或许是她没追问责任令贾春和准备好的一肚子说辞没了用处,也或是贾春和觉得这不过是小打小闹,后面还有大招等着她吧。
会散后,唐维虹开始审阅已经经过总编室修改后提交的稿件。对于记者出身的她来说,从错别字、事实差错、逻辑差错几番检查,到修改标题,这都是小菜一碟。不出半个小时,传到她总编库里的五篇稿件都已经签发。然而,叫她挠头的是,如何摆平这由今天开始打响的系列“小动作”。今天可以用不签照片向她示威,明天又会有什么招数?
与此同时,朱新平的办公室里,也盘旋着一堆问号。他恨恨地把一根才抽了一半的烟掐灭在烟灰缸里,从嘴里呼出一串烟雾后说:“这娘儿们有两下子啊,处理得比我想象的好得多。咱们又小看她了。”
贾春和唯恐天下不乱,凑到朱新平耳边说:“咱得给她下慢药,下毒药一下子毒翻了破绽太大。慢慢来才能既把那娘儿们打翻,又不会招致嫌疑。”
朱新平听了,镜片后面的眼睛闪烁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后随即恢复了镇定。他挥挥手,示意贾春和出去。待贾春和关上门,他自言自语道:“你小子不会也同时给我下‘药了吧?”
入夜,《桂湖日报》大厦进入了一天之中最忙的时间段。如果此时你站在编辑部办公室门外,就会听见各式各样的声音盘旋在耳畔:
“怎么样,头版还缺一条300字左右的小言论,评论部一下子没短货了,你们哪位救个急?”
“联合国秘书长就伊朗核问题最新发布讲话的通稿到了吗?”
“各位看看,桂湖大桥斜拉桥挂索完成的照片,摄影部挑选后传来的这三张,用哪张好?”
……
这台庞大的机器上,手指在键盘上敲打的声音、打印机打印清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各个零件都在按需、按时周转着。晚上10点30分,总编室值班主任杨纯、要闻一版主编李坚真带着已经制作完成的版面清样走进了唐维虹的办公室,和她交流各版面的布置情况。
“桂湖大桥斜拉桥挂索完成的片子不错,无人机顶空拍摄的视角就是好。以后类似这样既体现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又有视觉享受的照片,尽量往一版安排。”
“明年考研日程安排公布的稿子,时间千万要跟教育部的通知核对准了,家里有要备考的孩子的,可能就会把明天这期报纸收藏起来。”
“言论《执法者违法,照样要罚》这个标题做得不错,版面寸土寸金,标题就要简洁明了,没有一个字的废话。”
唐维虹边看边点评。不一会儿,几块版面的布置就已经敲定。她把清样摞起来递给杨纯,请校对组开始校对。一份报纸的制作,进入了最后关头。
11时45分起,各版大样陆续送到了唐维虹案头等候签发。唐维虹再次逐一审阅了各版头条、二条、言论、图片说明等板块,确认无误后在报头位置签上了“同意付印 唐维虹”。扔下笔,她长长舒了一口气。
次日凌晨1点30分,得知全部版面已经通过并传到印刷厂开印了,唐维虹才彻底放下心,走出报社大楼。然而她没有想到,一个小“雷”也埋在浩瀚的版面里被印刷出来了。
第二天清晨,美美补了一个觉的唐维虹刚醒来,就闻到餐厅里扑鼻的香味儿。她知道,这是邓子良给她备的早餐。尽管此时他已经去上课了,但结婚这么多年来,逢唐维虹值夜班他都要为妻子备好早餐再走,这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今天准备的会是什么呢?是她最喜欢的豇豆肉馅饺子,还是买的锅贴?唐维虹一边想着一边洗漱,心里美滋滋的。值夜班的勞累一扫而光。
洗漱完毕后,唐维虹一边吹着面条碗里冒着的热气,一边查看手机里从凌晨入睡到现在收到的信息。突然,一条集团办公室联络员朱敏之发来的信息让她停住了正在咀嚼的嘴巴。“唐总,宣传部来电,传达省领导指示,对今天的二版一张照片提出批评。”对照片提出批评?唐维虹愣住了。以前宣传部来电话批评稿子存在种种问题都是常见的,倒是很少对照片提意见。到底是哪张照片惹恼了哪位省领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