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见品格

2021-03-24 11:08高峰
共产党员·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胡饼吕蒙正齐景公

高峰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厉行节俭,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一次,晏子正准备吃饭,齐景公的使者突然到来,晏子并未另外添加饭菜,只是将饭菜一分为二,让使者与自己共餐,结果两人都没吃饱,使者遂将此事禀告给了齐景公。齐景公惊讶道:“作为宰相之家,竟如此贫寒,我还不知情,這是我的过错了。”于是,他派人送千金给晏子,让他供养宾客。晏子却拒不接受,齐景公多次相送,最终晏子辞谢道:“我家不贫穷啊,我将您之前的赏赐用来照顾父母妻儿,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已经足够丰厚了,您再给我过多赏赐的话,我直接散发也不好,自己私藏起来更是错误,这都不是智者的作为。”由此晏子表白心迹:“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意思是说,穿粗布衣服,吃简单的饭食,只要内心满足,就可以避免一切祸患了。

南宋时期的一本笔记中说,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吃饭不挑食,“于食肴未尝有所择”,将肉菜摆在离他最近的地方,他就把肉菜吃光;将青菜摆在离他最近的地方,他就把青菜吃光。有一次宋仁宗召集一些大臣到御苑钓鱼,王安石竟然将身边的一盘鱼饵吃光了。目睹这一场景的宋仁宗,就以此认定王安石是一个“虚伪狡诈之徒”。宋仁宗对宰相说:“若是偶然误吃了一粒鱼饵,那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凡人只要吃了一粒,就会发觉味道不对,而停止食用,而王安石竟然把一碟子鱼饵全部吃光了。这等事情,完全悖乎人情嘛!”其实,对王安石来说,吃饭不过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至于吃的是什么,他从来不关心。

有一次,王安石儿媳家的亲戚萧公子前来拜见,王安石说请他吃饭。当时,王安石身居相位,萧公子对宰相家的宴席很是期待,来之前还特意穿了华丽的衣服。没想到,王安石并没有用什么盛宴款待他,只是几枚胡饼、几块猪肉。萧公子大失所望,觉得王安石的饭食太过寒酸,难以下咽,于是只吃了胡饼的中间部分,留下边角不吃了。王安石却吃得津津有味,还将萧公子吃剩下的胡饼边角都拿来吃了。萧公子感佩王安石的节俭之风,惭愧地告辞回家了。王安石身为宰相,不以山珍海味为美,是因他对个人享受不感兴趣,一心都在推动国富民强的改革大业上。

与以上两位相比,北宋宰相吕蒙正对于节俭则另有一番心路历程。吕蒙正宽宏大量、正道自律,敢于直谏、善于识人。史书记载,有一个官员想巴结吕蒙正,就送给他一面古镜,并声称古镜有很神奇的功效,能照出200里远,吕蒙正大笑推辞说:“我的脸不过碟子那么大,要能照200里的镜子干什么呢?”别人听说后都对他很佩服。

吕蒙正小时候家中很贫穷,曾拾别人丢弃的瓜吃。考中状元后,吕蒙正在老家伊水河边的驿道上盖了一座让路人歇脚的凉亭,取名为“饣壹瓜亭”。“饣壹瓜”,就是腐败变味的瓜,吕蒙正借此亭告诫自己不能忘了过去的困窘。然而,随着官职的逐渐升高,吕蒙正在生活上也讲究起来,吃饭时常要喝一碗鸡舌汤。有一天,他闲逛到自家花园,见墙角有一座高高的土丘,便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家里的下人直言不讳地说:“为相公准备鸡舌汤要杀很多鸡,这个土堆就是鸡毛堆起来的。”吕蒙正惊讶地问:“我食鸡有这么多吗?”下人回答说:“一只鸡只有一条舌头,一碗鸡舌汤又有多少条呢?”吕蒙正沉默不语,深感懊悔,从此再也不喝鸡舌汤了。他知过能改,注重家风,其后辈多有名人,本人也被誉为一代贤相。

纵观以上三位廉官,晏子在节俭中得到满足,王安石不以节俭为苦,而吕蒙正知奢即返,回归节俭,三者因际遇和认知而各有侧重,就像三面镜子,可供人们对照反省。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当前仍有重大意义。因为,这不仅是与一粥一饭有关,更与保持锐意进取精神、培育节俭清正品格紧密相连。

猜你喜欢
胡饼吕蒙正齐景公
吕蒙正拒收宝镜
宽容的吕蒙正
胡饼、麻饼与烧饼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劝齐景公
别让钱卷走快乐
晏子的说话之道
齐景公以酒试忠臣
中秋佳节话“胡饼”
吕蒙正的不辩解
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