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各个高校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审美素养。本文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现状、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建设互助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完善学生内涵式发展等四个方面来满足培养现代型人才的需要,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创造性从根本意义上得到开发。
关键词:公共艺术 互助式 审美素养 内涵式
高校公共教育课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探究其建设问题上,要实现基础的艺术教育,在保障其顺利的实施中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公共艺术课程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开展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健康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落到实处。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现状
目前,各大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都是以选修课、限选课等形式面向学生开设,以学分制的形式存在,学生需要修满才能毕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高校中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初衷。同时很多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在设置上不够规范,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全面等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于公共艺术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不高。随着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发展的宗旨,为了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不断地扩大和迅速地发展,现行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课程设置口径偏窄
公共艺术课程是作为高校的公共课开设的,在整个课程的开设中相对单一,学生可选的课程受到局限,对其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于艺术课程的认识相对狭窄。由于课程范围小,学生在艺术素养培养方面往往视野不够宽广,艺术素养因此受到限制,这样的课程设置便会阻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其对艺术的新知识和新问题的适应性较差。
另外,公共艺术课程作为交叉学科的开设,这样的课程体系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阻碍了其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够恰当
公共艺术课程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使用了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师生之间缺乏对于艺术认识的思想碰撞,很难真正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普遍要求学生对于艺术领域基础知识的掌握, 对于综合知识构架、学生兴趣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只停留在对学生视听觉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審美情趣、想象力、创造力重视不足,在日常培养中有所忽视。
(三)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相对不足
从横向上来看,公共艺术应与学科知识、社会实践等其他环节共同完成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系统化培养。从纵向上看,公共艺术课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并逐步加深。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选修、限选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上显得单一,阶段性不强。学生在接触学习艺术教育时,循序渐进的系统性较弱,各年级选修的公共艺术课程之间的整体性不强,使学生很难对艺术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艺术教育的范围很广,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最开始对艺术的认识不足,所以,公共艺术课程在系统性和整体性上相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与兴趣。
二、遵循课程建设内在规律的艺术教育
《2018 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指出:“尽管高校艺术教育前进的脚步并不慢,但是还远不能满足现代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见公共艺术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现代教育遵循素质教育,在于健全人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在继承前辈的成果将其转化致用、完善人格的同时,又能实现自我价值,达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公共艺术教育受众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对待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自我感兴趣的事情积极性很强。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在整个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地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的精神教育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建设互助式的教学模式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作为一门公选、限选课程出现,针对非艺术生开设的,非艺术生在对待艺术教育时,是充满迷茫的,初期会对艺术只有片面的认识,参与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份额,而互助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艺术生的参与度。公共艺术教育开设一些由艺术专业学生参与的课程,如手绘课程,他们的参与可以带动非艺术生的参与度,在潜移默化中会对非艺术生进行熏陶与引导。他们作为同龄人,认知程度、理解程度、创新性等方面都差不多,他们的参与会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广度。
互助式的教学模式,旨在发扬每个学生的专长,交叉学科之间的互通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艺术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依据兴趣点来展开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并将此延续。同时互动式教学可以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与非艺术生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不同专业之间的观点会相互碰撞,在学习艺术的同时,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在无形中收获了其他专业知识的熏陶,达到了学科互通的效果。
互助式的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在众多的非艺术生中,存在着大量对艺术有天赋的学生,小时候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切实地接触到,现在作为父母不能强制性管控的阶段,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通过互助式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艺术教育的受众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性,让他们重新认识艺术,重拾对艺术的热爱。
艺术教育对其他学科教育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交叉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在不同程度上完善了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的互助式教学,同时也对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要熟悉艺术学科的知识,还要广泛地学习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交叉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让部分艺术学科已经融入其他學科之中,并相互渗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教学机制,同时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融入了艺术教育教学中。
公共艺术教育紧密衔接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其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古代的工艺品、国学经典名著赏析、民族手工技艺实践、书法绘画理论与实践、歌舞器乐常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甚至地方艺术、家风家训等都能丰富课程内容。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出现了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故宫文创、电子红包等,不但实时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体现出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公共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推进,在不同学科之间形成共通性,同时又蕴含着民族精神、道德情操、思想修养等,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引导着学生的内心,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
四、在艺术教育中完善学生内涵式发展
要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扭转不科学的教学体制,加快建立中国特色教育教学体系,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落实以德树人成效为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学生的内涵式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的宗旨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的范围很广,包括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形式多样,品种众多。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时,可以以审美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横向、纵向、双向内涵式的发展。面对众多的艺术种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首先是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审美在艺术教育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正如伊格尔顿所说:“审美,它只不过是人们赋予各种错综复杂在一起的认识形成的一个名字,它可以捋清源自感觉和历史活动的素材,揭示具体事物的内在结构。”
学生要对审美产生认知,美是客观存在的,审美是由主观的强烈体验而获得的,是一种通过判断来定性的认识活动。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多增加艺术形象化的体验,引导学生内涵式的发展,通过艺术形象来传达艺术教育,在学生中形成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需要引导学生主体与艺术产生交互、实践和认知,同时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感官和心灵的结合。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完善学生内涵式发展,就要具备审美领悟力和审美鉴赏力,以及必要的审美经验储备。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更要促成学生与艺术教育之间的融合,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接触艺术,喜爱艺术。
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其实就是让学生具有审美领悟力和审美鉴赏力,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和结构。杜夫海纳认为,艺术必须有三个条件:第一,作品要充分呈现;第二,作品必须得到表演(舞台艺术者);第三,作品须有一个欣赏者。艺术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艺术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形式,这些艺术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只有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受众范围,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才能切实完善学生内涵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国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3]丰子恺.艺术教育[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5.
[4][美]杰罗姆·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张鸽,女,硕士研究生,河南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