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自身免疫学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4 14:03王婷婷王晓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4期
关键词:暗示性肝病依从性

王婷婷 王晓辉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自身免疫学肝病主要表现为肝脏病变,属于临床典型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1]。随着认知水平以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报道越来越多,患者在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需承受巨大心理负担,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更多的表现为自暴自弃、抑郁等现象,依从性差,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限制生活质量的提高[2-4]。本文主要探讨暗示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自身免疫学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纳入98例研究对象,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7年2月,截止时间为2018年2月,按照计算机编号的单双数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49例,男∶女=27∶22,年龄33~76岁,平均(54.36±8.75)岁。观察组49例,男∶女=21∶28,年龄34~77岁,平均(54.82±8.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宣教,加强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具体为:①加强护患沟通。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向其普及自身免疫学肝病致病原因、治疗方法、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以及住院注意事项等,加深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正确认知,使患者明白配合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也可以向患者例举既往典型治疗案例,树立治愈信心,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感;鼓励患者勇于表达内心想法,学会倾听。护理人员在沟通过程中应态度恳切,语气轻柔,避免消极性语气,有助于拉近护患距离。同时,护理人员应坚定自己信念,在与患者交流时避免使用“我不太清楚”“你的情况很严重”“看情况再定”等消极性语言。②提供舒适住院环境。每隔6~8 h打扫病房,清理垃圾,调节室内温度在18~22 ℃,相对湿度在55%~65%,维持室内光线稍暗,禁止在病房内大声喧哗,保持四周平和氛围。适当开窗通风,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住院环境。指导患者平躺于床上,双手于身体两侧自然放直打开,配合舒适、温柔、轻松等语气抚慰患者身心,指导患者保持放松。在医院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安排单人病房,避免患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③灵活运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当患者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时,护理人员可及时向其解释该现象出现原因、应对措施与原理,促使其潜意识自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情绪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抑郁主观感受,每个量表均包括20个项目,每项1~4分,总分80,正常:评分≤50分;轻度:51~60分;中度:61~70分;重度:评分≥71分。②依从性。从患者饮食、服药、情绪配合3个方面进行依从性的比较。③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分值0~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患者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SAS评分、SD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分别给予χ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依从性 观察组饮食、服药、情绪配合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依从率对比[n(%)]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情况为非常满意28例(57.14%)、满意19例(38.78%)、不满意2例(4.08%),满意度为95.92%(47例);对照组为非常满意15例(30.61%)、满意26例(53.06%)、不满意16.33%(8例),满意度为83.67%(χ2=4.009,P=0.045)。

3 讨 论

自身性免疫性肝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体内免疫功能紊乱所致,患者中女性居多,病程时间长,病情治疗复杂,发病初期缺乏典型病症,呈现慢性进展性表现,多年后才出现慢性肝病症状,如乏力、肢体麻木、食欲缺乏等[5-6]。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特效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实施联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病情发展。但其中免疫抑制剂仅在炎症病情活跃期发挥药效,在患者未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改变时,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效果不佳,无法大范围内推广使用;长时间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也易导致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多种不良反应,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延缓康复进程。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相应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暗示性心理护理在如今医学界应用广泛,并取得理想效果。该种护理干预源于暗示心理学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暗示心理观察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7-8]。在不经意间示意人动机过程中对人体生理、心理、形态活动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干预,诱导患者按照医护人员所说明语言对自身行为、想法进行调整,提高治疗效果。且暗示方式众多,包括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注意消极暗示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积极性暗示,改善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实现治疗目的[9-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情绪、依从性占比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经分析:暗示性心理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要求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其正确科学地认识自身疾病,及时纠正错误的治疗态度或行为;通过向患者描述美好的治疗前景或预期目标,从正面暗示其疾病是可控的,培养患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使其高度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适当调整室内环境,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呵护,有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为83.67%,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符合上述分析。

总之,在自身免疫学肝病患者中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暗示性肝病依从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浅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暗示性
论古典诗词中的“裳”的语言暗示性
象征主义下的对于《幽谷睡者》的新解读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