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敏 曹中义 杨果 段鹏丽
近年来,因为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而合理运用现代分析技术,有助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食品安全。
一、分子光谱技术
分子光谱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防腐剂的检测,分子光谱可以有效地检测出由不同分子所构成的化学物质。分子光谱主要包含红外、紫外可见光、荧光以及拉曼光谱这几大类,都广泛地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处理工作。例如:奶粉中含有一部分的苯甲酸,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对其测定,在繪制曲线过程中,通过回归方程代入一部分检测样品的吸光度,从而反向推测奶粉中苯甲酸的基础含量。国外相关的专业研究者曾经运用红外光谱技术对食品的添加剂进行检测实验,并完善建立了快速识别对脂肪含酸量以及食用植物油的定量检测模型。
二、色谱技术
目前,色谱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食品检测样本方法,广泛运用于生物化学与有机化学中,主要分为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这两大种类。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具有精准快速、灵敏便捷的检测效果。在提取样本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固相萃取净化的方式处理,其次运用色谱分离的技术方式进行洗脱处理,最后利用二级管阵列检测进行相关检测工作。
目前,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在食品检测工作中产生的效果非常良好,具有较强的灵敏度与较快的检测速度,受到检测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例如:Beckman P/ACE 5000毛细管电泳仪紫外检测器,主要对山梨酸、苯甲酸以及糖精钠进行具体检测。运用此方法进行检测,可以求得每个样品的平均值并代入相关方程,从而得知不同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
三、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对生物物质的探测非常敏感,是一种可以很好地将物质浓度转化成电信号的检测仪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识别功能,可以借助一些特别的分子对生物物质进行合理认知,对化学成分进行有效鉴别,之后将化学物质进一步转化成电信号。生物传感器与其他检测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具有转化与接收的功能,对于一些特殊物质有特异识别性质。生物传感器的组成主要有电子测量仪、分子识别元件以及信号转化器等三大类别,其中分子识别元件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最大程度影响生物传感器的作用。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食品中的色素与乳化剂,即使是微量成分,也能准确有效地检测出来。
四、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技术
此项技术的应用具体是将化学发光技术与流动注射相结合,结合使用之后具有极高的灵活性,能够对微量添加物进行有效测量,具有仪器设备简单、分析结果速度快等优点,已经成为化学领域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曾有相关科研人士提出基于鲁米诺与双氧水发生化学发光的反应,由此来检测食品中所添加的糖精钠。其检测原理是,由于重铭酸钾与糖精钠能够在酸性物质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以提高发光作用的铬,因此能够确认检测样品中糖精钠的具体含量。
综上所述,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工作中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检测技术带来的局限性,不仅可以提高食品添加剂检测工作的速度,而且能够得到精准的检测结果,提高检测工作效率,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